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2017年英国历史作家协会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非凡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政治、军事、外交、文学为一体的知识大餐
讲述伊丽莎白女王、莎士比亚与摩洛哥君主、奥斯曼苏丹、波斯沙阿之间的隐秘故事
◎ 编辑推荐
☆荣获英国历史作家协会非虚构奖
☆从非凡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入手,内容融真实 历史与隐秘故事为一体
☆获得《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卫报》多家媒体推荐
◎ 内容简介
1570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教皇逐出教会。为了摆脱被大陆天主教国家包围的境地,英格兰与在地中海和天主教西班牙作战的伊斯兰势力开启了一段联盟的时期,并且与伊斯兰世界在文化、经济和政治上有了深度的交流。这是一段非凡的时期,英格兰与奥斯曼高门签订了条约,接受了摩洛哥国王派来的大使,并向马拉喀什运送军火。到16世纪80年代末,从摩洛哥到波斯,成百上千的商人、外交官、海员、工匠和私掠船...
2017年英国历史作家协会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非凡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政治、军事、外交、文学为一体的知识大餐
讲述伊丽莎白女王、莎士比亚与摩洛哥君主、奥斯曼苏丹、波斯沙阿之间的隐秘故事
◎ 编辑推荐
☆荣获英国历史作家协会非虚构奖
☆从非凡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入手,内容融真实 历史与隐秘故事为一体
☆获得《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卫报》多家媒体推荐
◎ 内容简介
1570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教皇逐出教会。为了摆脱被大陆天主教国家包围的境地,英格兰与在地中海和天主教西班牙作战的伊斯兰势力开启了一段联盟的时期,并且与伊斯兰世界在文化、经济和政治上有了深度的交流。这是一段非凡的时期,英格兰与奥斯曼高门签订了条约,接受了摩洛哥国王派来的大使,并向马拉喀什运送军火。到16世纪80年代末,从摩洛哥到波斯,成百上千的商人、外交官、海员、工匠和私掠船长定期往来于其间。
其中包括足智多谋的商人安东尼•詹金森,他在16世纪60年代参见了苏莱曼大帝和波斯沙阿塔赫玛斯普。诺福克商人威廉•哈本在1582年成了第一位驻奥斯曼宫廷大使,而冒险家安东尼•舍利在16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驻留在沙阿阿巴斯大帝的宫廷里。这些人带回来的有关伊斯兰世界的消息令英国人非常感兴趣,并通过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表现了出来,比如马洛的《帖木儿》和莎士比亚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威尼斯商人》。《奥赛罗》的创作很可能与摩洛哥大使安努里造访英国有关。
本书充分展现了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与伊斯兰世界间的广泛联系,而且常常是友好的。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段异质文化间交流的历史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
◎ 媒体推荐
在这本优雅而有趣的书中,杰里•布罗顿生动地描述了伊丽莎白时代历史上被忽视的一个方面——英格兰与伊斯兰世界第一次产生持久的互动,而詹金森只是促进这一面的迷人人物之一……在其中,对于所有关于偶像崇拜和异教徒的谈论,讨论可能是活跃的、有目的的,边界是互相渗透的,身份是流动的,即使在那个充满宗教色彩的时代,所谓的文明冲突也是十分微弱的。
——贾森•古德温,《纽约时报图书评论》
我们习惯于把伊丽莎白视为一个令人目眩但本质上权势有限的君主,痴迷于固守她在欧洲西北部的小角落……但正如布罗顿所展示的那样,在她统治的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里,英国也深深地与伊斯兰世界的3个大国打交道。《女王与苏丹》既是对那个非凡时代的丰富多彩的描述,也提醒我们,我们自己的命运和更广泛的伊斯兰世界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
——丹•琼斯,《泰晤士报》
杰里•布罗顿的这本精彩著作揭示了新教英格兰与伊斯兰世纪这段密切互动的有启发性的历史,展示了在十字军东征和大英帝国在中东崛起的500年间,穆斯林是如何塑造英国的文化、消费主义和文学的。
——《华尔街日报》
令人印象深刻,可读性强……布罗顿强调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来自伊斯兰世界的故事、个人和产品的影响。东方不在别处,而是已经在这里,既令人激动又令人不舒服地靠近家乡……布罗顿的书充满了一种能量,它照亮并生动地展示了它更大的主张。
——《金融时报》
《女王与苏丹》让人想起,在英国尚未学会如何主宰世界的世界里,它如何努力为自己寻找一席之地,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经常犯下巨大的外交错误。布罗顿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能够将这段历史呈现为一系列令人兴奋的关键、充满悬念的邂逅。
——《华盛顿邮报》
杰里•布罗顿的这本光彩夺目的新书阐述了英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曾经是多么广泛和复杂……在大众旅行刑期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当大多数人去世时离他们出生的地方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仍然有一些人的冒险经历将他们带到了已知世界的边缘,那里的文化与他们自己的文化是如此不同,以至于看起来像梦一样。布罗顿的书里全是这些内容……在许多人认为伊斯兰教是最近的怪异的入侵者的时代,布罗顿这本优秀历史著作提醒我们,仔细研究英国的“岛屿故事”就会发现,他们错得多么离谱。
——《卫报》
◎ 名人推荐
一本才华横溢的书,内容极其丰富。杰里•布罗顿将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与伊斯兰教间喜忧参半的接触写活了,展示了这一遭遇对英国贸易、外交和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人创作的痴迷于伊斯兰教主题的戏剧的深刻影响。他讲的故事再及时不过了。
——詹姆斯•夏皮罗,哥伦比亚大学拉里•米勒英语讲座教授
迷人又及时……这本书对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的一个被人忽略的方面——它与伊斯兰世界丰富、复杂和矛盾的关系——做出了很好地说明。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哈佛大学约翰•科根校级人文学教授
这一引人入胜的叙述揭示了伊丽莎白的英国、奥斯曼帝国和摩洛哥之间的活跃交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仍有分歧,但伊丽莎白乐于寻求与伊斯兰国家结盟,以对抗天主教欧洲的共同威胁。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前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 获奖情况
★ 2017年英国历史作家协会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女王与苏丹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著者简介
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领土交易:现代早期世界的地图绘制》《全球性角度:东西方之间的文艺复兴艺术》(合著)等。
◎译者简介
张珉璐,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近代早期世界史。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征服突尼斯
第二章 苏丹、沙皇和沙阿
第三章 争夺巴巴里
第四章 君士坦丁堡的合适人选
第五章 不洁的联盟
第六章 伊莎贝尔女苏丹
第七章 伦敦的土耳其化
第八章 穆罕默德的鸽子
第九章 逃离苏丹宫殿
第十章 舍利热
第十一章 不止一个摩尔人
后记
注 释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离开英格兰前往东方的商人和冒险家们带回来新的商品和新的思想,改变了国内的文化和社会。在伊丽莎白时代,富裕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土耳其地毯,地板和墙壁上都有精美的编织物,上面带有由安纳托利亚埃及叙利亚或波斯织工编制的伊斯兰图案。甚至连16c的英格兰语言中也充斥着与伊斯兰国家进行商业交流而产生的词汇,sugar,candy,crimson(深红色来自土耳其语kirmiz),turquoise(绿松石 或土耳其石),indigo(靛蓝),tulip(郁金香 来自波斯语中tulbend一词的土耳其语发音,意为穆斯林头巾),还有“零”zero,都在这个时期进入英语并具有了它们的现代词义,这主要是由于英格兰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尽管这种交流十分广泛,但伊丽莎白和她的臣民并不认识muslim这个词,它在1615年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定义为受穆罕默德的信仰指导的人。英语中第一次提到islam是在1625年,当时旅游作家塞缪尔珀切斯samuel purchas引用了一位爪哇君主的话——“伊斯兰教不认同基督教”。伊丽莎白时代的人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替代称谓:穆罕默德的追随者mahometans,奥斯曼人ottomites,撒拉逊人saracens,波斯人persians,摩尔人moors,异教徒pagans和土耳其人turks——最后这个笼统的词语可以被用来指称任何一个我们今天认为是穆斯林的人。这些称谓激起了一系列的信念和臆断,从恐惧和厌恶到惊奇和好奇,不一而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玛丽对穆斯林土耳其人的理解是由对伊斯兰教的误解造成的,这种误解已经持续了近千年,可以直接追溯到7c伊斯兰教在阿拉伯起源的时候。在先知穆罕默德于632年在麦地那去世之后,基督徒对伊斯兰教做出来各种前后矛盾的反应,从冷漠困惑到恐惧厌恶,不一而足。对许多基督徒来说,首要问题就是作为一种宗教和政治力量的伊斯兰教在公元7、8c快速取得了成功。 与伊斯兰教的政治实力和神学理论的统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督教在异教的罗马帝国统治下遭受了数百年的迫害,而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又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大本营的东正教和由驻在罗马的教皇领导的西方拉丁教会。 与犹太教和基督教一样,伊斯兰教的一神论信仰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亚伯拉罕时代。诺亚、亚伯拉罕、摩西和耶稣都被认为是没有完美传达上帝的话语和先知。因此,《摩西五经》(torah)、《诗篇》(psalms)和《福音书》(gospel)被认为是预示了先知穆罕默德在诵读《古兰经》(qur'an)时所传达的终极神启的神圣经文。基督徒声称耶稣的信息取代了摩西和犹太教信仰的信息;穆斯林如今声称穆罕默德的预言取代了耶稣的预言。他们的简单朴素来自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念功(shahada),即念诵基本信仰;礼功(salat),即每日祷告和做净礼;天课(zakat),即交济贫税;斋功(sawn),即斋月斋戒;朝功(hajj),即麦加朝圣。伊斯兰教拒绝圣礼和神圣的代祷者,不接受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信仰。在伊斯兰教中,耶稣被认为是一位神圣的先知,但他没有被钉在十字架上,他也不是神的儿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女王与苏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女王与苏丹"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王国,1130—1194 8.4
-
- 巴格达 8.2
-
- 波斯之剑 8.3
-
- 北方骑士团的兴衰 7.9
-
- 罗马的复辟 8.7
-
- 拜占庭的巅峰 8.2
-
- 帝国边缘(帝国往事三部曲) 7.4
-
- 帝国之路 8.3
-
- 诺曼征服 8.5
-
- 中世纪欧洲 8.1
女王与苏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利益是君王最好的朋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就书籍本身而言,书名的中译不准确,偏离了原书的重点;阅读体验也很奇怪,很难归类为某种史学。其实根本原因是作者并没有掌握新的史料,特别是伊斯兰世界的史料,对原有史料的分析处理能力也有限,所以才会蹩脚地使用马洛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分许作为支持论点的依据。 关于这段历... (展开)>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肖像有关 (malingcat)
- 「汗青堂」 (后浪)
- 中世纪阅读 (楚恻)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6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女王与苏丹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意庭 2022-03-19 11:55:35
英国与穆斯林世界的早期交流史,微观,偏文化和商业
0 有用 子文东🤪👻 2021-09-15 17:47:05
今年阅读最佳之一,不仅视角有新意,内容有深度,还很有趣易读。通过一些身兼商人、探险者、野心家、间谍的复杂人物,清晰地再现了那个充满冒险精神的时代。后三分之一对当年戏剧的分析也很有意思,不了解时代背景还真是体会不到莎士比亚和他同时代剧作家作品中的深意。
0 有用 食梦貘 2021-04-01 10:12:08
萨菲耶是个狠角色啊
0 有用 雾凇 2019-09-08 00:00:59
无论过程多么微妙复杂,伊丽莎白的确通过这种联盟为新教英格兰打开了困局,让新教英格兰在天主教控制下的欧洲站稳了脚跟。 选择了在伊丽莎白时代广受欢迎的戏剧创新,来剖析英格兰与伊斯兰国家联盟在英国民众阶层中产生的影响和反馈。角度不错。
2 有用 kido🖖🏻 2021-10-08 10:55:41
这是一幅都铎王朝末期的英国和伊斯兰世界间有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的历史画卷,也是伊丽莎白一世带领英格兰从一个世界版图最边缘最不受重视的小国逐渐走向舞台中央的发家史。血腥玛丽、苏莱曼大帝、马洛和莎士比亚;马拉喀什,伊斯法罕,索洛维茨基群岛和君士坦丁堡——光是这些人名和地名就足以令人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