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家》主要内容: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运动使小说这个古老的文学样式在华夏大地上从“稗官野史”升级到与诗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从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变为作家和读者表现人生、看取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与形式上也经历了由文言章回体到现代形态的蜕变。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在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兴盛的基础上,长篇小说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达到创作的高峰,出现了巴金、老舍、茅盾、张恨水、李劼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骆驼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澜》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
家的创作者
· · · · · ·
-
巴金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们躺下来,取下他们白天里戴的面具,结算这一天的总账。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打开了自己的“灵魂的一隅”,那个隐秘的角落,他们悔恨、悲泣。为了这一天的浪费,为了这一天的损失,为了这一天的痛苦生活。自然,人们中间也有少数得意的人,可是他们已经满意地睡熟了,剩下那些不幸的人、失望的人在不温暖的被窝里悲泣自己的命运。无论是在白天或黑夜,世界都有两个不同的面目,为着两种不同的人而存在。 她明白她的事情并没有绝望,能不能成功还是要靠她自己努力。总之希望还是有的,希望在自己,并不在别人。(琴) 他被人玩弄着,像一个傀儡,又被人珍爱着,像一个宝贝。(觉新) 他两个兄弟的思想比他的思想进步些.他们常常称他做刘半农的“作揖主义”的拥护者.他自己也常说他喜欢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其实他并没有读过托尔斯泰自己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只是后来看到一篇《呆子伊凡的故事》. “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对他的确有很大的用处,就是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并不觉得矛盾.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这种生活方式当然是他的两个兄弟所不能了解的,因此常常引起他们的责难.但是他也坦然忍受了.他依旧继续阅读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式的生活. (觉新) “‘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你们究竟要忍受多久?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你们的思想是新的,你们的行为确是旧的。你们没有胆量!……你们是矛盾的,你们都是矛盾的!’这时候他忘记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 (觉慧) “要这样才好。虽然是枯枝,在寒风里一点儿也不打颤。我们正应该学它的榜样。不要像那小草,霜一来就倒下去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抄 -
觉民的性情是这样:他常常是乐观的,有时也是健忘的,虽然有过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很快地就忘记了,他摊开书本便可以把心放在书上。 觉慧去了,剩下觉新一个人在房里。房里显得十分孤寂,十分阴暗,空气沉重地向他压下来。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已经失了效力,它们没法再跟大家庭的现实调和了。他为了满足一切的人,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但是结果依旧不曾给他带来和平与安宁。他自愿地从父亲的肩头接过了担子,把扶助弟妹的事情作为自己的生活的目标,他愿意给他们牺牲一切。可是结果他赶走了一个弟弟,又被另一个弟弟骂为懦夫,他能够拿什么话安慰自己呢? 在某一些人,事实常常是这样的:他们对于人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他们就会去求神的帮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抄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共21册),
这套丛书还有
《蚀》《财主底儿女们(上下)》《暴风雨前》《死水微澜》《秋海棠》
等
。
喜欢读"家"的人也喜欢 · · · · · ·
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5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0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8.2分 120548人读过
-
Waveland Pr Inc (1972)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8.2分 849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4分 544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Kilimanjaro)
-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 (敬惜字纸)
- 08近现代小说62种 (落花人独立)
- 从浮士德到赫索格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又及 2015-09-28 23:03:53
150928.重读。
0 有用 quasix 2011-05-24 15:15:30
还好
1 有用 鹿一轻 2012-05-05 00:08:08
或许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但作为生活在今天的我,读那个时代的文字确实有诸多不适应,思想上也有些许不理解,尽管在那时它被认为力道深沉,但在我看来却觉得力道不够,或许从历史的角度去读它会更容易感受它吧。
1 有用 王月棠 2016-02-07 00:11:09
第三次读了,还是有震撼的。想趁着假期把激流三部曲读完,mark。2016.02.07
3 有用 树袋小熊 2016-03-17 19:51:59
《家》是武器,批判的武器。《家》是记录,写实的记录。《家》是延续,过去的延续。故事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后,但里面体现的一些东西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作者说这本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显然是过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