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匈]艾瑞卡·戈特利布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副标题: 是绝望的呼喊还是对“人的精神”的信念?
原作名: The Orwell Conundrum: A Cry of Despair Or Faith in the Spirit of Man?
译者: 陈毓飞
出版年: 2019-8
页数: 453
定价: 7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5222856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副标题: 是绝望的呼喊还是对“人的精神”的信念?
原作名: The Orwell Conundrum: A Cry of Despair Or Faith in the Spirit of Man?
译者: 陈毓飞
出版年: 2019-8
页数: 453
定价: 7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5222856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辉图书历年出版全目录 (三辉君)
- 北外的那些翻译家们 (菠耳)
- 政治学 (叙拉古之惑)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奥威尔难题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Stella 2020-06-30 17:26:57
很喜欢《一九八四》,而这本书可以增加对奥威尔写作动机的了解,还从阿伦特、荣格等多维度论证。不看不知道,原来《一九八四》因为透露出绝望而被部分批评家评价为“有缺陷的二流作品”,难道不是因为展示给读者如果容许那种情况发生会导致怎样糟糕的结果,达到警醒的作用吗?【摘录】(1)乌托邦并不是有智慧的人居住或要去居住的地方:它是一个方向,是自我完善的目标。乌托邦不应该被看作一种存在状态,而是一个生成过程。(2... 很喜欢《一九八四》,而这本书可以增加对奥威尔写作动机的了解,还从阿伦特、荣格等多维度论证。不看不知道,原来《一九八四》因为透露出绝望而被部分批评家评价为“有缺陷的二流作品”,难道不是因为展示给读者如果容许那种情况发生会导致怎样糟糕的结果,达到警醒的作用吗?【摘录】(1)乌托邦并不是有智慧的人居住或要去居住的地方:它是一个方向,是自我完善的目标。乌托邦不应该被看作一种存在状态,而是一个生成过程。(2)人道主义继承了启蒙主义,否定根本恶,肯定人类的可完善性,对人类的困境持一种世俗化的积极态度。 (展开)
1 有用 重较 2020-03-03 11:29:32
对奥威尔文本的解释很详细,同时还提到了与他相同时代其他作家的政治哲学。看完后对奥威尔的理解更深了,不错。
1 有用 觉今非又昨非 2021-02-11 01:06:21
尖锐有力的回击了许多尝试把奥威尔的批判火力从抽象的极权主义及其现实存在ussr转开(比如经典的认为奥威尔在讽刺英美的论调),并且作为东欧背景的作者能够支持奥威尔战斗性(会被指责为文化冷战)。但是她对其艺术性的辩护是失败的;她只能提出奥威尔的讽刺与修辞,但这似乎是一种英国传统,并且如许多批评者所说,这更适合于散文随笔而非小说。作者将新话指南和戈尔斯坦的书作为钥匙没错,可是这恰恰表明了此书的说教性质,... 尖锐有力的回击了许多尝试把奥威尔的批判火力从抽象的极权主义及其现实存在ussr转开(比如经典的认为奥威尔在讽刺英美的论调),并且作为东欧背景的作者能够支持奥威尔战斗性(会被指责为文化冷战)。但是她对其艺术性的辩护是失败的;她只能提出奥威尔的讽刺与修辞,但这似乎是一种英国传统,并且如许多批评者所说,这更适合于散文随笔而非小说。作者将新话指南和戈尔斯坦的书作为钥匙没错,可是这恰恰表明了此书的说教性质,没有艺术小说是围绕说明书展开的。这种意义上说,奥威尔类似于梅列日科夫斯基。但是,这无损于1984作为由洞察力、同情心、表现力共同构成的伟大警世之作的地位 (展开)
0 有用 TCFA-时悦 2022-09-20 15:31:04 上海
大部分是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老生常谈,关联起极权主义与“世俗宗教”的部分相对来说比较深入,其他就相当泛泛而谈了
0 有用 源 2021-04-22 23:26:30
本書解讀奥威尔《一九八四》關鍵是政治讽喻和心理现实主义的调和及建立在道德麻木基础上的智识欺骗。其极权主义表现为内党是不可摧毁的政治图景,建立在权力崇拜基础上的“世俗宗教”使人们认同国家并热爱自己被奴役的状态。 奥威尔在《动物庄园》里关于阶级斗争历史重要性的论述:所谓集体主义不过是遮掩新阶级特权的伪装,即对苏联现实的暗示并直接讽刺斯大林对托洛茨基在革命时期所起作用的多次重写,处理的是遭受背叛的革命... 本書解讀奥威尔《一九八四》關鍵是政治讽喻和心理现实主义的调和及建立在道德麻木基础上的智识欺骗。其极权主义表现为内党是不可摧毁的政治图景,建立在权力崇拜基础上的“世俗宗教”使人们认同国家并热爱自己被奴役的状态。 奥威尔在《动物庄园》里关于阶级斗争历史重要性的论述:所谓集体主义不过是遮掩新阶级特权的伪装,即对苏联现实的暗示并直接讽刺斯大林对托洛茨基在革命时期所起作用的多次重写,处理的是遭受背叛的革命的后果。 1945年奥威尔作记者参观纳粹集中营后的隐喻:101房间。牢房和审讯室,正是极权主义政权的核心所在。温斯顿在仁爱部所经历的学习、理解和接受过程细致而可靠的观察呼应了阿伦特1950年关于极权主义起源的重要研究。温斯顿代表作为人性尺度的“普通人”的尊严,而清晰思考本身即是带有道德维度的行动。 (展开)
0 有用 早就想叫白玉狐 2024-04-24 09:27:47 北京
永远难忘 第一次在书里读到奥威尔写 爆炸也摧毁不了的,水晶般的心灵 的震撼。奥威尔某种程度来说像白居易,杜甫的世俗印象,而不是像李白,李贺,李商隐。他关切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处境,他能在无产阶级身上看的水晶般的心灵,哪怕他详细描绘了结构对整体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败坏,还是有勇气,直面压迫,为人道和个体而斗争
0 有用 miao 2023-12-21 18:40:30 北京
奥威尔终是瑕不掩瑜
0 有用 hsc1984 2023-07-22 21:47:09 北京
难读,不适合普通读者
0 有用 Joeb 2023-07-18 20:23:30 上海
【202317】 其实就400来页我断断续续读了几个月。文本分析量以及背景知识储备很多,绝对意义上“干货满满”。围绕着奥威尔和1984何以是伟大的作者及作品展开,其核心归结在以20世纪人道主义关怀,以高超和讽刺手法和激进的想象,呈现出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地狱图景,以及“人类精神”如何被想象和追求。奥威尔的怒火和笔战的对象都是通过本书才第一次得知,索性此前看过纪德的《从苏联归来》以及加缪与萨特等人就苏联... 【202317】 其实就400来页我断断续续读了几个月。文本分析量以及背景知识储备很多,绝对意义上“干货满满”。围绕着奥威尔和1984何以是伟大的作者及作品展开,其核心归结在以20世纪人道主义关怀,以高超和讽刺手法和激进的想象,呈现出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地狱图景,以及“人类精神”如何被想象和追求。奥威尔的怒火和笔战的对象都是通过本书才第一次得知,索性此前看过纪德的《从苏联归来》以及加缪与萨特等人就苏联的争议,在20世纪40年代的欧洲左翼知识分子文化界的争论背景的一定了解下去阅读这部作品,才能看出更多的乐趣和所指。读完最惊讶的反而是落在对萨特、波伏娃等人的“政治盲目”之深上,到底是苏联光环太盛遮蔽现实,还是他们病急乱投医式的寻找应对西方衰落的药方?这个有时间要专门研究下。 (展开)
2 有用 失败与怨恨手册 2023-04-08 13:38:53 广东
总结了西方知识界对奥威尔的主流批评意见,然后给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包括对批评的反驳,以及对作品文学意义和政治心理意义上的分析,有的地方稍微啰嗦了,分析偶尔也似乎略略有些牵强附会的感觉,但总体上还是让我对奥威尔其人及其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过最大的感想还是,西方所谓左翼在自己毫无亲身体验的领域还真是傲慢,我读一九八四最大的震撼来自于奥威尔对极权主义下生活细节的描写之精确,而西方知识分子居然还在争论这是... 总结了西方知识界对奥威尔的主流批评意见,然后给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包括对批评的反驳,以及对作品文学意义和政治心理意义上的分析,有的地方稍微啰嗦了,分析偶尔也似乎略略有些牵强附会的感觉,但总体上还是让我对奥威尔其人及其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过最大的感想还是,西方所谓左翼在自己毫无亲身体验的领域还真是傲慢,我读一九八四最大的震撼来自于奥威尔对极权主义下生活细节的描写之精确,而西方知识分子居然还在争论这是不是奥威尔一厢情愿的想象,是不是他政治绝望后陷入黑暗,真是幸运的愚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