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理查德·萨斯坎德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法律职业的未来
译者: 何光越
出版年: 2019-7-1
页数: 232
定价: 49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1304907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法律职业的未来
译者: 何光越
出版年: 2019-7-1
页数: 232
定价: 49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1304907
内容简介 · · · · · ·
理查德·萨斯坎德预言了一个法律服务的未来世界,包括虚拟法庭、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国法律企业、放宽准入的法律市场、法律服务大宗商品化与外包、基于互联网的模拟实务训练,以及全新的工作机遇。
本书写给那些有志于未来的法律人,以及所有期待着法律体制现代化的读者,为从事法律服务的职业人群提供富有远见又脚踏实地的指导。
作者简介 · · · · · ·
理查德·萨斯坎德,牛津大学教授,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担任计算机与法律协会(Society for Computers and Law)主席、英国首席大法官战略与技术顾问,以及牛津互联网研究院(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顾问委员会主席。同时在跨国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政府机关中任独立顾问。他的著作已被翻译为十多种语言。
目录 · · · · · ·
导言 /
第一部分法律市场的剧变
1变革的三重驱动力 /
2制胜的策略 /
3法律工作的大宗商品化 /
4不同的工作方式 /
5颠覆性的法律技术 /
第二部分新图景
6律所的未来 /
7企业法务律师的角色转变 /
8变革的时机 /
9司法触达与在线法律服务 /
10法官、技术和虚拟法院 /
11在线法院与在线纠纷解决 /
12回顾《法律的未来》 /
第三部分年轻法律人的前景
13法律人的新工作 /
14谁会是年轻法律人的雇主? /
15如何训练律师? /
16取代过时的训练场 /
17给雇主的问题 /
18人工智能与行业远景 /
拓展阅读 /
· · · · · · (收起)
第一部分法律市场的剧变
1变革的三重驱动力 /
2制胜的策略 /
3法律工作的大宗商品化 /
4不同的工作方式 /
5颠覆性的法律技术 /
第二部分新图景
6律所的未来 /
7企业法务律师的角色转变 /
8变革的时机 /
9司法触达与在线法律服务 /
10法官、技术和虚拟法院 /
11在线法院与在线纠纷解决 /
12回顾《法律的未来》 /
第三部分年轻法律人的前景
13法律人的新工作 /
14谁会是年轻法律人的雇主? /
15如何训练律师? /
16取代过时的训练场 /
17给雇主的问题 /
18人工智能与行业远景 /
拓展阅读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过去25年间,我在诸多著作和报刊专栏提出种种预测。现在看来,即使最尖锐的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被我说中的居多。这么说吧:我预测激烈变革的法律世界将会到来,如果我说对的可能性高于一半,那就值得你花上几个小时来思考下前因后果。如果我继续猜对—我相信赢面比1990年代更大—那本书就值得一读。我希望读者们不要用防御者的心态来阅读本书(“我们怎么能让这一切停止发生?”),而要尝试去发现令人激动的新选择和新机遇(“我想要成为先锋人物之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在我看来,只有两条可行的策略能帮助法律行业应对事多钱少的难题。我将其称之为效率策略和协作策略。简而言之,效率策略要求我们寻求削减法律服务成本的方法,而协作策略指客户可以分担某些法律服务的成本。效率策略可能在未来数年就见效,而协作策略长远看会占支配地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的人也喜欢 · · · · · ·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书摘和一点体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理查德·萨斯坎德教授为法律人描绘了一副清晰的未来图景,“事多人少”、执业泛化和信息技术是法律人和法律市场变革的三重驱动力。“事多人少”的挑战是企业当前为法律人设置的一道难题,大型公司和金融机构既要增加法律服务,又要削减法律开支,这是法律服务对象层面的变... (展开)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创造未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去年写的书评 书到手一口气就读完了,初见这本书时,我正在写一篇关于法律电商未来的文章,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放了张这本书的封皮和目录照片,当时书还没上市,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发售。非常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这本书,直到昨天书到手,果然是拿起来就没办法放下,熬夜读完后久... (展开)
奔往冰球所向,而非冰球所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信奉的观点是,律师行业是非常传统的行业,几乎不会受到信息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和挑战,这个观点几乎是根深蒂固的。带着法律人与生俱来的批判精神和对法律人未来的疑惑,我翻开了这本书。 作者理查德萨斯坎德(Richard Susskind)... (展开)
法律职业的未来,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的不仅法律人的职业未来。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这几年AI发展大火,ML/DL/CV/NLP等领域论文满天飞,相关的创业公司几乎都站在风口上。几乎是一个人人都要懂一点人工智能的时代。时代的剧变不会漏下任何一个幸运儿...
(展开)

人工智能、大数据、线上法律服务……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若无法适应,那么很多传统的法律服务机构必将被淘汰出局”,理查德•萨斯坎德在《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开篇说的话,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毕竟,放弃了传说中的铁饭碗之后,几乎每一天,我都处在一种明天会更好还是更坏的焦虑中。 其实,当我读《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时,读... (展开)
ChatGPT的颠覆
本书出版于2015年,ChatGPTQ的问世证明作者还是十分有洞见力的。简单来说,在未来,简单行的、重复性的、典型性较强的法律工作会被AI取代。传统律师业务只有量身定做型能存留。新的法律职业主要包括两类:法律问题解决的系统设计者、法律问题的拆解管理者。 本书给人启发的观点...
(展开)

行业变革趋势下导向创造更大价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先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学业经历,一方面是法律的学习经验,格拉斯哥大学法律本科生,在牛津大学撰写法律与计算机的博士论文,之后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数年,还有国际律所工作经验,25年法学教授,各地独立顾问。 最核心的立场,变革是必然发生的,主要围绕着三重... (展开)>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8.3分 19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8.2分 367人读过
-
商周出版 (2014)7.5分 1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翰卿 2023-04-05 14:54:52 浙江
2015年的书了,观点现在看来还是挺有先见之明的;主要论证变革法律服务方式;翻译的某些词汇可能有点拗口,总体阅读感还行
1 有用 秋黑_ 2022-03-14 22:51:34
书中提到的未来部分已经成为现实。不变的是法律人永远内卷。
0 有用 Lassie兰萌萌 2023-05-28 16:32:41 山东
200页都有些多余了,不了解律师行业的门外汉可以作为入行读物。
0 有用 木于华 2022-02-27 23:20:07
作者的部分观点已经过时,部分有待实现,对于很多法律行业所谓的传统和规则,作者批判得直率且精彩。与其关注作者对未来职业的大胆想象,不如思考法律服务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本质。 这类书籍有些许启发和思考便是有用,法律服务本质上是信息处理,信息时代可能使现代法律服务也成为需要不断变革的行业。这个原始行业需要无畏的改革家,需要推翻狭隘守门人故意围起的壁垒,需要填补社会对法律的满足。 然而法律的地缘性太强,... 作者的部分观点已经过时,部分有待实现,对于很多法律行业所谓的传统和规则,作者批判得直率且精彩。与其关注作者对未来职业的大胆想象,不如思考法律服务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本质。 这类书籍有些许启发和思考便是有用,法律服务本质上是信息处理,信息时代可能使现代法律服务也成为需要不断变革的行业。这个原始行业需要无畏的改革家,需要推翻狭隘守门人故意围起的壁垒,需要填补社会对法律的满足。 然而法律的地缘性太强,至少我国对律师的认知还处在初级,以及政法一体的框架,即便有更丰富的技术应用在法律行业,可能步伐注定是缓慢的。另外作者自卖自夸过多和翻译不太行。 (展开)
1 有用 有毒三 2023-07-09 17:25:30 湖南
1.事多钱少、准入放宽、技术变革,推动律师职业变革。 2.需要的法律人士会更少,作者不看好小型传统律所,因为会有替代性商业机构把法律服务标准化、系统化、外部化,有竞争力的法律服务需要专业化、个人化。 3.非法律人士:一是如何让他们意识到需要法律服务,二是如何找到靠谱律师,针对法律服务质量的难以量化,可能会出台线上价格、口碑系统。 4.企业法务律师:重点工作在法律风险防防控,增加法律意识、引入标准流... 1.事多钱少、准入放宽、技术变革,推动律师职业变革。 2.需要的法律人士会更少,作者不看好小型传统律所,因为会有替代性商业机构把法律服务标准化、系统化、外部化,有竞争力的法律服务需要专业化、个人化。 3.非法律人士:一是如何让他们意识到需要法律服务,二是如何找到靠谱律师,针对法律服务质量的难以量化,可能会出台线上价格、口碑系统。 4.企业法务律师:重点工作在法律风险防防控,增加法律意识、引入标准流程、采用标准文书、评估合规管理、公司应对诉讼能力。 5.律师未来:预防风险,提供解决方案,明确纠纷成本。会有项目管理、机器开发等新工作种类产生。 6.法院未来:辅助速记(国内已铺开)、文件展示系统(证据定位)、电子证据(非口头工具展示证据)。 7.学生未来:电子视频学习、模拟纠纷情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