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一套理解复杂人性和行为的极简思维工具
原作名: The Mind Club: Who Thinks, What Feels, and Why It Matters
译者: 黄珏苹
出版年: 2020-12-1
页数: 281
定价: 89.9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72210037
内容简介 · · · · · ·
人心一直被认为是复杂而难测的,心理学家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试图去找到人类思考、行事、决策的规律。在本书中,社会心理学泰斗丹尼尔·韦格纳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他融合社会心理学、道德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解释复杂人类人性和行为的极简思维工具——心智知觉地图。每一个读懂这个工具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绝妙之处,它能够帮助我们回答有关人类的诸多问题。比如人类感知世界和评判世界的方式是什么?态度为什么是多变的?爱与恨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什么是心智?谁拥有心智?
心智知觉地图就像一个万能的透视镜,拥有了这个思考框架,我们几乎能够洞悉所有人类社会与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把人类比作机器,那么这就像是我们终于打开了机器人的身体,看清楚了内部的线路排布。本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和理性,如果这本书没有改变你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那么任何书都改变不了。
作者简介 · · · · · ·
尼尔·韦格纳(Daniel Wegner)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社会心理学泰斗。他开创的“谷歌效应”“白熊实验”“交互记忆”等研究改变了许多人的学习和工作方式。获得过多项心理学界至高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协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心理科学协会威廉·詹姆斯奖、实验社会心理学学会杰出科学家奖等。人们还用其姓名命名了一个重要奖项——丹尼尔·韦格纳理论创新奖,用以奖励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
库尔特·格雷(Kurt Gray)
北卡罗来纳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道德理解科学中心创始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杰出青年学者,师从韦格纳教授。
目录 · · · · · ·
第1章 如果人心可以用公式预测
第2章 与动物为伴
第3章 制造机器人
第4章 隐形的受害者
第5章 与敌人对峙
第6章 守护沉默者
第7章 融于集体
第8章 追忆逝者
第9章 敬畏之心
第10章 自我的幻象
致谢
译者后记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要想拥有道德权利,你就需要有感受性,也就是充满情感和各种潜在痛苦的内心生活。相反,如果想承担道德上的责任,你就需要有能动性,能够做计划,采取行动,并且能够对按照自己的想法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 1 章 如果人心可以用公式预测 - 001 -
很多动物显然在意友善和公正,但因为其能动性有限,所以不能始终采取友善、公正的行为。非人类的动物虽然具有一些复杂的推理能力,但它们的前额叶皮质很小,就像青少年一样,因此不能很好地控制冲动,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影响。 哲学家杰里米·边沁非常生动地阐述了感受性的重要性:“(动物权利的)问题无关乎它们是否能推理或是否能交谈,而关乎它们能否忍受痛苦。” 一项简单的后续研究显示,仅仅是给动物贴上“食物”的标签,就能大幅降低我们所认为的动物感知痛苦的能力。 人在感知到不道德行为时,会自动补全因果,找到应该承担责任的人或物。 人们认为可爱比聪明更重要,而且人性比解决问题的敏锐性重要,这说明心智知觉更多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推理。我们可以用眼睛去看,但在审视动物的心智时,我们似乎用的是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 2 章 与动物为伴 - 023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人心的本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人心的本质"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特沃斯基精要 8.2
-
- 人类的本质 7.1
-
- 心理学是什么 7.0
-
- 决策大脑 7.2
-
- 当感受涌现时 7.2
-
- 理解的心理学 7.8
-
- 理性之谜 6.5
-
- 社会性动物(第12版) 8.6
-
- 成年发展心理学 第9版 7.6
人心的本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何谓人心,人是如何看他人的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开头测试的答案是什么啊 | 来自喷射战士 | 2024-12-08 01:00:3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Viking (2016)8.7分 1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9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心的本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mmydian 2023-12-22 21:55:10 广东
人心的本质是自私的,自我中心论决定了人最为关注的还是自己,尽可能尊重他人的同时确保人心深处的善就非常不易了.
10 有用 …… 2021-04-08 13:44:20
序说的道德二元论和道德多元论有矛盾,但本书的道德二元论是道德主体和道德受体,而乔纳森·海特的道德多元论是关爱/伤害、神圣/堕落、自由/压迫、忠诚/背叛、权威/颠覆、平等/欺骗,这说的就不是一回事。 就像书中妻子因家暴割了丈夫的🐔,因为丈夫的压迫和伤害所以激发了妻子的背叛颠覆和伤害;首席执行官和孩童的例子是首席执行官打孩子就触发了负面道德伤害,而孩童打首席执行官不会触发伤害道德感。 所以,道德二元论... 序说的道德二元论和道德多元论有矛盾,但本书的道德二元论是道德主体和道德受体,而乔纳森·海特的道德多元论是关爱/伤害、神圣/堕落、自由/压迫、忠诚/背叛、权威/颠覆、平等/欺骗,这说的就不是一回事。 就像书中妻子因家暴割了丈夫的🐔,因为丈夫的压迫和伤害所以激发了妻子的背叛颠覆和伤害;首席执行官和孩童的例子是首席执行官打孩子就触发了负面道德伤害,而孩童打首席执行官不会触发伤害道德感。 所以,道德二元论和道德多元论比起竞争关系反而更像是一体的,只是名字里的二元和多元看起来好像是竞争关系。 道德二元论说的是我们对道德的感受,而道德六基础(道德多元论)说的是道德的进化基础。 本书重要词汇:感受性、能动性、道德主体、道德受体、二元道德完型、道德定型、无力感激发的空想性错觉下的神明、自由意志的幻想。 (展开)
2 有用 燕辞归 2021-12-07 16:07:52
心理学不是一门技术性学科,它是与哲学相关的,是关于人的哲思,读心理学,是能激发对人的思考的。读完《人心的本质》,越发觉得人是不自由的,从古至今,自始至终都困在小小的身体和有缺陷的大脑中。人曾经自诩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如今看来,也许这只是个幻觉罢了。人的思想可以超越限制?也许这也只是个幻觉,且看人的心理中,充满种种漏洞,无中生有、自我欺骗,是大脑的拿手好戏,殊不知,大脑的缺陷使人容易被操纵,看... 心理学不是一门技术性学科,它是与哲学相关的,是关于人的哲思,读心理学,是能激发对人的思考的。读完《人心的本质》,越发觉得人是不自由的,从古至今,自始至终都困在小小的身体和有缺陷的大脑中。人曾经自诩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如今看来,也许这只是个幻觉罢了。人的思想可以超越限制?也许这也只是个幻觉,且看人的心理中,充满种种漏洞,无中生有、自我欺骗,是大脑的拿手好戏,殊不知,大脑的缺陷使人容易被操纵,看看周围的广告,看看网络上的舆论吧,人不是智性生物。 (展开)
2 有用 坐享其成(很瘦 2022-01-03 11:37:41
“你”就像没有蜘蛛的网,是一堆记忆、思想、愿望和情感的集合,脆弱而单薄,但依然在知觉的阳光中发出微光。
0 有用 Minnaloushe 2022-02-26 23:12:16
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一般人很难下手讨论的心智的概念和含义,神的崇拜,记忆,意识,睡眠,这些超大的议题竟然让他一个一个说了过来,还不晦涩,没有太多的神经科学的专有名词堆积,但是讲的很专业,也很硬核,很有趣,我们都是记忆的结合体,意识却是虚假的,是潜意识的衍生,我们引以为豪的自律,放纵和自由意志其实都不是那么的受控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