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原作名: State Building: Govern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 21st Century: Govern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译者: 郭华
出版年: 2020-7
页数: 204
定价: 58.00
丛书: 理想国译丛
ISBN: 9787542670564
内容简介 · · · · · ·
贫困、毒品、艾滋病、恐怖主义——今天的世界面临着诸多艰深复杂的难题,它们不仅困扰着生活在问题原发地的人民,也威胁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安全。关于这些问题的源头,研究学者众说纷纭。曾经提出“历史的终结”的弗朗西斯·福山认为,促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国家软弱无能或失败。而解决它们的方法,便是国家构建。
本书围绕国家构建这一命题,在国家治理和世界秩序两个层面上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软弱无能或失败的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严重问题的根源。为克服这些问题,应当在精简国家功能范围的同时,加强国家功能范围内的能力。作者从辨析国家的概念入手,结合组织理论和当代政治现实,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构建强有力的国家制度的方式,以及国际社会干预他国时应当重视的国家构建手段,并最终指出,无论是民族国家的国家建设还是国际社会援助与干预,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小而强的国家。
==...
贫困、毒品、艾滋病、恐怖主义——今天的世界面临着诸多艰深复杂的难题,它们不仅困扰着生活在问题原发地的人民,也威胁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安全。关于这些问题的源头,研究学者众说纷纭。曾经提出“历史的终结”的弗朗西斯·福山认为,促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国家软弱无能或失败。而解决它们的方法,便是国家构建。
本书围绕国家构建这一命题,在国家治理和世界秩序两个层面上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软弱无能或失败的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严重问题的根源。为克服这些问题,应当在精简国家功能范围的同时,加强国家功能范围内的能力。作者从辨析国家的概念入手,结合组织理论和当代政治现实,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构建强有力的国家制度的方式,以及国际社会干预他国时应当重视的国家构建手段,并最终指出,无论是民族国家的国家建设还是国际社会援助与干预,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小而强的国家。
=====================================
编辑推荐
★ 下启《政治秩序的起源》等作 以国家为镜鉴探索新世纪的人类兴衰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世界踏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正是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福山集中关注起国家构建的重大意义,此后陆续撰写了两本视野广阔的国家构建历史著作:《政治秩序的起源》和《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 结合组织理论和公共管理学理论 解析国家软弱的基因和制度弊端的病理
从比较政治学的角度切入,对比现实中的不同国家在重要领域的治理成绩,以作者一贯的清晰明了展现各国的国家功能水平,并基于组织理论,明白易懂地分析制度弊病产生的原因和构建高效组织制度的困难。
★ 紧贴世界时事和现代历史 兼具殷切的现实关怀和福山式的历史视角
从贫困、毒品、艾滋病、恐怖主义等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出发,围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国家构建理论展开阐述,同时不忘回顾二战以来的相关经典历史案例,兼顾迫切的现实需要与深度的历史回顾。
★ 北大教授李强作序推荐 全面梳理福山国家理论十余年来的研究思路
李强教授不仅细致解读了本书的要旨,同时总述了作者在后续《政治秩序的起源》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的国家构建理论,帮助读者深入全面地认识作者以广阔宏大的比较政治视野勾勒出的“一幅世界范围的国家构建历史”。
=====================================
名人推荐
弗朗西斯·福山是一位当代事务分析领域的领袖人物,他对我们理解今天这个复杂世界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做出了富有洞见的杰出贡献。
——塞缪尔·亨廷顿
福山令人信服地指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从贫困到艾滋病,从毒品到恐怖主义——不是国家过度统治的结果,而是许多国家积年软弱或完全失败导致的。国家的崩溃或软弱在20世纪90年代已在索马里、海地、柬埔寨、波斯尼亚、科索沃和东帝汶造成了重大的人道主义和人权灾难。美国人一度认为,他们只需给钱或者派遣维和部队就可以应对这些灾难,但是9·11事件证明,即使是一个富裕而强大的国家,也仍然不免受到这些遥远而混乱的土地孕育出的灾难的影响。
——《巴尔的摩太阳报》
福山是一位善于处理宏大主题的杰出作者,他敢于冒险,用一章总结出发展理论的历史,再用另一章总结组织理论的历史。他不需要借助什么专业术语就能把问题讲清楚,让读者能够跟上他的思路。
——《华盛顿邮报》
弗朗西斯·福山写的这本小书非常有用、充满智慧,他是一位政治思想领域的领军人物。这本书探索了恐怖主义时代下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脆弱、失败的国家进行“国家构建”的危害(以及某些时候的必要性)。希望这本书会成为国务院政策制定者的必读著作。
国家构建的创作者
· · · · · ·
-
弗朗西斯·福山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信任》、《政治秩序的起源》等。现居加利福尼亚。
=====================================
译者简介
郭华,牛津大学教育学硕士,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社会学博士。现旅居英国。在国内外媒体发表过一系列关于英国文化和教育的专栏文章,另译有福山作品《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等。
目录 · · · · · ·
2005年版序言
初版序言
第1章 国家缺失
国家角色之争议
范围与实力
范围、实力和解决发展
新传统智慧
制度的供给
对制度的需求
帮倒忙
第2章 弱国家与公共行政黑洞
制度经济学和组织理论
目标的模糊性
委托人、代理人和激励机制
权力下放和自由裁量权
重新捡起抛弃的轮子
组织模糊条件下的能力建设:对政策的启示
第3章 弱国家与国际合法性
新帝国
侵蚀主权
国家构建
国际层面上的民主合法性
超越民族国家
第4章 小而强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来理解公司治理或公共腐败问题,并利用这个框架来设计旨在协调不同动机的机制,这当然是值得一试的。然而,至少有三个基本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不会有最优的正式制度准则,因此也不会有最优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对公共部门机构而言。 首先,许多企业的目标都不清晰。只有委托人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代理人才可以按照其意志执行,但实际情况往往并不如此。目标经常是通过组织管理人员复杂的互动而明晰或发展的,或者是由组织管理人员的角色来决定的,即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在功能上,劳动可分为多种方式,每种方式必然有利于某一个组织目标,但从来都无法同时兼顾。 其次,监督和问责的正式制度要么带来很高的交易成本,要么仅仅是因为被监督的活动很难量化而根本无法展开,在公共行政部门尤其如此。在这些情况下,通过非正式的规范控制代理行为通常更有效,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不足。一个组织到底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的控制机制,取决于它面对的特定情况。 最后,自由裁量权授予的适当程度将随着某一组织在一段时间面临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条件变化而变化。所有的授权都涉及效率和风险的平衡,但组织往往难以确定风险和授权的适当程度。结果是,相同程度的授权在一个场合有效,换到另一个场合则不灵,或在某一段时间有效,而其他时间无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制度经济学和组织理论 ..........057 -
关于近代国家构建的路径,福山大致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欧美国家的国家构建,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原生性的国家构建。第二类是在外来制度影响或刺激下的国家构建,主要涉及非洲、拉丁美洲和东亚地区。 对于欧美国家构建,福山又根据国家构建和民主化的次序划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普鲁士/德国模式,国家构建先于民主化。“最先进的现代官僚体系,是威权国家在追求安全时创建的。”“为了应付军事竞争,而发展非家族制的现代国家并一直存活至当代。”根据福山的分析,在这种模式下建立的普鲁士/德国官僚体制“称得上是现代官僚体系的典范”。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管理体系所展示出的“团队精神”和“自主性”。根据福山的描述,普鲁士官僚体系从建立之初就是个具有独特地位的团体,“有力且团结”。“正是这种内部团结给它带来高度的制度自主性。这些官员把自己当作普鲁士国家的公仆,而不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私仆。国家利益超越其占据王位的个人的命运。”福山倾向于将德国模式上升到理论层次,在他看来,由于德国官僚体系“获得自主性是在开放民主政治之前”,因此,“庇护政治从来没有在德国登陆”。 欧美国家构建的第二种类型是民主化先于国家构建。这种类型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以希腊和意大利为代表在建立强大、合法和自主的国家之前便实现了民主化,结果是依附主义成为现代政治最明显的特征。“政治关系和操纵国家的能力成了通向财富和人身安全的途径”,“庞大的公共支出,给更公开的腐败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英国和美国代表了民主化先于国家构建类型中的第二种模式。“英国和美国在19世纪初都有庇护式政府,与希腊和意大利没有太大不同。不同的是,它们改革公共部门,为更现代的官僚体系打下基础。在英国,受贵族支配的庇护式文官体系在短短十五年中获得改革,取而代之的是高学历的职业文官。在美国,庇护政治根深蒂固,将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读 政治秩序中的中国构建/李强 .......... i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国家构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国家构建"的人也喜欢 · · · · · ·
国家构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国家构建的逻辑——读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史的回声 弗朗西斯·福山于1989年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文,从此名扬世界。随后他将这篇文章扩写成书,便是鼎鼎大名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也正是这一年,苏东剧变,共产主义阵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1989年春,对于我们这些陷在冷战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大争论... (展开)
《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如何从0到1构建一个国家——福山《国家构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言 之所以写这篇读书笔记,是着实为福山的想法惊艳。在我的理念里,书籍是有知识密度这个概念的,有些书你读着的时候也觉得开心爽利,但读完合上书品品,就觉得不过二三核心有趣的观点,别的大多是看着爽的段子和废话。但这本书不同,读的过程中就已经忍不住频频标注,读完后... (展开)
爱从理解开始,也因理解而坚韧。

《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本是想去买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奈何已经绝版,便买了这本演讲稿。本书篇幅不长,主要阐述国家构建问题。幸而有李强的导读,我们对福山国家理论有了概括性了解。与《历史的终结》以自由民主作为评价政治秩序唯一标准的做法相比,福山新著《政治秩序的起... (展开)
美国本位的涉外干政避雷指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的导读长的让人震惊,且述者李强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化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仿佛有一些觉得福山格局小了的不满,还有些认为其基本路径有点落伍而且后继乏力的轻蔑。私以为这位北大高级学者有些过于理想化福山的立场,作为从上世纪末开始就活跃于“新... (展开)> 更多书评 2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Profile Books (2005)7.5分 15人读过
-
学林出版社 (2017)7.1分 1101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7.8分 207人读过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理想国译丛[MIRROR](已出版书目) (Yursler_林)
- kindle 2 (甜賽)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理想国译丛 (逸之)
- T (dhc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5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国家构建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嘉鱼 2021-01-02 21:07:29
福山是迷人的,然而国家构建的主题架构还是太宏大了
0 有用 東寫西讀 2022-09-26 07:44:05 安徽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946)将国家定义为“在一个特定的领土内(成功)垄断武力合法使用权的人类共同体”,换句话说,国家的本质是“强制执行”,跟我们熟知的另一套叙事语境“国家是特殊暴力机器”。在福山看来国家构建过程中衡量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韦伯强制执行力的使用范围及程度,在许多前现代国家转型之所以失败,也是由于此项国家能力的不足。然而美国似乎是个无法证伪的反例,让福山这套理论无法自圆...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946)将国家定义为“在一个特定的领土内(成功)垄断武力合法使用权的人类共同体”,换句话说,国家的本质是“强制执行”,跟我们熟知的另一套叙事语境“国家是特殊暴力机器”。在福山看来国家构建过程中衡量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韦伯强制执行力的使用范围及程度,在许多前现代国家转型之所以失败,也是由于此项国家能力的不足。然而美国似乎是个无法证伪的反例,让福山这套理论无法自圆其说。 (展开)
3 有用 云汪 2022-02-28 23:43:25
比亨廷顿还是差太多功力。反思“华盛顿共识”的切入点很好,本质就是治疗欧美病的药在新兴国家身上起了强烈副作用,直接把国家权力削弱殆尽,最终连市场也没了。两个模型有点借鉴意义,站在2005年对美国还那么自信,真是要在今天好好打脸了,福山也不容易,笔耕不辍就是一直自我解释自我否定的过程。
1 有用 flyingsea 2024-11-08 21:02:18 北京
如福山所说:国家消亡不是乌托邦的序曲,往往是灾难的前奏。
3 有用 不紧不慢 2022-11-13 23:08:04 河南
“我们坚持认为,我们正在推动民主、自治和人权,任何统治他人的尝试都仅仅是过渡性,而不能作为帝国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