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记的书评 (17)

谷立立 2020-03-10 16:57:01

“面孔朝后”的巴黎

by 谷立立 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中,尼采曾把诗人比喻为“面孔朝后的生灵”。这意味着,哪怕面前摆放着尖端的黑科技,诗人也会从中找到一点旧时的痕迹。“所以人们可以用他们作通往遥远时代和印象的桥梁,通往正在或已经消亡的宗教和文化的桥梁。他们骨子里始终是而且必...  (展开)
楚尘文化 2020-03-05 12:26:43

巴黎,诗人于坚的精神故乡

近日,楚尘文化推出著名诗人于坚的散文新作《巴黎记》,这是于坚继《印度记》《昆明记》《建水记》之后,又一本反思现代文明,追问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如何安居的哲思之作。 《巴黎记》讲述了诗人二十多年来对巴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1994年,诗人首次拜访巴黎,即被巴黎的风貌...  (展开)
楚尘文化 2020-03-06 13:32:33

于坚:墙缝里的细节巴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诗人于坚的《巴黎记》是一本个性独特的书,敏感的诗人描绘了一个另类的细节里的巴黎,也是一个让他找回自己精神故乡的巴黎。从文本上说,是一个诗人眼里真实的巴黎,也是一个诗人眼里虚构的巴黎。这个巴黎存在于诗人的观察和想象中。或者说,这是存在于诗人心中的精神故乡里的...  (展开)
爱与污秽凄苦 2020-12-28 16:25:20

重返巴黎:一场世界性的乡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难去界定《巴黎记》的文体,引文、随笔、游记、诗、小说,甚至图片,63段絮语,没有固定的文体与篇幅,以乱序的时间呈现,有时是真实的,有时则是书页中的坐标。诗人穿梭游走于当下与过去、现实与虚构之间,时间与空间犬牙交错,若用一种音乐来形容,蓝调大约最贴切,它完美...  (展开)
z.j.wodwoos 2020-05-23 11:59:18

诗人的杂物间 ——随笔集《巴黎记》评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杂物间对我来说是这样一个空间场所:各种物品堆放在里面,缺少秩序,给人拥挤凌乱的感觉。对于这些事物,它们的拥有者常常抱持着一种奇怪的心理——现在用不到,甚至可能以后也一直用不到,但是又觉得把它们丢弃怪可惜,而且还要时不时地就此宽慰自己:留着总归不是坏事,怕就...  (展开)
重瓣酱 2023-07-18 15:08:05

被诗化的巴黎

这已经不知道是我读过第几本关于巴黎的作品了。我从未去过这座城市,与她也没有特别的渊源,但文字和影像共同营造了一个想象中的巴黎,新的文字和影像不断涌入,她变得如此具体而亲近,使得去巴黎这件事情变得困难。 《巴黎记》仍然是赞歌那一类型,满溢着对巴黎的建筑、文化、...  (展开)
那座小岛岛 2022-10-11 16:52:33

在堆积如山的陈词滥调之上,那个叫于坚的人怎么敢去写巴黎?

巴黎,是浪漫者的朝圣地。但人们总是很难准确形容巴黎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因何浪漫。他们“搞不清这究竟是巴尔扎克的巴黎,还是罗伯-格里耶的巴黎,或者是波德莱尔的巴黎、罗丹的巴黎、罗兰·巴特的巴黎……每个人都创造了一个巴黎。”在诗人于坚看来,巴黎的浪漫,正是在于巴黎...  (展开)
露子 2021-06-21 10:23:34

未读《巴黎记》,枉去法国

📚首先,我要首先声明,我没去过西欧,没去过法国,更没有到过巴黎,但这并不推翻我的标题,以及对这本书的评价。巴黎,在我的心中是艺术的摇篮,浪漫的发源地,性情中人的聚集地,一座大型历史博物馆,也是我向往去旅行的城市。如果你去过巴黎,我真心建议你看一下这本书,...  (展开)
八哥 2020-12-12 15:24:08

2020年闲读之35:巴黎记,巴黎忆

诗人对巴黎是发自肺腑的真爱!在诗人的眼中、心中、意识中,巴黎不仅是一座城市,其本身就是隐喻,就如同塞纳河的水面,水面就是镜子,上下是两个世界的相互映射:永恒与非永恒、体面与不体面、明与暗、古老与时尚、孤独与热烈、深刻与粗暴、本分与时髦、天堂与疏离、故乡与异...  (展开)
Stella 2020-07-30 09:37:19

诗人眼中的巴黎

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在疫情期间无法出门的情况下书游巴黎。关于巴黎的文学作品和游记指南可能多不胜数,作为绝大多数游客的一员也只是走马观花,期待诗人的视角能带来新的感受。 这本书收录了诗人于坚关于巴黎的63篇散文和163张街拍,他有诗集在法国出版,期间会在巴黎与出版...  (展开)
DearXing 2020-05-06 11:36:28

中国日新月异,巴黎却从未变过,我在这里找到了“故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全球旅行成了许多人的梦想,那些遥远陌生的名字,成了我们魂牵梦绕的远方:雅典、罗马、塞纳河边、西班牙……现在却因为疫情哪儿都去不了,只能通过文字来解馋了,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游记那么简单,作者通过对日新月异、追求变化的中国和仿佛从未变化过的...  (展开)
于坚 2020-04-18 06:59:05

触摸巴黎的灵魂

《触摸巴黎的城市灵魂》 李庆林 法国解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曾说:“在巴黎,您总会看见埃菲尔铁塔,它固执顽强犹如磐石或江河。”云南诗人于坚说:“去巴黎看埃菲尔铁塔,是一种世界性的欲望。” 不夸张地说,文字创作与摄影皆为上乘的《巴黎记》,是诗人于坚对于巴黎的致敬之...  (展开)
Liang 2020-04-01 14:34:50

巴黎的存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本书里终结。”——马拉美 有关于一个城市的书籍,我看过最多的可能就数巴黎了。它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一篇文章、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都只能展现它极小的一部分。埃菲尔铁塔的照片我不知看过多少张了,但那仅仅是组成巴黎的一个枝杈,一个...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薄荷在1998 2020-03-01 17:25:50

傅里叶变换下的巴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巴黎记这本书如果有英文版,我想作者会选择这个名字——My own private Paris. 读完前五十页,我意识到这本书不只是描写巴黎这么简单,读到的好像不是一个巴黎,而是十八个巴黎在眼前随机出现的。有十九世纪的巴黎,有二十一世纪的巴黎,有作者笔下的巴黎,也有别人笔下的巴黎...  (展开)
2020-06-04 10:40:53

灵魂还乡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这里什么都不简单,甚至贫穷、意外所得的钱财、月光、是与非以及那在月光下睡在你身边的人的呼吸,都不简单。” 一百年前,海明威初到巴黎,以驻欧记者的身份旅居于此,写下了这段话。一百年后,我们的诗人于坚多次游历巴黎后写下...  (展开)
晴耕雨读 2020-03-03 20:25:17

在巴黎遥望昆明

“站在街道上望去,正在闲逛的要么是狗,要么是老者,要么是外地来的游客,还有些看上去正在人生的沼泽里塌陷的家伙。” 这是诗人于坚对巴黎的体验,这种体验让人难免想到昆明,这座和巴黎相距数千公里的名城,和巴黎有同样的遭遇,街上闲逛的是狗,是老者,是外地来的游客,还...  (展开)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20-07-07 11:19:37

一个从没去过巴黎的人怎么谈论《巴黎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巴黎记》是诗人于坚继《印度记》《昆明记》《建水记》之后又一部反思现代文明的散文集。1994年,年届不惑的诗人第一次飞往巴黎,他一直以为巴黎是一座未来之都,抵达后,他震惊地发现,全世界都在追求焕然一新,唯有巴黎岿然不动。这里依然是巴尔扎克、雨果笔下的巴黎。 到巴...  (展开)

订阅巴黎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