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时期
原作名: Vladimir Nabokov: The American Years
译者: 刘佳林
出版年: 2019-7
页数: 1140
定价: 18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文学纪念碑
ISBN: 9787559817570
内容简介 · · · · · ·
美国对纳博科夫来说太重要了:这里是他的避难所,是他最终放弃俄语而改用英语写作的地方;他在这里第一次发现了新的蝴蝶品种,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他在这里写下了那些著名的文学讲稿,备受争议地翻译、评注了《叶甫盖尼•奥涅金》;更重要的,他在这里创作了让他名扬天下的《洛丽塔》;美国还为《微暗的火》,为《阿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尽管1959年后去了欧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美国公民的身份。纳博科夫的后半生是名副其实的“美国时期”。
博伊德以一种准确而从容不迫的笔调追踪纳博科夫美国时期的生命轨迹:他不断的搬迁,他的艰难求职,他的捕蝶与写作活动,他的成名与迁居欧洲,他跟威尔逊友谊的始末,他与出版商、采访人及传记家的交往,他的疾病与去世等等。
近年来最美轮美奂的文学传记之一,纳博科夫作品所能有的最优秀的导读……这部惊世骇俗的传记既是一丝不苟的学术研究的范例,也是想象力丰...
美国对纳博科夫来说太重要了:这里是他的避难所,是他最终放弃俄语而改用英语写作的地方;他在这里第一次发现了新的蝴蝶品种,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他在这里写下了那些著名的文学讲稿,备受争议地翻译、评注了《叶甫盖尼•奥涅金》;更重要的,他在这里创作了让他名扬天下的《洛丽塔》;美国还为《微暗的火》,为《阿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尽管1959年后去了欧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美国公民的身份。纳博科夫的后半生是名副其实的“美国时期”。
博伊德以一种准确而从容不迫的笔调追踪纳博科夫美国时期的生命轨迹:他不断的搬迁,他的艰难求职,他的捕蝶与写作活动,他的成名与迁居欧洲,他跟威尔逊友谊的始末,他与出版商、采访人及传记家的交往,他的疾病与去世等等。
近年来最美轮美奂的文学传记之一,纳博科夫作品所能有的最优秀的导读……这部惊世骇俗的传记既是一丝不苟的学术研究的范例,也是想象力丰富的文学批评的典型。
——迈克尔·德达,《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在这部传记中,博伊德先生终于给了我们一个可靠的生平和众多值得信赖的作品——他描绘了一个英勇的艺术家,描绘了这个艺术家可爱的家庭,他对伟大的活力与斑斓的色彩做了审慎的历史叙述,他热情洋溢地对大师的文学作品加以阐释。一部非凡的读者指南。
——理查德·洛克,《华尔街日报》
纳博科夫传的创作者
· · · · · ·
-
布赖恩·博伊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奥克兰大学校级杰出英文教授,在从旧石器时代到当下文学(美国、巴西、英国、希腊、爱尔兰、新西兰、波兰、俄罗斯)、艺术、哲学领域均有著述,尤以纳博科夫注释者、目录学者、传记家、评论家、编辑、翻译等闻名。其最近作品有:《跟踪纳博科夫》(2011),《致薇拉》(与奥莉嘉·沃罗尼娜合编,2014),《思,写,说:未结集随笔、评论、访谈及致编辑书信》(与阿纳斯塔西娅·托尔斯泰娅合编,2019)。博伊德教授的著作以十九种语言面世,并在四大洲荣获多种奖励。
目录 · · · · · ·
非常个人化的与非个人化的(代译序)............ Ⅰ
引言............
第一部分美国
·教授纳博科夫·
第一章避难 (纽约与斯坦福,19401941)............
· · · · · · (更多)
非常个人化的与非个人化的(代译序)............ Ⅰ
引言............
第一部分美国
·教授纳博科夫·
第一章避难 (纽约与斯坦福,19401941)............
第二章客座讲师 (威尔斯利与坎布里奇,19411942)............
第三章科学家,作家,教师 (坎布里奇与威尔斯利,
19431944)............
第四章长期的短期 (坎布里奇与威尔斯利,19441946)............
第五章《庶出的标志》............
第六章终教文学(坎布里奇与威尔斯利,19461948)............
第七章俄国教授(康奈尔,19481950)............
第八章《最后的证据》∕《说吧,记忆》............
第九章教授欧洲小说(康奈尔,19501951)............
第十章为《洛丽塔》寻找时间 (康奈尔与哈佛,19511953).........
第十一章《洛丽塔》............
第十二章《洛丽塔》付梓,《普宁》成章 (康奈尔,19531955)..........
第十三章《普宁》............
第十四章《洛丽塔》闪光(康奈尔,19551957)............
第十五章《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十六章《洛丽塔》起爆(康奈尔及之后,19571959)............
第二部分欧洲
·VN·
第十七章为名所逐(欧洲,美国,欧洲,19591961)............
第十八章《微暗的火》............
第十九章面具与人(蒙特勒,19611964)............
第二十章《阿达》活跃(蒙特勒,19641966)............
第二十一章高翔(蒙特勒,19661968)............
第二十二章《阿达》............
第二十三章收拾(蒙特勒,19681972)............
第二十四章《透明》............
第二十五章重构生命(蒙特勒,19721974)............
第二十六章《瞧,这些小丑!》............
第二十七章未答复的问题(蒙特勒,19741977)............
后记
纳博科夫的原型:《劳拉》等等............
致谢............
附录
最优秀的“纳博科夫爱好者”
——布赖恩·博伊德访谈录............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纳博科夫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纳博科夫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纳博科夫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以艺术的直觉解构生活
转:刘佳林:非常个人化的与非个人化的——《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译序
他对俄罗斯一往情深:读《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上、下)》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和一一年的相比这版有什么变化吗 | 来自〢 | 1 回应 | 2020-03-24 16:57:49 |
我只想知道,封面为啥神似布罗茨基,还是纳博科夫... | 来自八神要继承豆瓣 | 3 回应 | 2019-06-26 13:47:1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9分 344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Trafalgar Square (1993)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若我窮苦,皆賴迷書 (豬貓虎六郎)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看完这些传记(二) (海鹰)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历史 传记 紫金 (微不足道)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8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纳博科夫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师为水 2020-08-30 13:40:06
记录宏大详实,诚恳忠实。是目前有关纳博科夫最好的传记,我肯定!
2 有用 哆啦大胖 2020-07-13 00:59:22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在本书里,作者用准确、从容的笔调追踪了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时期和美国时期跌宕起伏的生命轨迹。作者围绕纳博科夫的三种身份来组织材料,分别是作家、科学家和教师,并注意揭示纳博科夫极具个人色彩的特征:他对细节的关注,他独特的昆虫学研究视角,教学中那些纳博科夫式的问题等等。纳博科夫的小说艺术就是细节的艺术,而作者的文本分析则是小说细读法的范例,他让我们领悟到细节之于纳博科夫小说的决定...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在本书里,作者用准确、从容的笔调追踪了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时期和美国时期跌宕起伏的生命轨迹。作者围绕纳博科夫的三种身份来组织材料,分别是作家、科学家和教师,并注意揭示纳博科夫极具个人色彩的特征:他对细节的关注,他独特的昆虫学研究视角,教学中那些纳博科夫式的问题等等。纳博科夫的小说艺术就是细节的艺术,而作者的文本分析则是小说细读法的范例,他让我们领悟到细节之于纳博科夫小说的决定性意义。同时,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个性主义”是如何点石成金,对纳博科夫的命运和创作产生积极作用的。无论在文学创作、科学研究还是教学中,纳博科夫都是一个反对庸见、注重细节的个性主义者,这让他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无法模仿的艺术家。纳博科夫的天才不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禀赋,更多的是一种对独立思考的选择。 (展开)
1 有用 beausourire 2019-09-24 07:06:49
納博科夫拉上教室的窗簾 關掉所有電燈 然後他走到電燈開關旁 打開左側的一盞燈 對他的美國學生們說道 在俄國文學的蒼穹上 這就是普希金 接著他又打開中間那盞燈 說 這就是果戈理 然後他再打開右側那盞燈 說 這就是契訶夫 最後 他大步衝到窗前 一把扯開窗簾 指著直射進窗內的一束束燦爛的陽光 大聲地對學生們喊道 而這 就是托爾斯泰——蠻意外的……
0 有用 安达鲈鱼 2021-11-25 13:31:40
看到蝴蝶遥远的飞去,于是他走向死亡,本以为自己对他足够了解,在感动以后发现自己离他心中理想的读者还有好几年的路要走
0 有用 camus1997 2023-04-24 10:25:52 安徽
这传记的好处就在于细致,对于纳博科夫的所有主要作品,均给予细致的创作过程分析,并且对于传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背景等等均加以详细描述,确实是大部头,看了一遍,是传记里面颇有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