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品方: 创美工厂
副标题: 从手抄本到印刷书
译者: 和灿欣
出版年: 2019-9
页数: 464
定价: 9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5747562
内容简介 · · · · · ·
《书籍的历史》是一部由法国年鉴学派大师费夫尔和印刷史学者马丁共同完成的学术著作。全书着眼于15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详细探讨了西方关于印刷书从诞生到传播各个方面的问题,观点独到,史料详尽。与此同时,法国年鉴学派严谨的治学之道,也在此书中有所表现,是书籍史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亲切易读的经典读物。
编辑推荐:
★所有爱书之人都该了解的一段历史。
★大陆首部译本,法语直译,一场伟大的“神之艺术”发展史。
★这是一段与你有关的历史,无论你是读者、作家、出版商还是印刷商。
★20世纪杰出史学大家、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费弗尔经典之作。
★法国史学经典,年鉴学派大作,书史领域不可回避的经典之作。本书自1958年在法国出版以来,已成为西方书籍史、西方文学史与出版史研究人员的必读书目之一。
★从纸张的出现、印刷术的发展、书籍外观的变化谈到书籍的商品属性,再到图书圈各...
《书籍的历史》是一部由法国年鉴学派大师费夫尔和印刷史学者马丁共同完成的学术著作。全书着眼于15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详细探讨了西方关于印刷书从诞生到传播各个方面的问题,观点独到,史料详尽。与此同时,法国年鉴学派严谨的治学之道,也在此书中有所表现,是书籍史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亲切易读的经典读物。
编辑推荐:
★所有爱书之人都该了解的一段历史。
★大陆首部译本,法语直译,一场伟大的“神之艺术”发展史。
★这是一段与你有关的历史,无论你是读者、作家、出版商还是印刷商。
★20世纪杰出史学大家、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费弗尔经典之作。
★法国史学经典,年鉴学派大作,书史领域不可回避的经典之作。本书自1958年在法国出版以来,已成为西方书籍史、西方文学史与出版史研究人员的必读书目之一。
★从纸张的出现、印刷术的发展、书籍外观的变化谈到书籍的商品属性,再到图书圈各个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又从出版地理学、书籍背后的商业逻辑,谈到印刷书的出现对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庞大、细致的,关于书籍的“纪录片”。
相关推荐:
1.历史不是君主和伟人的历史,而应当是所有人的历史。——伏尔泰
2.本书堪称历来*振奋人心的印刷史学专著。立论严谨,丰富宏观,令人耳目一新。
——《星期日泰晤士报》
3.这是一部很前进的书籍史话。作者始终抓住一个方向去写,从人类思想行为的角度,去剖析书籍影响人类文明史的问题。这样的书籍史话,到底比较没有学究气味。
——董桥《谈谈谈书的书》
书籍的历史的创作者
· · · · · ·
-
吕西安·费弗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1878-1956),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是如今公认的20世纪史学大师。其法文作品包括《菲立浦二世和弗朗什孔泰》《土地与人类演进》《命运:马丁路德传》《全观历史》《拉伯雷与十六世纪的不信神问题》《为历史而战》等。英文著作有《地理观的历史导论》《历史新种类:费弗尔选集》。
亨利·让-马丁(Henri-Jean Martin),曾任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研究主任,著有《17世纪法国的印刷、权利与人民》《宗教、专制与阅读:1585至1715的法国》等。
目录 · · · · · ·
作者序 / 01
图书规划者序 / 03
引言(手抄本) / 11
第一章 先决条件:纸张在欧洲的出现 / 001
I. 纸张的传播进程 / 002
II. 造纸中心的发展条件:自然条件和工业条件 / 006
III. 商业环境 / 011
IV. 印刷书的出现以及造纸工业的发展(15—18世纪) / 015
第二章 技术困难与解决办法 / 023
I. 木刻版,印刷书的先祖? / 024
II. 印刷术的“发现” / 031
III. 活字的制造 / 042
IV. 排字与印刷 / 048
V. 装版 / 060
VI. 中国先例* / 063
第三章 书籍的外观 / 071
I. 字体 / 073
II. 书籍的身份信息:开头辞、图书版本记录和坊标 / 082
III. 文本外观和书本尺寸 / 088
IV. 插图 / 092
V. 封面:书籍装帧 / 116
第四章 书籍,这种商品 / 124
I. 成本 / 124
II. 资金筹措问题 / 132
第五章 书籍的小天地 / 150
I. 印刷师傅 / 151
II. 作坊主 / 160
III. 从人文主义印刷商到哲学家书商 / 169
IV. 作者和版权 / 193
第六章 书籍地理学 / 203
I. 传播的动因 / 203
II. 创办印刷坊的条件 / 207
III. 出版与地理 / 218
IV. 征服世界中的印刷术 / 243
第七章 书籍生意 / 268
I. 几个数据:书籍的发行量和销售 / 268
II. 要解决的问题 / 277
III. 大集市时代的商业方法 / 279
IV. 走向新的交易方式 / 291
V. 版权和盗版 / 298
VI. 审查和禁书 / 303
第八章 书籍,这个“酵母” / 308
I. 从手抄本到印刷书 / 308
II. 书籍和人文主义 / 327
III. 书籍和宗教改革 / 366
IV. 印刷术和语言 / 40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4世纪末的巴黎,书写用兽皮的价格在12到20德涅(查理曼大帝仿造古罗马银元denarius制定的货币单位)间波动。一张兽皮的平均面积为0.5平方米,10到12块才够做成一本150张书叶,每张长24厘米、宽16厘米的书;这是14、15世纪手抄本的典型尺寸。这样一本书的原料成本,至少10苏(法国古币,1苏可兑12德涅),至多20苏;这还不包括4到6德涅的处理成本,即将表面鬃毛与其他污渍去除以便书写所需的工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手抄本 托马 -
But many of them (printers),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limited means, could not work like this. Having set out from home and with no capital other than a little equipment, a few matrices and some punches, they used founts already cut although far from their own locality. Hence we can follow the journey of a black letter from Basel, for example, to Lyons, to Toulouse, and on as far as Spain. (p. 80.) Books of engravings became collectors' pieces, and, increasingly, merchants and even humbler people, too poor to possess paintings, adorned the walls of their houses with prints. (p. 101.) He (the engraver) was the photographer of his day. ... The print also played its critical part in the diffusion of works of art. (p. 102.) From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right up to the 18th century, although...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书籍的历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书籍的历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印刷书的诞生》读后感

印刷匠与书商的共轭命运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Verso (2010)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0分 265人读过
-
貓頭鷹 (2005 年 11 月 03 日)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Verso (199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有些设计或采访类的书 (黑压压一片)
- 读书即生活 BOOK TEAM (裁缝点灯)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书籍的历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林北 2019-12-09 16:35:03
缺注释
29 有用 目眇眇 2019-11-18 10:50:29
一星都不值!本书有两大卑劣书商常用的伎俩:1. 随意改换书名,原名就叫“书籍的出现”,livre这里特指印刷书。变成“书籍的历史”,与文意不符,改换书名,无非是炫人眼球,趋附时俗!2. 删掉了原书所有的注释!这一点已经决定了它不能忘能够成为学术翻译。但作为通俗读物又过于专门,且文笔恶劣,语义支离破碎!真是替译者臊的慌!
1 有用 Hanmer 2020-07-29 10:46:42
本以为是学院派,读下来其实还是有一些有趣的料可以消遣。
0 有用 书香辟雍 2022-04-18 11:56:08
此书让我搜索到“但是还有书籍”这个纪录片,延展到“树洞”这首歌曲,联想到“一座城一本书”这个纪录片,想到杨宗纬歌曲“我想要”。一个过程,一个感情流动的过程,一个被历史记录的美好感情的过程。
1 有用 ianazur 2021-01-05 17:02:14
主题很有趣,许多满足好奇心的细节,译笔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