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忽然明白:要和這難弄的傢伙不分離,只剩一條路,就是,持續寫他。 」
《張岪與木心》——陳丹青致木心的私房話.
相隔幾個世代的陳丹青與木心於異地相識相知,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係。本書是陳丹青在師尊木心身故後寫成的十萬字文稿。作者以其極盡寫實與簡約的文筆,鄭重坦率而堅拒濫情,寫下了對木心最後的守護與送別過程,淒楚動人。書中文字真摯的記錄了對木心的觀察、剖析,讀著彷彿經歷了木心一生的鬱鬱不得志;與學生俏皮的對話;對書寫繪畫的執著及洞見。難能可貴的私房話,非常木心,非常陳丹青,現與讀者分享。
「我不想限制篇幅,不願遺漏種種細節。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結,給我上最後一課。」
張岪與木心的创作者
· · · · · ·
-
陈丹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陳丹青簡介: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期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家。2000年回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系列及書籍靜物系列。業餘寫作,出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游歷》等。
目录 · · · · · ·
自序
守護與送別(上)
守護與送別(下)
《文學回憶錄》後記
漫談木心
孤露與晚晴
木心使我洗去一點野蠻的根性
傑克遜高地
《木心談木心》後記
繪畫的異端
魏瑪之行
烏鎮的孩子
· · · · · · (收起)
守護與送別(上)
守護與送別(下)
《文學回憶錄》後記
漫談木心
孤露與晚晴
木心使我洗去一點野蠻的根性
傑克遜高地
《木心談木心》後記
繪畫的異端
魏瑪之行
烏鎮的孩子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香港文學館——文藝越界叢書(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一個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樹心邊·新蒲崗》《自由如綠》《為光音作證》《無遮鬼》
等
。
喜欢读"張岪與木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張岪與木心"的人也喜欢 · · · · · ·
張岪與木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4 条 )
陈丹青:木心,只有你知道,“张岪”就是我呀
张岪,是木心为陈丹青起的笔名。 1982年,陈丹青、木心,先后赴美,在纽约地铁相遇,此后亦师亦友,近三十年。2011年木心去世,陈丹青开始书写木心,八年过去,乃有此集——《张岪与木心》。 罕有一个人的死亡,被如此细致地描摹;也罕有这样的文字,如此深情地凝视死亡。《张...
(展开)
写下《从前慢》的木心,离开八年了丨文化客厅NO.14
木心曾想象自己的读者,老的、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富的、贫的……在他重启写作三十五年后的今天,两千多名读者从天南海北赶来,只为共赴一场与木心有约的文学之旅。木心以文学书写对峙“语境”,他的写作本身,就是“语境”。 撰文 |何安安 从前的日色...
(展开)
书一定要看,这篇书评可以不看
前半部分直面病与死,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奇想之年》,几次读到哽咽落泪。 后半部分醍醐灌顶:“我们半个世纪的写作和话语,就是一个表态的、定性的口号系统”。我们总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总想把别人的想法统一成自己的想法。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于被强加、被统一,所以导...
(展开)
> 更多书评 44篇
论坛 · · · · · ·
两个版本的区别? | 来自冷血动物 | 2019-10-16 15:03:51 | |
《木心使我洗去一點野蠻的根性》 | 来自laf | 2019-08-26 00:31:31 | |
昨日似已發售,可有人在香港可幫買兩本 | 来自更暗 | 7 回应 | 2019-07-23 18:11:3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9)8.7分 2387人读过
-
每满30减10,减后满88送毛毡收纳筐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若我窮苦,皆賴迷書 (豬貓虎六郎)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新書過眼錄·香港】21世紀 (普照)
- 2019 阅读 (arlm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9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張岪與木心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ཉི་མ། 2019-08-03 11:28:50
#2019030#
1 有用 urban refugee 2019-10-22 18:12:50
生命经验的传承远不止如此,丹青贵在“照实”
4 有用 愁容骑士 2019-09-16 16:18:50
遗失而难寻的教养,可贵而难能的艺术。
0 有用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2020-05-25 05:26:39
不耐看
10 有用 阅世书生 2019-09-18 20:51:38
是推广,不是消费。丹青“成不了伟人”,但木心可能。所以要推广。十年维度是丹青推广木心,百年维度刚好相反。也算老谋深算吧,只是引人羡慕,却不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