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327国债期货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案例。
在国内有口皆碑、国际上信誉卓著的万国证券,为逃避误判大势导致的巨额亏损,在收盘前8分钟,利用规则的漏洞,巨量砸盘,使上海证交所代号为327的国债期货合约的价格瞬间大幅下挫,引发市场剧烈波动,也将自己送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作者穿过重重迷雾,在不断访谈各方当事人的基础上,结合对数千份、数百万字档案资料的细致考证,以场景再现、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等,生动还原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本书全面修正了之前版本的史料缺失、遗漏与当事人的记忆差错,是迄今为止关于327事件最接近历史真相的纪实之作。
无常的博弈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陆一,中国证券市场历史研究者、FT中文网专栏作家,退休前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研究员。1988年获首届“上海十佳记者”称号。曾参与创办专业刊物《上市公司》,担任编辑部主任10年。先后出版了《球籍:一个世纪性的选择》《闲不住的手:中国股市体制基因演化史》《谈股论经:中国证券市场基本概念辨误》《陆一良心说股事:你不知道的中国股市那些事》等著作。
目录 · · · · · ·
初版自序
引子——黑色8分钟
金边债券
倒卖国库券的人们
国债和国债交易
国债市场化改革
命定对手
尉文渊其人
国债期货第一单
大鳄中经开
万国证券与管金生
舞台搭建
1993年发生了什么?
不起眼的行政决定
有关贴息与贴补的争议
市场格局悄然改变
国债期货向社会开放
舞台落成
预演癫狂
第一次对决
314的故事
搅局者辽国发
做局入局
万国证券的春节海南会议
327登场
粗陋的跨市场布局
中经开为什么做多?
赌者罔道
万国寻求脱困的过程
尉文渊上班第一天
辽国发变盘
管金生的“紧急约见”
耿亮、姚刚造访上海证交所
万国证券的最后决策
收拾残局
算与不算的争论
救市场!救万国?
半夜发布的加息公告
汤仁荣上书
327平仓
戴园晨的诛心之论
难止余波
商品期货热炒和319爆仓
像幽灵一样徘徊的游资
刘鸿儒、周道炯和管金生
重开试点
叫停国债期货
谁在裸泳
当自行车两个轮子被闸死
上海证交所的噩梦
追债辽国发
收官胜手
尉文渊走了
五味杂陈的上海证交所五周年庆
新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
申银与万国合并
争先恐后的沪深股市
中国证监会一统天下
收官后的华丽开局
尾声——谁是赢家
附录
附录1 上海证交所的国债期货合约品种代码编制方法
附录2 1994年7月-1996年1月保值贴补率变化一览表
附录3 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4 上交所327合约与北商所401506合约1995年1-2月交易数据
附录5 刘鸿儒对327事件的反思
附录6 姜洋对327事件中中央对手方风险失控的分析
附录7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附录8 与证券交易所相关的法律规章演变
附录9 从327到816
附录10 万国证券年轻人在微信群内由纪念庄东辰而引发的对327事件的反思
附录11 管金生2013年7月18日在万国人25年再聚首晚会上的讲话
附录12 管金生2015年6月6日在“互联网+”金融投资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附录13 交易员王书琴2017年8月15日再反思327事件
后记
· · · · · · (收起)
"无常的博弈"试读 · · · · · ·
本书为《中国赌金者——327事件始末》一书的全新修订版。该书在2015年初甫一出版,就引发了诸多反响。 但我没想到,第一个主动和我联系的当事人居然是李剑阁。 在我2014年收集整理资料访谈各方当事人,全身心撰写《中国赌金者——327事件始末》时,也几次起念想找剑阁聊聊——因为他在事发当年担任中国证监会分管期货市场的副主席,十几年后又阴差阳错转任申万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市场化改革的靓丽表象背后,因为行政化官僚体制和证券市场所产生的权和利的自我相关(self-correlation)和自相缠绕(fangled hierarchy),使得政府相关们不在终于取得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主动权和行政主导权的同时,不得不动用公共信用而陷入市场的利益游戏之中,成了证券市场中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的特殊利益主体之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6页 -
1989年,我又跑到税务局。当时有关部门认为有几种人赚钱最 多,我的名字排在第四位:上海市民杨怀定,利用国债买卖获取暴 利。我马上跑到税务局咨询是否要交税。税务局的同志讲,我们早知 道你了,并且表扬我主动上门报税。当时的背景是,个体老板都不大 肯交税。报纸后来登了消息:上海市民杨怀定主动报税。根据国库券 条例,国库券是免税的,我买卖国库券也就不用交税了。 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请公安人员做保安、到税务局报税,就是 这三件事让我出名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倒卖国库券的人们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无常的博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无常的博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国债基差交易 (原书第3版) 8.4
-
- 赌金者 8.7
-
- 巴菲特的消费垄断式投资 6.2
-
- 投资有规律 8.4
-
- 投资交易笔记 8.5
-
- 策略投资方法论 8.3
-
- 荣辱二十年 8.3
-
- 陆一良心说股事 7.6
-
- 债券投资策略(原书第2版) 8.3
-
- 成长股的投资之道 7.9
无常的博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努力、宿命与真实的历史

> 更多书评 2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已购 - 经济·金融·商业(2) (苇间疯)
- kindle 2 (甜賽)
- 霍公子藏书之经济学 (hots)
- 新书速递 (上海三联书店)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无常的博弈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25697618 2021-10-16 22:10:53
2021.50,这或许是我近期阅读速度最快的一本书,两天就读完了,或许是因为对这个话题有过一定的了解吧。据作者自己的说法,“无常的博弈”是与“伟大的博弈”相对应的,以凸显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健全、不完善。327国债期货事件是发生在1995年2月23日合约代码为327的国债期货的多空绞杀、违规频出的金融市场风险事件。在那个草莽时代,信息沟通效率低,监管缺位,制度不健全,规范未落实,再加上不变的人性,最终... 2021.50,这或许是我近期阅读速度最快的一本书,两天就读完了,或许是因为对这个话题有过一定的了解吧。据作者自己的说法,“无常的博弈”是与“伟大的博弈”相对应的,以凸显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健全、不完善。327国债期货事件是发生在1995年2月23日合约代码为327的国债期货的多空绞杀、违规频出的金融市场风险事件。在那个草莽时代,信息沟通效率低,监管缺位,制度不健全,规范未落实,再加上不变的人性,最终演绎出这样一个经典案例。回到这本书,作者以流畅的文笔,结合多方访谈资料,相对客观地展现了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始末。作者以一种略带调侃的叙述,指出327的最大赢家是CSRC,但是我认为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统一协调是应有之义,327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 (展开)
1 有用 无明 2023-02-23 13:59:30 上海
无关对错,皆因糊涂
0 有用 比远方更远 2020-04-12 20:01:12
权力的惰性与资本的任性,碰撞出了巨大的历史褶皱,沉淀并消弭其中的公共利益早已随时间流逝而无可量化。如这样的“成本”不能得以系统性地转化,那么“汇聚着诸多欲望之地”,或将再次上演一场场终被“浪费了的好危机”……
0 有用 棕榈树 2024-09-12 21:21:51 北京
从理论中学不如从历史中学。1.有诉求制造牛市的时候,往往是有历史包袱需要卸下的时候。2.不要急跌,而要一点一点跌的“智慧”,每人均摊一点亏损。3.在尚待不断规范的市场,所有参与者都在利用规则的漏洞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如果这个系统整体产生负外部性,那就是最后谁都没得玩。4.任何一个新兴的、经过精心设计的市场,都无法在初级阶段承受这样大的无序力量的冲击。5.在行政官僚的体制内,你的命运不是你自己掌... 从理论中学不如从历史中学。1.有诉求制造牛市的时候,往往是有历史包袱需要卸下的时候。2.不要急跌,而要一点一点跌的“智慧”,每人均摊一点亏损。3.在尚待不断规范的市场,所有参与者都在利用规则的漏洞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如果这个系统整体产生负外部性,那就是最后谁都没得玩。4.任何一个新兴的、经过精心设计的市场,都无法在初级阶段承受这样大的无序力量的冲击。5.在行政官僚的体制内,你的命运不是你自己掌握的。6.书中时不时出现的那种命定般的叙述,也是一种对体制中生存的那种漂泊感的具象化表达。 (展开)
10 有用 求知 2020-04-17 08:51:27
纪实远比小说精彩,说到国债期货都会提到327,过去听到的同情管的言论居多,本书多方拜访当事人,还原了当时的情况。327不仅让管黯然下狱,判决的理由是贪腐而不是违规渎职,这并不是单例,上交所,证监会很多人也黯然离场,有意思的是很多327当时的赢家在后来也因为各种原因为自杀下狱破产,327好像一个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