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王水照教授曾于中国社科院任钱锺书先生助手多年,二人虽无师生之名,而有师生之实,始终保持密切的来往。王水照对钱锺书的学术、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他在宋代文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亦曾受钱锺书启发。王水照认为钱锺书手稿中尚有大量相关研究未及整理发表,实为学界之憾。而关于钱氏曾被诬告的经历、学术究竟有无体系、钱锺书与陈寅恪观点碰撞等众说纷纭的问题,亦以亲身见闻,结合自己对学术的理解,给出了答案。本书共分四辑,涉及钱锺书的生平曲折、为人处世、学术成就尤其是宋诗方面的成就、对钱锺书手稿集的解读与探讨等多个领域,既有作为学界同仁对钱锺书学术上的精辟解读与探讨,亦有作为朋友、学生角度的温情缅怀,多有一手材料和独家见解,洵为研究、了解钱锺书不可不读的著作。
钱钟书的学术人生的创作者
· · · · · ·
-
王水照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水照,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秋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春,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筹)会长等。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五十余年,建树卓著,曾获多种教育部及上海市奖项。
目录 · · · · · ·
自序:走进“钱学”
——兼谈钱锺书与陈寅恪学术交集之意义
第一辑 历史与记忆中的钱锺书先生
记忆的碎片——缅怀钱锺书先生
一、不敢以弟子自称
二、学术领域绝不通融马虎
· · · · · · (更多)
——兼谈钱锺书与陈寅恪学术交集之意义
第一辑 历史与记忆中的钱锺书先生
记忆的碎片——缅怀钱锺书先生
一、不敢以弟子自称
二、学术领域绝不通融马虎
· · · · · · (更多)
自序:走进“钱学”
——兼谈钱锺书与陈寅恪学术交集之意义
第一辑 历史与记忆中的钱锺书先生
记忆的碎片——缅怀钱锺书先生
一、不敢以弟子自称
二、学术领域绝不通融马虎
三、与青年学子平等论学
四、拒绝为他立传的背后
五、“钱学”、理论体系与学术走向世界
钱锺书先生的闲谈风度
一、别样的考题:“用不着什么准备,准备也没有用”
二、从闲谈中感受才情横溢、妙语连珠的快意
三、“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四、“百种禽鸟鸣叫各自的音调”与新不废旧
钱锺书先生参与《毛泽东选集》英译过程点滴
一、《毛选》英译本出版过程
二、钱先生承担的工作
三、与徐永煐先生的交往
钱锺书先生横遭青蝇之玷
一、不愿去父母之邦
二、与李克、李又安夫妇的关系
三、匪夷所思的诬告
第二辑 钱锺书先生的学问与趣味
钱锺书先生的《西游》情结
一、孙猴儿钻进谁的肚子
二、猴入马厩,可免马疫
三、如意金箍棒
“皮里阳秋”与“诗可以怨”
一、钱先生答不出“皮里阳秋”?
二、如何解读“诗可以怨”
钱锺书先生与宋词研究
一、至少看过三遍《全宋词》
二、岳飞《满江红》的真伪问题
三、对“体制内”词学家的补益之功
四、文本误植之因及其他
钱先生的两篇审稿意见
一、“文学批评中之‘考据’必须更科学、更有分析”
二、“不要死于古人句下,不要迷信票面价值”
钱锺书世界的文化阐释
——读《营造巴比塔的智者·钱锺书传》有感
第三辑 钱锺书先生的宋诗研究
《宋诗选注》的一段荣辱升沉
一、从备受推重到遭受批判
二、风向转变
三、夏承焘:不信千编真覆瓿,安知九转定还丹
四、小川环树:宋代文学史必须改写了吧
五、“大批判”馀波
《正气歌》所本与《宋诗选注》“钱氏手校增注本”
一、《宋诗选注》何以不选《正气歌》
二、《宋诗选注》“钱氏手校增注本”
《宋诗选注》删落左纬之因及其他
——初读《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
一、选本的时间性
二、左纬诗开晚唐体
三、钱先生关于宋人学杜诗的见解
四、对宋人“晚唐体”的观察
五、钱先生给出的宋诗体派发展图
六、《容安馆札记》的文献考辨成果
钱锺书先生与宋诗研究
——初读《宋诗纪事补正》
一、《宋诗纪事补正》一斑
二、《宋诗选注》的篇目之争
三、《宋诗选注》的工作方法
钱锺书先生的南宋诗歌发展观
一、钱先生到底有无“理论体系”?
二、《容安馆札记》中具有“坐标点”作用的三则
三、《宋诗选注》提供的南宋诗歌发展图景
四、如何钩稽、丰富诗史主线索
关于《宋诗选注》的对话
一、日本学者对《宋诗选注》的评价
二、《宋诗选注》的四种“读法”
三、关于选目的疑问
祝《宋诗选注》走出国门
——《宋诗选注》日译本序
第四辑《钱锺书手稿集》管窥
《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初学记”
一、垂青一般选本所冷落的诗人
二、电脑检索不能替代对艺术创作奥秘的深刻把握
三、有学术的人生
四、有人生的学术
解读《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
《容安馆札记》:半成品的学术著作
《容安馆札记》的特点:私密性与互文性
不衫不履不头巾
读《容安馆札记》拾零四则
一、钱先生与《唐诗选》
二、韩愈与古文运动
三、杨万里与“诚斋体”
四、论“江湖派”
关于《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的对话
一、钱先生的三种手稿
二、《手稿集》与钱先生的日常读书生活
三、钱先生的读书兴趣
四、寻找《管锥编》续编
五、精微·会通·自得:钱先生的学术境界
附录 本书所涉与钱锺书先生相关文献
· · · · · · (收起)
——兼谈钱锺书与陈寅恪学术交集之意义
第一辑 历史与记忆中的钱锺书先生
记忆的碎片——缅怀钱锺书先生
一、不敢以弟子自称
二、学术领域绝不通融马虎
三、与青年学子平等论学
四、拒绝为他立传的背后
五、“钱学”、理论体系与学术走向世界
钱锺书先生的闲谈风度
一、别样的考题:“用不着什么准备,准备也没有用”
二、从闲谈中感受才情横溢、妙语连珠的快意
三、“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四、“百种禽鸟鸣叫各自的音调”与新不废旧
钱锺书先生参与《毛泽东选集》英译过程点滴
一、《毛选》英译本出版过程
二、钱先生承担的工作
三、与徐永煐先生的交往
钱锺书先生横遭青蝇之玷
一、不愿去父母之邦
二、与李克、李又安夫妇的关系
三、匪夷所思的诬告
第二辑 钱锺书先生的学问与趣味
钱锺书先生的《西游》情结
一、孙猴儿钻进谁的肚子
二、猴入马厩,可免马疫
三、如意金箍棒
“皮里阳秋”与“诗可以怨”
一、钱先生答不出“皮里阳秋”?
二、如何解读“诗可以怨”
钱锺书先生与宋词研究
一、至少看过三遍《全宋词》
二、岳飞《满江红》的真伪问题
三、对“体制内”词学家的补益之功
四、文本误植之因及其他
钱先生的两篇审稿意见
一、“文学批评中之‘考据’必须更科学、更有分析”
二、“不要死于古人句下,不要迷信票面价值”
钱锺书世界的文化阐释
——读《营造巴比塔的智者·钱锺书传》有感
第三辑 钱锺书先生的宋诗研究
《宋诗选注》的一段荣辱升沉
一、从备受推重到遭受批判
二、风向转变
三、夏承焘:不信千编真覆瓿,安知九转定还丹
四、小川环树:宋代文学史必须改写了吧
五、“大批判”馀波
《正气歌》所本与《宋诗选注》“钱氏手校增注本”
一、《宋诗选注》何以不选《正气歌》
二、《宋诗选注》“钱氏手校增注本”
《宋诗选注》删落左纬之因及其他
——初读《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
一、选本的时间性
二、左纬诗开晚唐体
三、钱先生关于宋人学杜诗的见解
四、对宋人“晚唐体”的观察
五、钱先生给出的宋诗体派发展图
六、《容安馆札记》的文献考辨成果
钱锺书先生与宋诗研究
——初读《宋诗纪事补正》
一、《宋诗纪事补正》一斑
二、《宋诗选注》的篇目之争
三、《宋诗选注》的工作方法
钱锺书先生的南宋诗歌发展观
一、钱先生到底有无“理论体系”?
二、《容安馆札记》中具有“坐标点”作用的三则
三、《宋诗选注》提供的南宋诗歌发展图景
四、如何钩稽、丰富诗史主线索
关于《宋诗选注》的对话
一、日本学者对《宋诗选注》的评价
二、《宋诗选注》的四种“读法”
三、关于选目的疑问
祝《宋诗选注》走出国门
——《宋诗选注》日译本序
第四辑《钱锺书手稿集》管窥
《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初学记”
一、垂青一般选本所冷落的诗人
二、电脑检索不能替代对艺术创作奥秘的深刻把握
三、有学术的人生
四、有人生的学术
解读《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
《容安馆札记》:半成品的学术著作
《容安馆札记》的特点:私密性与互文性
不衫不履不头巾
读《容安馆札记》拾零四则
一、钱先生与《唐诗选》
二、韩愈与古文运动
三、杨万里与“诚斋体”
四、论“江湖派”
关于《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的对话
一、钱先生的三种手稿
二、《手稿集》与钱先生的日常读书生活
三、钱先生的读书兴趣
四、寻找《管锥编》续编
五、精微·会通·自得:钱先生的学术境界
附录 本书所涉与钱锺书先生相关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992年他(钱先生)有一次对青年的“寄语”: 一个人对自己身边的人甚至自己的朋友,在与他们说话时要十分谨慎。如果他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他可能会抓住你话中的漏洞从你身后边捅你一刀,把你卖了;如果他是一个软弱的人,在他人的恐吓、威胁下,他可能会做一些伪证,捏造一些无中生有的事件来;如果他是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他可能会十分坦率地承认一些对你十分不利的事情;如果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他可能会因保护你而牺牲了他自己。总之,心中毫无阻碍,说话毫无顾忌的人,很可能害人又害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匪夷所思的诬告 -
陈先生《论韩愈》一文(收入《金明馆丛稿初编》)对韩愈的推崇超迈宋儒,世所仅见。他把韩愈定位为“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即“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在这个前提下,他高度肯定古文运动:“退之发起光大唐代古文运动,卒开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史证明确,则不容置疑者也。”这里把“唐代古文运动”和“宋代新儒学新古文运动”,视作一脉相承的关系,语气决断,“不容置疑”。所谓“新儒学”,他又说:“退之首先发见《小戴记》中《大学》一篇,阐明其说,抽象之心性与具体之政治社会组织可以融会无碍,即尽量谈心说性,兼能济世安民,虽相反而实相成,天竺为体,华夏为用,退之于此以奠定后来宋代新儒学之基础。退之固是不世出之人杰,若不受新禅宗之影响,恐亦不克臻此。”这些著名的观点,钱先生均提出异议。 钱先生首先指出韩愈虽标榜“文道合一,以道为主”,实际上他的“文”和“道”是“两橛”的,并不等同于“文”必然服从、附庸于“道”。在《中文笔记》第十册中,他举李汉《韩昌黎文集序》说,此文以“文者,贯道之器也”发端,但一路写来,只见李汉光推重韩愈之文而不及其道,所谓的“摧陷廓清”,也是指文:“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最后钱先生说:“皆分明主‘文’”,“可见昌黎为文学道,分为两橛”。韩愈在“儒学”上并未独立成家。这一观点,在《容安馆札记》中有更详尽的发挥。如第720则云: 《进学解》云:“抵排异端,攘斥佛老”,即《原道》之说也。方孝孺《逊志斋集》卷十一《答王秀才书》言韩舍《原道》外,无“言圣人之道”者,举文人独遗汉之贾、董能得圣人。然自道其学为文章则云:“下逮《庄》《骚》,太史所录。”《送孟东野序》又云:“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词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合之《送王秀才序》云:“学者必慎其所道。道于杨、墨、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兼谈钱锺书与陈寅恪学术交集之意义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钱钟书的学术人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钱钟书的学术人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一本有温度的学术传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早在阅读《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之前,我便仰慕钱锺书先生大名已久。作为对中国史学、哲学、文学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并取得显著学术成就的文化名人,钱锺书先生当之无愧是中国最有名望的一颗明珠。 一部《围城》成就半生荣誉史,这是外人眼中的钱锺书,谁能想到这样一部具有现实讽...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p64 | 来自谷子 | 2023-01-18 12:21:19 | |
许多人批评钱钟书没有“思想体系”,实乃浅薄之见 | 来自智术师 | 6 回应 | 2022-08-15 12:46:16 |
钱钟书对章士钊、郭沫若的嘲讽 | 来自智术师 | 2022-06-21 22:12:32 | |
钱钟书对陈寅恪的质疑 | 来自智术师 | 2022-06-21 15:03:09 | |
原刊雜誌 | 来自谷子 | 2021-12-27 01:16:1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22)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所有感兴趣的都要看~~~~~~~ (qianyu)
- 历史系 (功夫兔子)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文化漫笔 (森森)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钱钟书的学术人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不足斋 2020-11-13 14:15:10
有学术性的部分已收在《走马塘集》,其余聊备谈资
3 有用 伯樵·阿苏勒 2022-10-20 19:13:05 上海
还是懂行人能看出钱辈妙处...否则就是学术偶像崇拜饭圈化的赞词~“哥哥最棒”不过是“大师最棒”的翻版~不过粉饰“体系”一节还是太过,钱就是“缺乏”(注意,不是“没有”)体系的荒江野老,不是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注重argument的学者,而是笔记体的明清家学遗老一脉, 强说体系,反为不美,是在最弱处粉饰最过~其实无体系虽有伤钱辈在现代学术脉络中的评价,却无伤其在学术遗民脉络里的趣味,且现代学术依然可以从... 还是懂行人能看出钱辈妙处...否则就是学术偶像崇拜饭圈化的赞词~“哥哥最棒”不过是“大师最棒”的翻版~不过粉饰“体系”一节还是太过,钱就是“缺乏”(注意,不是“没有”)体系的荒江野老,不是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注重argument的学者,而是笔记体的明清家学遗老一脉, 强说体系,反为不美,是在最弱处粉饰最过~其实无体系虽有伤钱辈在现代学术脉络中的评价,却无伤其在学术遗民脉络里的趣味,且现代学术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少数有价值的内容为己用。 (展开)
14 有用 沈书枝 2020-11-15 19:25:08
对于之前几乎没有读过什么“钱学”文章的我来说是很好看的,前半本主要是些背后的故事、掌故,后半本主要是梳理钱著作中的“系统”“体系”,阐发钱的文学思想,或者说一些一以贯之的观点、研究方法。主要和宋代文学有关,有不少篇目是关于《宋诗选注》和《容安馆札记》的,因为前些日子正好在重读《宋诗选注》,又没有看过《容安馆札记》,觉得很有用,看了更觉亲切。因为篇目写于不同年代,有些内容不免有点重复,但还是觉得很有... 对于之前几乎没有读过什么“钱学”文章的我来说是很好看的,前半本主要是些背后的故事、掌故,后半本主要是梳理钱著作中的“系统”“体系”,阐发钱的文学思想,或者说一些一以贯之的观点、研究方法。主要和宋代文学有关,有不少篇目是关于《宋诗选注》和《容安馆札记》的,因为前些日子正好在重读《宋诗选注》,又没有看过《容安馆札记》,觉得很有用,看了更觉亲切。因为篇目写于不同年代,有些内容不免有点重复,但还是觉得很有用。 (展开)
1 有用 小二 2021-04-05 23:46:56
21.31。渊深博大。
12 有用 凌云一寸心 2020-11-24 08:54:57
“从事文字工作,最容易的是编写大部头书,洋洋洒洒,易掺水分;其次是论文,自应要有新观点、新材料,但若有自己尚未弄懂的问题,尽可按下不表;再其次是注释,字字句句都得追究,万一遇到拦路虎,还可以不注或径作"不详""待考",一般也是容许的;最难的是翻译,就连一个字都逃不过去了。……“恰与目前流行的学术评价标准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