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底本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年出版的《杜威全集. 晚期著作》第四卷,其基础是杜威于1929年在爱丁堡大学所作的系列演讲。在道德推论、非形式逻辑和论辩理论领域有卓越成就的美国哲学家斯坦芬.图尔明为《杜威全集. 晚期著作》第四卷撰写的导言中,详细介绍了吉福德讲座的情况,重点突出了杜威这个系列讲演在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并且高度评价了杜威整个知识观和哲学观在整个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
确定性的寻求的创作者
· · · · · ·
-
约翰·杜威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 如果说皮尔士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方法,威廉·詹姆斯建立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那么,杜威则建造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约翰·杜威在学术生涯中,曾先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长期任教,并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 杜威一生推崇民主制度,强调科学和民主的互补性,民主思想是他众多著作的主题。 与此同时,他也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之一。 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他还创立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University of Chicago Laborat...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 如果说皮尔士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方法,威廉·詹姆斯建立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那么,杜威则建造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约翰·杜威在学术生涯中,曾先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长期任教,并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 杜威一生推崇民主制度,强调科学和民主的互补性,民主思想是他众多著作的主题。 与此同时,他也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之一。 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他还创立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University of 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s)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其太太担任学校校长。
杜威的思想曾对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也曾到访中国,见证了五四运动并与孙中山会面,培养了包括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一批国学大师和学者。 杜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学者之一,2006年12月,美国知名杂志《大西洋月刊》将杜威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0名。
目录 · · · · · ·
第一章 逃避危险 /1
第二章 哲学对于常住性的寻求 /22
第三章 权威的冲突 /44
第四章 承受的技艺与控制的技艺 / 67
第五章 观念在工作中 /100
· · · · · · (更多)
第一章 逃避危险 /1
第二章 哲学对于常住性的寻求 /22
第三章 权威的冲突 /44
第四章 承受的技艺与控制的技艺 / 67
第五章 观念在工作中 /100
第六章 观念的作用 /130
第七章 理智权威的所在 /158
第八章 智慧的自然化 /182
第九章 方法至上 /209
第十章 善的构成 /239
第十一章 哥白尼式的革命 /270
校后记 /29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另一种途径就是发明许多技艺(arts),通过它们来利用自然的力量;人就从威胁着他的那些条件和力量本身中构成了一座堡垒。他建筑房屋,缝制衣裳,利用火烧,不使为害,并养成共同生活的复杂技艺。这就是通过行动改变世界的方法,而另一种则是在感情和观念上改变自我的方法。人们感觉到,这种行动的方法使人桀骜不驯,甚至蔑视神力,认为这是危险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人类很少利用他控制自然的方法来控制他自己。古人怀疑过技艺是上帝的恩赐还是对上帝特权的侵犯。而这两种见解都证明了技艺中含有某种非常的东西,这种东西或者是超人的或者是非自然的。一直很少有人预示过,人类可以借助于技艺来控制自然的力量与法则,以建立一个秩序、正义和美丽的王国,而且也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样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逃避危险 /1 -
那些不爱好哲学的人们的反对却是属于另一种类型的。他们感觉到不仅仅希腊哲学,而是一切形式的哲学,对人类讲来都没有任何意义。他们承认或者断言说,把哲学说成比自然科学所提供的知识较高一级的知识,这是放肆的;但是他们也主张,这个问题除了对那些专业哲学家以外,是没有什么重大意义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哲学对于常住性的寻求 /22
> 全部原文摘录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确定性的寻求"的人也喜欢 · · · · · ·
确定性的寻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哈贝马斯:论杜威的《确定性的寻求》

郁振华:沉思传统与实践转向——以《确定性的追求》为中心的探索

从无序生存中的确定理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经历8个小时的阅读,我能看到作为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杜威,向我们阐释“经验”“关系”“知识”“科学”“自然”“宗教”“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向我们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更多是一种能够相互促进的部门。 从作者的表述中,我能体... (展开)>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5)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09月)8.8分 126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9.0分 45人读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哲学】 (爱玛·包法利)
- 文化漫笔 (森森)
- 西方哲学 (恣)
- 泛人文社科 (Snowball)
- 图书馆 (佩索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8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确定性的寻求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guy 2022-11-24 21:31:13 广东
替代“热力学定律”铁律的走上舞台中心的融和了统计分布的现代科学方法不正是一个绝佳呼应吗
0 有用 僕のひかり 2022-11-05 20:20:59 江苏
杜威希望构建的是一种一致性体系化的实用主义社会模式,知与行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想的兴趣”与“执行的手段”的结合,物质经济与志趣的结合,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结合,指导人生的具有权威性的信仰与价值和自然科学的结合。杜威的野心是巨大的,在康德试图对纠缠了几百年的先验理论与经验主义二者进行调和的基础上试图把这种“一致性的调解”放入一个更加宏大,更加具有适时性、普适性以及实用性的框架,并且与自然科学也... 杜威希望构建的是一种一致性体系化的实用主义社会模式,知与行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想的兴趣”与“执行的手段”的结合,物质经济与志趣的结合,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结合,指导人生的具有权威性的信仰与价值和自然科学的结合。杜威的野心是巨大的,在康德试图对纠缠了几百年的先验理论与经验主义二者进行调和的基础上试图把这种“一致性的调解”放入一个更加宏大,更加具有适时性、普适性以及实用性的框架,并且与自然科学也能融合并存。 (展开)
0 有用 书香辟雍 2024-10-06 14:59:09 广东
自我教育:积累经验没错,验证经验更重要;意识到自己的经验是片面的,偶然的,特殊的,不是真理,不是普遍的,不是整体的,不是必然的。由此,告诫自己:不要用自己的经验说教或教导他人,万一想教导,那就选择真理。
0 有用 00 2021-08-09 16:55:49
知行不分离,知不高于行。关系视角而不是金科玉律。实验方法而不是理想真空。
1 有用 纳芙蒂蒂 2022-11-11 22:42:29 浙江
搞错了,我以为是如何知行合一的论证,结果是各古典流派知行关系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