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考古学的书评 (12)

西山农夫 2023-02-07 16:04:20

告读者:《知识考古学》(新译本)第二次印刷“修订说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明:自2021年9月,《知识考古学》(新译本)出版后,不少读者向我反馈了阅读感受,也就一些译文和术语进行商榷。根据各位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我趁第二次印刷(2022年4月)进行了修订,特此感谢邓冰艳、姚云帆、郭峰、王艳秋、杜超、胡泽洲、陈思等师友和读者! 另外,正如人无...  (展开)
五月阿隆 2022-02-08 01:34:14

福柯的中场——《知识考古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版本与翻译 董老师翻译的新版《知识考古学》我在闻听书讯之时便已满怀期待,谢强马月版的三联译本由于翻译的问题使得这本著作基本失去了基础的学术价值,而台版王德威老师的译本虽流畅有余,但因为翻译自本书的英文版,属于翻译的翻译,严谨性又大打折扣,再加上王德威老师...  (展开)
西山农夫 2022-08-29 17:47:46

董树宝读《知识考古学》|到底是谁“谋杀了历史”?

题记:本文刊发于澎湃《上海书评》(2021-10-31),适值《知识考古学》新译本出版一周年,特重新刊发以示纪念。这一年不少读者对新译本亦是爱恨交加,读得真不容易!但愿我接下来别太懒,希望我能组织一场研讨会,请各位专家一起聊聊。 经历了二战的洗礼,法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  (展开)
山口帝国作用子 2023-04-08 18:10:56

通达陈述的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p.s.谨以此作为对友人就《规训与惩罚》之疑问的答复 几乎没有直接到达《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其直接原因是其双重身份:它要同时说明福柯早期三部代表作至少在指导方向上的正确性,它同时还要说明这种指导方向的新颖性。这使得作品一开始就构成了论战的笔触:“考古学不是abc,...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8-01 10:46:24

【转】叶秀山: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摘要:本文侧重从西方哲学传统、特别是欧洲大陆近代和现代的哲学思潮出发,分析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在反对欧洲近、现代传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福柯对西方近代“逻辑主体性原则”和现代“历史主体性原则”的批判,使他的考古学意义下的人及其思想产品最终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  (展开)
三联学术 2024-02-19 17:29:22

七个问题丨董树宝(本书译者):阅读和理解福柯,需要智识、知识与胆识

阅读经典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我们能够与伟大作者的灵魂进行对话,不断提高认识自我与他人的能力,不断提高认识世界与社会的能力,由此锤炼个人的心智,驻足现在,回望过去,把握未来。《知识考古学》无疑就是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现代知识的发展史,潜入话语...  (展开)
2022-11-22 12:53:47

人们应该有断裂的自由,而不必背负经验的重担

读着费劲,不知理解的对不对。 陈述本身有结构化的力量在,如果在脑袋里构想一副陈述人在陈述的图像,旁边附上沉默的背景——可能是黑色的。陈述总会把中心拉到陈述人身上,形成一套话语体系,规则,构筑了整个话语实践的过程。 福柯去追问:“谁在言说?”如果只是把知识社会...  (展开)
理一分殊 2022-10-12 12:52:09

姚云帆读《知识考古学》丨福柯思想的“准确”形象

福柯的“学院哲学面向” 福柯是当代世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对当代中国人文学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中国学术界对福柯思想的阐释全面而深入,甚至让福柯在人文学者眼中变得“普通”起来。在文学、艺术史、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硕博士论文中,“规训”“谱系”和“考古”等...  (展开)
执行力upupup 2023-10-19 22:12:05

话语即权力

话语作为承载知识的载体,是一种载体,也是一种工具。对于话语的垄断,又何尝不是对权力的垄断?福柯经历过二战、冷战、(68运动)的社会动荡,再加上他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不佳,使得他对社会的权力秩序和边缘群体有了细致入微的思考。如果不是早逝,或许能对冷战之后甚至二...  (展开)
Jason 2021-11-14 10:25:12

什么是话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评论家在谈起福柯时常常会用“转向”“差异”“分裂”来形容他从知识考古学到权力谱系学的变化。在《知识考古学》和法国“五月风暴”文化政治风波之后,在福柯身上似乎的确存在着方向改变或重点转移的一个时刻。 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试图展示人文科学是如何将人类的“自我...  (展开)
盲着搞钱 2021-10-31 16:57:14

知识考古学

这无疑是为人文学科编写的最重要的一本书. 妇科的仪器有些笨重,在有些地方无法使用,这本书不能适用于具体的某个项目,而更像是一个工具袋。里面有各种不同的工具,学者可以拿来使用,以求,更加全面的认识,作者本身并不会就某一个问题为你答疑解惑,哲学从来都是这个样子,...  (展开)

订阅知识考古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