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的5星书评 (64)

(。>ㅿ<。) 2013-03-26 18:06:3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长夜难明赤县天——读《寒夜》

卒读此书,已不禁数次掩卷叹息痛恨以致落泪。 他是一个怀有梦想的老好人,真诚、有正义心、上而对母至孝、中而敬妻如宾。“文宣”为名,真深得孔氏要旨。然而竟患肺病,贫困、家庭破裂,呕血而亡。“汪文宣”真有“枉为文宣”、枉为至贤的味道。 她是一个怀有梦想、追逐和珍视...  (展开)
菩城雨霏 2011-04-29 11:44:1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不可不读的巴金《寒夜》

推荐这本书,实在是“憋闷”了很久,自然而然的事。事情是这样的,一次偶然逛书市,看到了地摊上一本黑色封皮的书就顺手拿起来看,只看作者就当即决定买下来了。必定是大家,而且看着封皮也是喜欢的那种。买回后就没有多管,去忙别的事情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偶然翻到了这...  (展开)
海明威士忌 2019-05-24 22:14:5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从《家》到《寒夜》,是巴金思想的转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了巴金的《寒夜》,我颇有体会。可以说《寒夜》作为巴金先生创作后期的代表作,与他早年的巨作《家》截然不同却又息息相关。 《寒夜》同《家》一样都是在讲理想和爱,后者讲的是理想和爱作为青年前进的动力,能将他们拉出黑暗的封建家庭,这两者也同时是他们最向往和最想得...  (展开)
書淺 2009-09-02 15:42:3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愛人的毒藥,凍結希望

很想寫些什麽,筆尖在紙上停留良久,卻不知該寫些什麽才是有意義的。就像那個書名,寒冷,黑暗,沒有溫暖,沒有光明,於是,便也失了希望。 幾度停下,欲罷書不看,胸間好像沉沉地壓了什麽,連周圍的空氣都凝重了,呼吸之間,有些哽塞。終究看完了,從書頁間抬起眼,卻覺得恍...  (展开)
清芷 2017-11-10 13:07:2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寒夜来了,日出还会远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冬风凛冽的日子,爷爷因咳嗽在床上硬躺了三日,终究忍受不住在后辈的“责怪”声中第一次被送进住院部。他长条形的瘦削脸庞干瘪着,两颊深深地凹陷进去,泛着不健康的黄色。他难受地咳嗽了几声,混杂着呼噜呼噜的不曾化解的痰声,在空荡的8108病房回荡着。两个眼神却是炯炯发亮...  (展开)
鸟先生 2015-10-27 21:58:02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版

你不能像他一样

2015年,我又遇到低谷,又想起了《寒夜》。2009年,我从韩师图书馆借出它,那凄冷的文字奇迹般地抚慰了我。2015年,我又从华师图书馆借出了它,我想重现寻找那种把我拉回平衡处的感觉。 二次阅读,我已想不起情节的发展。记忆中汪文宣和曾树生的情感是美好的,而结局应该也是...  (展开)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2-03-12 07:46:5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

自从我看书以来,好像还没有遇到过像《寒夜》这样通篇满是压抑、悲观、苦闷乃至绝望的。 看到文宣的结局,我忽然觉得这部小说也不尽然是压抑。假使巴金先生让他继续半死不活地坚持下去,设置一个“大团圆”式的却又让读者(包括主人公)在这“大团圆”里看出一切不过是周而复...  (展开)
凉茶 2012-03-09 22:53:2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在凄风凌厉的寒夜

读完巴金的《寒夜》,自始至终是一种压抑,是一种令人暗无天日的绝望。 压抑从小说开始描述的寒夜起,主人公汪文宣走在凄冷的夜里,在已经司空见惯的的警报里,麻痹的走着。又以另一位主人公曾树生走在同样寒气逼人,不禁打起冷噤的夜里而收尾。同样的夜里,两...  (展开)
风之伤 2009-05-05 21:26:19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学几年的理工科生活把我的文学素养洗得一干二净,仔细回想一下这几年,竟想不起读过什么小说,不得不承认,促使我读这本书的原动力其实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当我坐在灯下,打开这本书时,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我如饥似渴的读,恨不能一下子将这本书塞进脑袋里。 虽然没有很深...  (展开)
水东 2012-12-31 18:15:17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社会的危机还是人的危机?

看寒夜就像看最近大行其道的家庭伦理剧。好像也改成过了电视剧。如果抛弃其中的政治背景,一个小职员和现在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区别。汪文瑄、曾树生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利益群体里的人物,汪母不过就是“现实”的代言人,她即使不说,爱情也不可能超越他们各自的核心价值。 就像...  (展开)
清風澈水 2012-05-26 16:17:46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版

只是当时已惘然——我读《寒夜》

前言 今年三月我开始阅读《寒夜》,因为要在话剧大赛里出演汪文宣。我第一次演话剧就挑了重担,跨越近70年,然后年龄增大十四岁。尽管这个角色气质上与我相似,可我在看自己的表演时还是觉得稚嫩,我未能把握这个人物...  (展开)
花欲燃 2024-03-25 16:26:0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版

世界是给谁造的——读《寒夜》有感

曾经在书本上学过的“不忍卒读”一词,只由一本《寒夜》,就使我永远体味到了这个词语的滋味。读到几十页、一百多页、一百二十多页、一百七十多页......一次又一次捧起的书本,又在泪眼模糊中无言放下,这些天我总是在昏昏沉沉中伴着这本书一起睡去,又在梦中夹杂着书中的灰黑...  (展开)
尹三兔 2022-11-18 14:29:3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版

文宣的母亲

正如书名,这本书都逃脱不开凄凉的寒夜氛围。文宣和树生的婚姻在一场寒冬中走向尽头,只留下被肺病缠身的文宣走过了剩下短短半年时间。在九月四号,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出,人们都在兴高采烈地准备胜利游行,而文宣却在床上被病魔折磨致死。短短一年,除了四川地区那特有的大雾弥...  (展开)
等风来 2021-05-12 19:18:1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寒夜》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写的比《家》要好,更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更成熟,对人性的把控更深入。小说的后半部分渐入佳境,场面描写生动逼真,心理描写精湛细腻。 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家》是热烈的,而《寒夜》则一如其名,是沉重悲凉的。读着很难受,有一种很强的压抑和无力感。一家...  (展开)
沐希书阁 2020-12-09 11:46:54

《寒夜》:新旧观念强势碰撞,小人物遭落蚁式殒命,汇就时代悲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寒夜》是巴金创作后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独具现实主义风格,表现了巴金对现实人生的深切思考。 故事描述的是"从一九四五年暮秋初冬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冬天的寒夜",抗战胜利前夕,重庆小职员汪文宣和他的母亲、妻子曾树生和儿子汪小宣的琐碎生活。 汪文宣与妻子自由恋爱,二...  (展开)
时光溯洄者 2020-05-14 13:07:2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巴金《寒夜》读后感:读书人的苦,恐怕只有孔乙己知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巴金老先生是抱着悲悯愤慨的心情写下《寒夜》的。他说汪文宣是所有不幸的知识分子的集合,其实巴金先生说的就是他自己。 巴金自己就是汪文宣的原型之一。他曾住过汪文宣的小屋,走过汪文宣走过的街道,怀着与汪文宣相似的悲凉心情在重庆生活。 黑暗的统治、敌人的入侵……那个...  (展开)
早日退休🍉 2019-11-05 19:21:3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胜利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

个人觉得这是巴金最好的一本书。 故事很简单,一个普通又平凡的人被琐碎家事与困顿生活耗干了所有的生命力。 这本书没说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哪怕牵动着所有人的命运的战争,也没有正面地出现在小说中。战争像是鬼魂一般,隐没在故事背后,引起各种战栗惊慌。 大时代波澜壮阔,...  (展开)
凉冷冰寒 2016-05-09 14:32:28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版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种深深的无奈感,汪文宣,曾树生,他们仿佛活在巴金体内,他们的怒哀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万般无奈,将生活的阴霾晦暗推向极致。 汪文宣的生命最终还是走向了凋零,即便力图苟延残喘。对待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他与生俱来的便是忍耐与哀求,这种情绪在体内堆积,压抑,慢慢地...  (展开)
橙子子 2016-03-03 17:04:0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无望的长夜漫漫

回想起来,巴金是我四年前入学中文系后深入接触的第一位作家。从激流三部曲到爱情三部曲,再到人生三部曲,读完了巴金的几近全部作品后,我才打心眼儿里觉得,嗯,这辈子学文学应该是错不了了。我永远都记得自己彻悟的那一天,因而也永远对巴金保留着文学之外的敬畏与尊重。 ...  (展开)
Caligula 2024-05-06 21:56:0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版

"我只能怜悯你,我不能再爱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寒夜》初版于1947年,描写汪文宣和曾树生以及汪母的抗战生活。汪、曾早期接受过西方现代思想的熏陶启迪,自由恋爱。成婚后,曾树生和汪母产生婆媳矛盾,汪文宣则僵持在妻子与母亲之间而无所适从,作为一个小公务员,薪资微薄,身患肺疾。曾树生不甘苦闷,迁居兰州,选择离婚...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4条)

订阅寒夜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