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202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选 (豆友007)
- 书单|文学论述 (如峻峰)
- 书单|2021年5月书单 (Chi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上升的大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桑葚纸嘉 2020-12-27 14:30:09
现代部分的两个例子有些寡淡,当代部分的震撼感更强。经验史的序和结语与李欧梵费孝通刘小枫的对话很明晰。现代中国的西部想象,范长江的现代经济视角是作者旨于批判的第一种发展主义的城乡理解思路,陈学昭的欧洲田园梦想象则近于第二种批判:浪漫主义的范式。黄河符码的转换,在古今、中日、国共(对比黄帝)的对照中,揭示了乡土现代性的可能。城乡交叉地带既呈现了路遥将乡土融于“现代”的诉求与实践,又从柳青到陕军东征的谱... 现代部分的两个例子有些寡淡,当代部分的震撼感更强。经验史的序和结语与李欧梵费孝通刘小枫的对话很明晰。现代中国的西部想象,范长江的现代经济视角是作者旨于批判的第一种发展主义的城乡理解思路,陈学昭的欧洲田园梦想象则近于第二种批判:浪漫主义的范式。黄河符码的转换,在古今、中日、国共(对比黄帝)的对照中,揭示了乡土现代性的可能。城乡交叉地带既呈现了路遥将乡土融于“现代”的诉求与实践,又从柳青到陕军东征的谱系疏理中展现了“土”的现代性质素在八十年代认知范型受到压抑,从微观到宏观。乡愁与乡怨一章更像文化批评,分析新工人与新穷人,区别想象的和现实的乡愁,收尾时将刘慈欣视为一种新乡土美学的尝试,最后一章更是接续上十七年传统,为之一惊。发掘乡土现代性,打破启蒙范式和对乡土超稳定结构的固化理解,立场愈发鲜明。 (展开)
3 有用 YoYo怪 2021-10-22 23:11:14
刚好是自己最近在思考的问题,作者关于研究这一中国本源的乡土文脉以及革命性的先进思想的讨论,以及由此相关的各种文献 文学作品 革命经验 中国科幻的流行等的引述 思考等。让我也展开了新的想象,有没有真正说服性结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唤醒了我们对于历史 经验 文化 乡土 现代文明等的贯穿认识,以及未来如何将这一思考和问题带着解决和创新的 以自己自洽的方式 对待身后的土地和自我未来的召唤。
15 有用 无属格从句 2020-08-08 23:53:34
一开始我还“带着问题阅读”,盼望作者能够反刍提到的概念(小至康德的崇高怎么与黄河或是乡土的意象嵌合,大至什么是大地的“上升”),直到后来,我会想既然作者拒斥的是在精英们的“现代性想象”里的城市光景,那么她反复强调第三世界/民众的“精神”是不是也遵循同样的乡愁逻辑呢?到最后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刘慈欣能为大地的正当性(毋宁说是本位)辩护,或是科幻作品里的寂寞要怎么融入昂扬向上的群体性。
4 有用 香葱同学 2020-08-12 12:58:22
纪念
2 有用 Monster 2020-08-10 08:59:25
分析得比较充分,给我很多启示。尤其是对《黄河大合唱》的分析。但读完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不够“痛快”,或许还可以继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