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记录了曾彦修一生中记忆深刻的几件事,都和普通人的命运相关。这部篇幅短小、意义却很大的书稿中,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光辉。本书荣获2014年深圳读书月“年度致敬作者”、百道网“年度好书”、《北京晨报》“年度致敬图书”;2017年度“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
平生六记的创作者
· · · · · ·
-
曾彦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曾彦修(1919—2015),四川宜宾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3月调中央宣传部。1949年南下,参与创办《南方日报》,任首任总编辑。1954年5月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57年划“右派”。1959年摘帽。1960年到1978年在上海辞海编辑所做编务工作。1978年夏调京。后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等。1983年申请退休。著有《严秀杂文选》《审干杂谈》《牵牛花蔓》《一盏明灯与五十万座地堡》《半杯水集》《京沪竹枝词》《天堂往事略》《微觉此生未整人》等。
目录 · · · · · ·
前记
一 土改记异
二 打虎记零
三 镇反记慎
四 肃反记无
五 四清记实
六 反右记幸
附录
一个地下党员被人供出后有无不被捕的可能?
我所知道的胡耀邦为“六十一人案件”平反急如星火
特载
吴江 一本有严肃意义的书
· · · · · · (收起)
一 土改记异
二 打虎记零
三 镇反记慎
四 肃反记无
五 四清记实
六 反右记幸
附录
一个地下党员被人供出后有无不被捕的可能?
我所知道的胡耀邦为“六十一人案件”平反急如星火
特载
吴江 一本有严肃意义的书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批斗我的方法是‘全社’性的,每两周一次。第一次就空洞的不得了,我就引第二国际的书作交代,把修正主义思想与自己联系起来,于是大家就用尽力量去批伯恩斯坦、考茨基去了。这相当于我出题目,让批判小组做文章。其实我也不懂,是临时去查书寻找罪名的。不如此,批斗局面变维持不下去。我估计,对我的批斗可能会长久下去。可一件事是都没有,怎么批法?因此,我不得不用伯恩斯坦、考茨基去抵罪,也是万不得已的。真对不起他们。 那时,‘修正主义’已成为人人喊打的东西,选择此题交代,批判就可无限延长。这么下去,倒也是个好办法,交代没有个完,批判也没有个完。其他也没有叫我‘交代’什么,我也就不太紧张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0页 -
我们应该使人人有很高的自尊心,而决不能几十年天天叫人检讨自辱,放弃任何自尊心。真正到了人民都必须放弃自尊心的时候,这个民族恐怕也难于挺立世界民族之林了。一个民族的自我削弱,几全来自内部因素,而非外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六 反右记幸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三联精选(新)(共77册),
这套丛书还有
《教育的目的》《我们为何膜拜青春》《沉思录》《醒来的森林》《返归未来》
等
。
喜欢读"平生六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平生六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平生六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平生六记》中的几个人物
《平生六记》记录的,是刚刚去世的曾彦修(1919-2015)老人前半生经历的六次政治运动。在这些运动中,曾彦修作为手里有些权力的负责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很多头戴帽子的人,洗清了罪名,这在当时,无疑是不合时宜的。主要是因为这样的不合时宜,他在反右运动中,作为单...
(展开)

《平生六记》与曾彦修先生——陈四益
曾彦修老人的《平生六记》由三联书店出版了。先前他的几本杂文集都是用的笔名——严秀。这回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叫曾彦修了。我想,那是因为这本总共只有七八万字的小书,却是他最为看重的缘故吧。一位九十五岁的老人,回首往事,以他的经历,过五关,走麦城,林林总总,写上...
(展开)

不忘历史,以史为鉴。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记住:人不能永远生活在饥饿中,也不能永远生活在屈辱中。此而不改,一个民族的尊严何在?要记住:没有个人尊严,就不可能有民族尊严。 薄薄一本《平生六记》,虽几万字,却见证了那段沉重的历史。这本书是严肃的,他写出了在那个政治运动不断,阶级...
(展开)

书评:曾彦修与调查研究|曾彦修著《平生六记》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曾彦修与调查研究 (也发表于孝感晚报) 中国古代散文写夫妻之情,要么太简洁了,要么太俗气了,清朝沈复一洗中国古代文学笼统概括甚至避而不谈“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之“圭臬”(陈寅恪语),信手直抒写出《浮生六记》,给古代散文吹出一股...
(展开)


大浪淘沙,作为沙粒如何正直而快乐地面对浪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曾彦修,20年代生人,曾是我国宣传部门的中高级领导。本书是其在若干历史事件中的回忆录。内容翔实,记录准确,思考清晰,既有其极力保护好人的小事,也有其面对强大力量不畏惧的案例,还有其顽强生存不放弃的思想历程。其中,不经意间还向世人展示了叶帅和陆老等几位开国... (展开)> 更多书评 1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4)7.8分 259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2016)7.5分 2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小时可以读完的小书 (bird)
- 藏书满屋是生涯<续> (如是)
- 2020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关注中的书(一) (菠萝蜜多)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平生六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2 有用 撑洋伞的Mr. 2020-06-09 22:45:31
先生书中说“中国的特点是:几乎一切政治运动的原告者,都不能再提他们的名字了。”,考虑到年代背景和所处立场,为何非要在书中点名呢?更何况先生并非一个耽于仇怨的人。前半段可读性比后部分高。
18 有用 某聪 2021-01-29 22:40:02
有些文字的价值不能以所谓文采为尺度衡量,那种清正的、自尊的人格比一切华丽的藻饰都更具有永恒且深刻的力量。
0 有用 于西西 2022-03-19 18:07:24
不管在什么时代,保持清醒都很重要
4 有用 愚公∞ 2021-03-02 17:52:27
曾彦修(1919—2015),四川宜宾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3月调中央宣传部。1949年南下,参与创办《南方日报》,任首任总编辑。1954年5月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本书记录了他在历史中的六个瞬间,当然重点在后两记,一个是四清回忆,一个是反右回忆。前者是他如何帮人脱离苦海,后者是如何被打入苦海。我们还是应该多看看这种回忆录,能够增加我们的见闻,也能帮助我们从传统叙... 曾彦修(1919—2015),四川宜宾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3月调中央宣传部。1949年南下,参与创办《南方日报》,任首任总编辑。1954年5月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本书记录了他在历史中的六个瞬间,当然重点在后两记,一个是四清回忆,一个是反右回忆。前者是他如何帮人脱离苦海,后者是如何被打入苦海。我们还是应该多看看这种回忆录,能够增加我们的见闻,也能帮助我们从传统叙事中解脱出来,不至于听其言而信其行,而是应该听其言观其行。 (展开)
0 有用 鸟枪换炮 2022-02-05 22:22:14
资料广度和行文上都有缺憾,考虑到作者成书时年过九旬可以理解。最吸引人的是作者对个人命运的达观。八十年代有人联系作者去拿回之前运动中关于他的材料,作者回应说“不用拿了,下次运动时可以少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