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的书评 (45)

煎茶 2021-11-09 17:22:05

着眼当下,布局未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02年,高德威(David Cote)接手霍尼韦尔公司时,后者正深陷困境,濒临倒闭。他此前的资历使得投资者认为他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卒,对他并不抱有信心。但当他在2018年离任时,这家公司已是《财富》世界500强硬科技巨头,市值从200亿飙升到1200亿美元。在职业生涯完美落幕后...  (展开)
石墨杨 2021-11-10 12:20:27

《长期主义》:传奇CEO高德威如何将科技巨头霍尼韦尔,从深陷困境到实现复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石墨杨(shimoyang11)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会在关注短期业绩的同时,努力投资长期增长,从而实现个人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霍尼韦尔前CEO高德威深刻理解这一点。他于2002年接手霍尼韦尔时,公司正深陷困境。很多人只关注完成眼前的绩效,甚至不惜通过财...  (展开)
自有我在 2021-11-06 17:28:51

这里有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管理经验,也有成为500强企业奋斗的故事

霍尼韦尔公司已经连续很多年都是世界500强企业了,这样一个处于制造业前端的企业一定有着它发展的秘诀,一定有它成功的原因。 高德威,霍尼韦尔前CEO,霍尼韦尔能够一直处于制造业的前端,一定与这样一位传奇CEO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2年,他进入霍尼韦尔成为CEO之时,霍尼韦...  (展开)
江流 2022-01-06 22:19:23

《长期主义》读书笔记|如何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篇是高德威《长期主义》读书笔记,但又不仅限于书本,探讨的是商业,更具体一点,假设我们要做一个项目,本书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启发。 这本书作者在2002年-2018年期间任霍尼韦尔的首席执行官,霍尼韦尔市值从200亿美元增长到1200亿美元。年利润也显著上涨。可见确实是做出了...  (展开)
落落不想堕落 2021-11-08 19:49:18

一部传奇CEO的“思维碎片”合集

如果拥有一次跟商业大佬“心贴心”,近距离交谈讨教的机会,你要不要? 如果有一种低成本且保证了解到的都是大佬真实的内心想法的方式,你想不想尝试?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且初为领导,不知道如何做好一个领导,用领导思维去管理人员,那么我会推荐你看这本《长期主义》。 ...  (展开)
kangaroo读书 2021-12-12 21:30:14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长期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世界就是这么奇怪,想走捷径的,最后都走了弯路;想搞投机的,最后都掉进了陷阱;最后大成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长久成功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劝学》里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说,真正的顶尖高手从来不是靠运气或聪明。他们都是长期...  (展开)
sensor 2021-12-09 22:13:27

长期主义Winning Now Winning Later

总体感觉:管理一家制造业企业是一件事无巨细并且高难度的事情… 一切的诀窍都在于行动。虽然多数领导者都知道运营和战略需要什么,必须以客户为中心,要推出新产品和服务,要推进全球化,要激励员工等,但多数企业都会在执行上出问题。 在我看来,领导力可以归结为三种截然不...  (展开)
卷卷 2021-11-23 14:25:54

没对,我读成爽文了

这本书又名《制霸长期系统》、《大猪蹄子的商海沉浮》、《我在霍尼韦尔怼人的日子》、《重生科技巨头》 如果你不小心翻到了我这篇书评,不好意思,你没做错什么,只是我拉低了这本书的逼格。 这是我今年读过最痛苦的一本书,因为里面的情景十有八九你都会感觉似曾相识、历历在...  (展开)
金柏秋华 2021-12-08 21:54:38

《长期主义》:用10年时间把濒临破产企业转变成全球领军企业,他有什么商业诀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霍尼韦尔中国分部在2003年时,还是一家即将面临倒闭的公司,当时只有不到1000名士气低落的员工,企业年销售额还不到集团全球收入的1%。 高德威接任霍尼韦尔后,只用了10年多的时间,就把霍尼韦尔转变成了一家全球领军企业,公司市值从200亿美元增长到1200亿美元,股东总回报率...  (展开)
Grace 2021-11-10 20:28:04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首先看看近期的经济也好生活也好各方面的热点吧:限电限产、双减政策、楼市风向有变,菜比肉还贵了?我们需要屯粮抢米了?央妈11月8日晚上发布公告预示了投资风向的变化等等……这些热点和变化几乎在不同领域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还有就是入冬以来抬头的疫情,也影响到了很多...  (展开)
二十四桥 2021-11-10 15:58:15

既要活得好又要活得久

企业成在经营,败在管理。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  (展开)
梧桐 2021-11-10 03:09:30

放弃短期愉悦,学会延迟满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今的自媒体时代可以说是短视频的天下,若仔细研究会发现,那些简单幽默,不用思考的内容很容易获得高流量,人们更加喜欢这种短平快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呢?一个能够让人瞬间产生快乐的短视频真的是人们所需要的么?短暂的快乐与长期的收益之间应该如何...  (展开)
飞觞 2021-10-18 16:05:19

大刀阔斧式的改革 VS 以长期主义为目标的渐进改革

这本书首先是一份工作总结,回顾了高德威从2002年接手霍尼韦尔,一直到2018年离任这16年间,如何带领公司走出困境,让市值从200亿美元飙升至1200亿。 其次是一本关于工业制造业的企业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进行彻底变革的经验指导。近年来管理类的书籍多以互联网企业和消费类企...  (展开)
楠悦读 2022-05-19 09:43:15

要短期业绩,还是长期增长?掌握3个技巧你可以二者兼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充满挑战的时代,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会在关注短期业绩的同时,努力投资长期增长,从而实现个人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霍尼韦尔前 CEO 高德威深刻理解这一点。当他于 2002 年接手霍尼韦尔时,它正濒于破产边缘。公司所有人只关注完成眼前的绩效,甚至不惜通过财务造假来达成目的...  (展开)
wilsonchan 2022-02-25 19:43:21

长期主义是既兼顾短期,也兼顾长期

看似矛盾的两个目标其实是可以实现的。我们不能因为为了实现短期目标,而损害长期的利益长期的目标。在个人身上也是一样,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时刻提醒自己人生愿景是什么。而不是活的失序。我们觉得迷茫,就是没有框架的生活。就好像散落书架的书本。既要把书摆好,也要...  (展开)
三|文尹口 2021-12-01 09:52:22

《长期主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何很好地活在当下,赢在未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啊!若有人能将远虑和近忧都处理得很好,那么妥妥的会是人生赢家。由此我不禁想到,如果“远虑”和“近忧”无法两者兼得,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惑,那么不妨读一读《长期主义》这本书,或许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长期主义...  (展开)
Fernando 2021-11-21 17:58:24

抛弃短视行为,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霍尼韦尔是一家世界500强的科技公司,现今拥有400多亿美元的年营业额,还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这家公司在2002年时曾身陷困境,当时很多人只关注完成眼前的绩效,甚至不惜通过财务造假来达成目的。公司聘请高德威于同年接手公司后,他立即对公司展开调研,制定出同时达...  (展开)
sue 2021-11-11 13:10:22

《长期主义》:“智识”是长远的地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时候成年人比孩子更难判断一件的对错以及重要与否。 在我年幼的时候我曾深信父母告诉我的“你还小,你不懂。”于是一直非常期待长大之后能够参透这其中的奥妙。 但是,很不幸的是长大后的我所看到的是人们因为思维惰性和过度自我维护而把简单的事没有意义地复杂化了。 理性...  (展开)
书不白读 2021-11-10 20:11:05

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如何逆风翻盘?

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有相同的命运——胎死腹中。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不外乎两点:要么太注重长期效益,结果短期运营资金不足;要么太注重短期,结果后劲不足,这让很多企业经营者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按照常规的思路来想这个问题,如果短期都坚持不下去,那么,何谈未来呢?这也是为...  (展开)
提亚马特 2021-11-09 22:21:53

《长期主义》:成功总是意味着要同时完成两件看似相互冲突的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霍尼韦尔前CEO高德威的工作生涯里,一直贯彻一个主张:“成功总是意味着要同时完成两件看似相互冲突的事”。在一个企业里,则有两件事是绝对的看似相互冲突,并已成了阻碍企业进步的事实,那就是短期业绩和长期增长。大多数企业在面对这两件事时,总是或多或少表现出顾头不顾...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5条)

订阅长期主义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