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202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选 (豆友007)
- 书单|文学论述 (如峻峰)
- 书单|2021年5月书单 (Chi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上升的大地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夏季群岛 2021-04-16 00:22:52
印象最深的是第三、五章关于路遥与刘慈欣的论述。不过作者忽略了一则关键材料。刘慈欣曾希望模仿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写一本关于农民工成为宇航员的《非凡的世界》,因为“最低的尘埃也有飞向太空的可能”,但动笔三年积累十几万字的稿子还是废弃了,因为实现这一目的太难了。所以,上升的大地仍然受制于现实的引力,乡土的现代性无法只依靠想象来滋养。
1 有用 山风 2022-02-06 23:07:48
看过第四章“乡愁”与“乡怨”:两种“返乡”写作 这一篇,姑且标记为看过吧,因为应该不会去看。对于相同现象的解读有着显著的差异,以致于阶段性结论不太能认同,主要在于作者认为年轻人将乡村或者家乡亲戚树立为假想敌,但我可能更倾向于只是想要一个不被强迫、干涉的生活,对于善意的应对其实并没有敌意,而是部分反映出的哪里都有的落后特质甚至恶意。而同意的点在于无论是讨厌的还是理想的部分,其对象其实都是人和社会的品... 看过第四章“乡愁”与“乡怨”:两种“返乡”写作 这一篇,姑且标记为看过吧,因为应该不会去看。对于相同现象的解读有着显著的差异,以致于阶段性结论不太能认同,主要在于作者认为年轻人将乡村或者家乡亲戚树立为假想敌,但我可能更倾向于只是想要一个不被强迫、干涉的生活,对于善意的应对其实并没有敌意,而是部分反映出的哪里都有的落后特质甚至恶意。而同意的点在于无论是讨厌的还是理想的部分,其对象其实都是人和社会的品质、特质,这些特征并不与城市和乡村真正关联,只是如果简单粗暴地将乡村打上非现代的标签,将自己标榜为现代,就会失去很多察觉到本质和反思自我的机会。(并且长久以来也不觉得现代是什么绝对的好东西不如说也可能成为另一种霸权) (展开)
15 有用 无属格从句 2020-08-08 23:53:34
一开始我还“带着问题阅读”,盼望作者能够反刍提到的概念(小至康德的崇高怎么与黄河或是乡土的意象嵌合,大至什么是大地的“上升”),直到后来,我会想既然作者拒斥的是在精英们的“现代性想象”里的城市光景,那么她反复强调第三世界/民众的“精神”是不是也遵循同样的乡愁逻辑呢?到最后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刘慈欣能为大地的正当性(毋宁说是本位)辩护,或是科幻作品里的寂寞要怎么融入昂扬向上的群体性。
1 有用 淡淡的潜水艇 2022-05-26 20:35:14
刘慈欣那篇特别好
1 有用 咚咚 2020-11-18 23:07:17
选题、取材都挺有意思的小册子。“就‘中国乡土的现代性想象’而言,它包含着三个面向:‘现代性’不只发生在都市,更发生在乡土;乡土不光有‘土’,更有‘现代’;中国的现代性历程中一直包含着对于‘乡土’的关怀,哪怕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之后依然未曾断绝。”对现当代文学了解有限,所以论述看得比较粗,但感觉采取的论证方法是有效的——一个启发:做城市主题文学作品的研究,要足够了解这个城市的底色和至少近百... 选题、取材都挺有意思的小册子。“就‘中国乡土的现代性想象’而言,它包含着三个面向:‘现代性’不只发生在都市,更发生在乡土;乡土不光有‘土’,更有‘现代’;中国的现代性历程中一直包含着对于‘乡土’的关怀,哪怕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之后依然未曾断绝。”对现当代文学了解有限,所以论述看得比较粗,但感觉采取的论证方法是有效的——一个启发:做城市主题文学作品的研究,要足够了解这个城市的底色和至少近百年的文化传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