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获傅雷出版资助计划资助出版。
**文化理论家斯蒂格勒对我们时代中政治与美学关系的重新审视。
**直面哲学家所不得不面临的耻辱:“象征的贫困”,也是“生为人的耻辱”。
**深入个体化丧失的问题——西方精神和集体个体化的小史。
**深入分析阿兰•雷乃等人电影、录音歌曲,揭露电影在时间之战中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美学☆市场营销☆控制社会☆象征☆时间之战☆友爱
=====================
内容简介
在这部极具原创性的作品中,文化理论家、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重新审视了我们这个超工业时代中政治与美学的关系。斯蒂格勒认为,我们时代的特点是工业技术对象征的把持,其中美学既是经济战争的武器,又是该战争的剧场,这导致了一种“象征的贫困”,其中制约条件取代了人生经验。
在当今的“控制社会”(借用德勒兹的表达)中,审美武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听技...
**本书获傅雷出版资助计划资助出版。
**文化理论家斯蒂格勒对我们时代中政治与美学关系的重新审视。
**直面哲学家所不得不面临的耻辱:“象征的贫困”,也是“生为人的耻辱”。
**深入个体化丧失的问题——西方精神和集体个体化的小史。
**深入分析阿兰•雷乃等人电影、录音歌曲,揭露电影在时间之战中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美学☆市场营销☆控制社会☆象征☆时间之战☆友爱
=====================
内容简介
在这部极具原创性的作品中,文化理论家、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重新审视了我们这个超工业时代中政治与美学的关系。斯蒂格勒认为,我们时代的特点是工业技术对象征的把持,其中美学既是经济战争的武器,又是该战争的剧场,这导致了一种“象征的贫困”,其中制约条件取代了人生经验。
在当今的“控制社会”(借用德勒兹的表达)中,审美武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听技术和数字技术已成为控制身体和灵魂的意识与无意识节奏,调节意识和生活节奏的手段。绝大多数人现在完全受制于市场营销的审美条件,因此与任何审美探究的体验都疏远了,审美参与的概念已经基本崩溃。
斯蒂格勒因而呼吁艺术界发展对自身作用的政治理解。在这本书中,他特别关注电影,它在时间之战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电影既是工业技术,又是艺术,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对抗美学的制约条件。
本书是斯蒂格勒《象征的贫困》的第一部,它将引起电影研究、媒体和文化研究、文学和哲学界读者的特别兴趣,并将巩固斯蒂格勒作为当代别具只眼的文化理论家之声誉。
======================
“人类是求助于代理方法和义肢命运的盗贼。”
“市场营销现在成了控制社会的工具。……控制社会首先被设计为情感的控制。”
“我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公众生活的条件是友爱。”
象征的贫困1的创作者
· · · · · ·
-
贝尔纳·斯蒂格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关于作者
贝尔纳•斯蒂格勒,(1952—2020)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曾任法国蓬皮杜中心创新与研究所(IRI)主任,法国国立视听研究院(INA)、法国声学与音乐协调研究所(IRCAM)主任,蓬皮杜中心文化发展部主任。其主要代表作有《技术与时间》(1994—2001)、《象征的贫困》(2004—2005)、《怀疑和失信》(2004—2006)、《构成欧洲》(2005)、《新政治经济学批判》(2009)等。
关于译者
张新木,江苏高淳人,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学术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一等秘书。2006年获法国政府棕榈教育勋章(骑士), 2008年获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学奖翻译奖。研究领域为语言学、符号学与法国文学。出版译著《巴黎圣母院》《游荡的影子》《论诱惑》《模糊性的...
关于作者
贝尔纳•斯蒂格勒,(1952—2020)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曾任法国蓬皮杜中心创新与研究所(IRI)主任,法国国立视听研究院(INA)、法国声学与音乐协调研究所(IRCAM)主任,蓬皮杜中心文化发展部主任。其主要代表作有《技术与时间》(1994—2001)、《象征的贫困》(2004—2005)、《怀疑和失信》(2004—2006)、《构成欧洲》(2005)、《新政治经济学批判》(2009)等。
关于译者
张新木,江苏高淳人,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学术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一等秘书。2006年获法国政府棕榈教育勋章(骑士), 2008年获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学奖翻译奖。研究领域为语言学、符号学与法国文学。出版译著《巴黎圣母院》《游荡的影子》《论诱惑》《模糊性的道德》《文学的政治》《景观社会》等50余部,出版专著《法国小说符号学分析》与《普鲁斯特的美学》。
庞茂森,四川广元人,南京大学法语系博士研究生。
目录 · · · · · ·
003象征的贫困、情感的控制及其所构成的耻辱
024似乎缺乏的是我们或如何从阿兰•雷乃的《法国香颂》中寻找武器
073蚁穴的寓意:超工业时代个体化的丧失
128忒瑞西阿斯与时间之战:围绕贝特朗•波尼洛的一部电影
148后记
003象征的贫困、情感的控制及其所构成的耻辱
024似乎缺乏的是我们或如何从阿兰•雷乃的《法国香颂》中寻找武器
073蚁穴的寓意:超工业时代个体化的丧失
128忒瑞西阿斯与时间之战:围绕贝特朗•波尼洛的一部电影
148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工业大国中,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生活在越来越难以忍受的环境中:他们完成着越来越徒劳无益的职业任务,它们对于完成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根本无法具有某种意义;任务的目的通常极其庸俗;付给劳动人口一定的报酬,是为了让他们采取越来越标准化的消费行为。在这种消费中,被消费的商品几乎不能带给消费商品的人什么存在感,以致产生了大量永远是更加深不可測的祖丧情,这种情绪造成的后果是“永远更加疯狂地增加此种消费”,即增长种斜坡式的沮丧感,这一斜坡无疑以指数形式指向绝对的坠落,问题是要知道在何处于何时停止。我们离“自身的自我生产”非常遥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073蚁穴的寓意:超工业时代个体化的丧失 -
我们时代的特征就是工业技术对象征控制的把持,其中的美学既是经济战争的武器,也是该战争的剧场。由此产生了一种贫困,其中的制约条件取低了人生经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001序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象征的贫困1"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象征的贫困1"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在哲学与艺术之间(全新修订版) 8.5
-
- 艺术与宇宙技术 7.6
-
- 他异性的形象 7.6
-
- 德勒兹论音乐、绘画和艺术 8.5
-
- 褶子 8.7
-
- 虚无的解缚 7.8
-
- 论技术物的存在模式 9.2
-
- 低垂之眼 8.9
-
- 片段集 8.4
象征的贫困1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许煜老师翻译过第一章 | 来自喑驽 | 3 回应 | 2024-11-21 15:02:46 |
2什么时候出 | 来自日达仙 | 2 回应 | 2022-04-22 10:09:2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Polity Press (2015)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Polity (2014)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Editions Galilée (2004)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Editions Flammarion (2013)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文化研究】 (爱玛·包法利)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ㄨ法国哲学ㄨ (皮特4)
- dai (xuke)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85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象征的贫困1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悟空 2022-04-01 11:19:43
斯蒂格勒对当代问题和现象的梳理。象征的贫困,又或象征交换的无能从侧面折射了我们社会的零落,而这种零落或许在近些年里的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乃至韩国新总统当选这些政治事件里显现得更为明晰。而这一点很难不归结于某种“历时性‘的消失,以及当下的无休无止的同质化取消差异的沉沦。由此看来,这本书是对当今这个时代及未来的预言,这个预言首先在法国应验,然后波及全球。而解脱逃逸之路现在依旧隐而不现。
1 有用 malingcat 2021-04-17 12:34:09
数次抢劫银行的斯蒂格勒,同样抢劫了资本主义的概念库。这本书相对好读,象征的贫困是在工业化的象征生产所导致的畸形丰饶之后。
7 有用 Ludwigsama 2021-07-11 21:19:17
尽管斯蒂格勒非常正确地发现了控制社会和一种不经象征中介的力比多自由流动之间的密切关系,但他在这本书所真正讲出的新东西也就到此为止了…… 顺便翻译实在太烂了,规训社会都能给翻译成学科社会,估计又是导师拿去布置给学生当作业了(
2 有用 三里屯贴膜师傅 2021-07-13 10:45:24
一个虚无又挫败的早上。
19 有用 Eco 2021-04-11 23:38:29
字里行间感受到斯蒂格勒对人类世界的终极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