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大方
原作名: David Foster Wallace:The Last Interview and Other Conversations
译者: 徐阳子
出版年: 2019-6
页数: 136
定价: 28
装帧: 平裝(有2019年9月5印本.隨書附“大方”書籤)
丛书: 最后的访谈
ISBN: 9787521706932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大方
原作名: David Foster Wallace:The Last Interview and Other Conversations
译者: 徐阳子
出版年: 2019-6
页数: 136
定价: 28
装帧: 平裝(有2019年9月5印本.隨書附“大方”書籤)
丛书: 最后的访谈
ISBN: 9787521706932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2019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好奇心日报的推荐书单2019 (Dao里个Dao)
- 历史 传记 紫金 (微不足道)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hininglove 2020-01-26 09:47:00
对于那些不赞同的人和事,要加倍努力地培养耐心、礼貌和想象力。
18 有用 室内滂沱 2019-09-04 06:45:08
能特别自如地讲他自己想讲的东西,完全看不到来自教育、环境、传统的影响,也没被所在年代里的文化现状定型,同时又没被作家心中常常出现的“过大的自我”反噬,DFW有一种水火不浸的独特,而且他还从来不用故意独特来反叛、嘲讽既定文化模式。这种从文风到思考方式完全彻底独立的作者,是在一个表达自由、稿酬优厚、独立撰稿身份安稳,同时社会文化又足够纷杂、异样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自我内心小战争”和“我与文化的小对战... 能特别自如地讲他自己想讲的东西,完全看不到来自教育、环境、传统的影响,也没被所在年代里的文化现状定型,同时又没被作家心中常常出现的“过大的自我”反噬,DFW有一种水火不浸的独特,而且他还从来不用故意独特来反叛、嘲讽既定文化模式。这种从文风到思考方式完全彻底独立的作者,是在一个表达自由、稿酬优厚、独立撰稿身份安稳,同时社会文化又足够纷杂、异样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自我内心小战争”和“我与文化的小对战”。虽然DFW最终是在他自己的灵魂痛苦面前“以身殉职”了,但除了这最终的行为本身,他生前的文化行动,其实不无矫情成分,可能“后现代赤子”就是用矫情来反讽矫情的(就像沃霍尔曾经用做作来抵御做作),是“我在杀了文化之前,先杀了我自己”,和从前的英雄们“用陨身证明环境之不清白”不太一样。 (展开)
1 有用 春日迟 2019-10-28 14:56:03
已读066,很短的一篇集子,第一篇和倒数第二偏质量更好,提问者明显深入到了华莱士观念的核心。越发觉得作家对于人生的态度及如何安排ta的生活是件更加本质的事情,从中生长出了他们的作品
1 有用 成知默 2019-09-30 14:18:56
2019118: 部分访谈质量太差,充斥着各种不知所谓的无聊问题。虽然太过于严肃而显得有点无趣与乏味,但华莱士的回答总体上还算诚恳,关于“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很多作家都谈过,对于作者与读者之间非常奇怪、复杂、难以言说的关系,华莱士说:你将会发现人们对你作品的反应与你在创作过程中的设计是多么地天差地别,同时,你会发现他们对作家的感受和评价与你自己的亲身体验是多么地不同。这恰好可以印证了艾柯所说:文学作... 2019118: 部分访谈质量太差,充斥着各种不知所谓的无聊问题。虽然太过于严肃而显得有点无趣与乏味,但华莱士的回答总体上还算诚恳,关于“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很多作家都谈过,对于作者与读者之间非常奇怪、复杂、难以言说的关系,华莱士说:你将会发现人们对你作品的反应与你在创作过程中的设计是多么地天差地别,同时,你会发现他们对作家的感受和评价与你自己的亲身体验是多么地不同。这恰好可以印证了艾柯所说:文学作品邀请我们自由地作出解读,它们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道理,让我们直面生活的不确定性。最能够王以为小说家感到欣慰的是,在读者的启发下,他发现了自己从未想到过的解读方式。 (展开)
1 有用 欢乐分裂 2019-08-25 12:45:35
和他自己的作品相比,真是乏味无趣的很。不过还是有些闪光点存在:“我个人思考事物以及体验事物的方式绝对不是线性的,也不是有秩序、有层次的,而是不断地循环往复。” “我不是特别喜欢在非虚构作品中加入人物角色。我认为从本质上来说,人物角色是虚构作品的核心,因此不应该出现在非虚构作品中,尤其是那种试图向你展现思维过程的非虚构作品。”“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永恒的孤独感。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或者你的内心是什么样... 和他自己的作品相比,真是乏味无趣的很。不过还是有些闪光点存在:“我个人思考事物以及体验事物的方式绝对不是线性的,也不是有秩序、有层次的,而是不断地循环往复。” “我不是特别喜欢在非虚构作品中加入人物角色。我认为从本质上来说,人物角色是虚构作品的核心,因此不应该出现在非虚构作品中,尤其是那种试图向你展现思维过程的非虚构作品。”“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永恒的孤独感。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或者你的内心是什么样的,你也不知道我的内心。但是在小说中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翻越你我之间的那堵高墙。但这只是第一个层次,因为与人物角色建立精神或情感上的亲密关系是作家通过艺术手法造成的错觉或设计的策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