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
/
[加]查尔斯·泰勒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Retrieving Realism
译者: 吴三喜
出版年: 2020-1-15
页数: 20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哲学系列
ISBN: 9787300277721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Retrieving Realism
译者: 吴三喜
出版年: 2020-1-15
页数: 20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哲学系列
ISBN: 978730027772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表象与认知 (維舟)
- 近期新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 人之学 (银网子)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9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重申实在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Derridager 2020-12-17 17:27:42
平实易懂,主要是讨论了如何挣脱我们的“中介”图像——我们通达世界必须凭借语言,将知识理解为外部实在的正确的内在表象——的方法:以接触理论替代中介理论,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导向身体性、嵌入性,强调“知识”其本身其实是我们与被认识的实在取得直接接触的方式。较为惊喜的是,在海德格尔和梅洛—胖迪外,示能(affordance)也成为了讨论我们知觉世界的关键理论工具(且论述十分到位)。当然,书中关于处身/具身... 平实易懂,主要是讨论了如何挣脱我们的“中介”图像——我们通达世界必须凭借语言,将知识理解为外部实在的正确的内在表象——的方法:以接触理论替代中介理论,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导向身体性、嵌入性,强调“知识”其本身其实是我们与被认识的实在取得直接接触的方式。较为惊喜的是,在海德格尔和梅洛—胖迪外,示能(affordance)也成为了讨论我们知觉世界的关键理论工具(且论述十分到位)。当然,书中关于处身/具身的论述,如果熟悉布尔迪厄的相关理论,也并不会感到陌生。不过,到了后面与罗蒂对话的多元强健实在论——关于科学的不同看法——似乎有些游离于整体论述之外。我可以理解由具身谈到视域融合,并触及伦理规范问题,但前述部分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展开)
0 有用 MoonyLee 2025-05-14 10:33:52 福建
discussions of direct perception(contact) versus representational content(picture)By acknowledging a preconceptual foundation for conceptual thought, D&T flesh out how realism can be retrieved: our co... discussions of direct perception(contact) versus representational content(picture)By acknowledging a preconceptual foundation for conceptual thought, D&T flesh out how realism can be retrieved: our concepts and propositions are in continual contact with reality via embodied coping (realist epistemology).罗蒂好惨 最近看的两本书都在骂他 最大/小主义的区分也确实很有趣 (展开)
0 有用 项平 2023-03-07 18:58:35 甘肃
15年的小册子,东西并不新。简单说,首先,中介理论辟出了实vs.反实的题域,但我们亟需后退一步,不管精致中介怎么界定,以便得到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吉布森=具身性的嵌入性操作的实在论,现象学才能带着神经美学发现语言性意义上的“对话”【但似乎忽略了康→海的“想象力”】。继而,上述又分成罗蒂的压缩实在论(把所有对象压进“我们的”嵌入性操作背景),和两位大佬作者的强健实在论(“对象之规定依赖于我们,但是... 15年的小册子,东西并不新。简单说,首先,中介理论辟出了实vs.反实的题域,但我们亟需后退一步,不管精致中介怎么界定,以便得到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吉布森=具身性的嵌入性操作的实在论,现象学才能带着神经美学发现语言性意义上的“对话”【但似乎忽略了康→海的“想象力”】。继而,上述又分成罗蒂的压缩实在论(把所有对象压进“我们的”嵌入性操作背景),和两位大佬作者的强健实在论(“对象之规定依赖于我们,但是只有当我们根据真实的独立的实在来调整我们自身时,我们【投入的、主动的物质性身体】才能影响这一规定”。)最后,后者进而为多元强健实在论,由不同实践激活不同因果属性【或基础/进程,得到(我与世界之间的)共同结果】,避免还原。但两位作者似乎都没接着讨论因果的意思,多元乎关系乎?又,匹兹堡学派再次沦为炮灰。 (展开)
0 有用 木匠徐 2024-04-08 12:55:24 广东
【第四章11阶段的知觉理论非常非常“多玛斯主义啊】以接触理论反驳中介理论,以视域融合替代中性理论(世俗时代有更细致刻画),以多元实在论平衡自然主义和观念论。 人类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方式获得关于实在的可靠把握,这些把握在极端情况下的互竞并不排斥其对实在的可靠性。由此人类理解可以实现如科学革命那样的迭代,又不必然陷入自然主义的帝国主义。 只是后面对科学作为因果性有效把握的论述与对压缩实在论的驳斥更像是... 【第四章11阶段的知觉理论非常非常“多玛斯主义啊】以接触理论反驳中介理论,以视域融合替代中性理论(世俗时代有更细致刻画),以多元实在论平衡自然主义和观念论。 人类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方式获得关于实在的可靠把握,这些把握在极端情况下的互竞并不排斥其对实在的可靠性。由此人类理解可以实现如科学革命那样的迭代,又不必然陷入自然主义的帝国主义。 只是后面对科学作为因果性有效把握的论述与对压缩实在论的驳斥更像是“声嘶力竭”的宣言,人的敞现世界作为统合的核心显得有些面目模糊。所以这和Deely符号实在论的异同在哪呢? (读泰勒真是一件有趣但不爽快的经历) (展开)
0 有用 思无邪 2023-06-29 23:32:50 天津
补标~ 颇受启发,论证偏弱,但口号依然掷地有声,关于“直立身姿在塑造我们的世界和区分我们的存在方式与动物的存在方式过程中发挥着普遍的作用”的论述极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