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野力青年美术馆书单:艺术经典】 (叶飞Phoenix)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记下二单吧。。 (Orpheus)
- See M (pH7[..匪七..])
- For Art's Sake (romeoble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4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接连不断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董言 2022-04-12 18:33:41
之前看過英文版的導言和一些其它評論,並沒有意識到第三類「話語模型」在全書中的重要位置(甚至被一篇英文評論有些「誤導」說,全沒有建構完整)。整本書的結構其實很清楚,體制/反體制——三種公共藝術關係——藝術家與社群——社群於當代藝術,厲害的地方在於進入「社群」的討論,直接介入藝術在現代與後現代轉換時,所面對的基本問題。但對比許多豆友對英文版文筆的批評,張的中文翻譯讀起來非常流暢(也期待讀讀他其它兩本譯... 之前看過英文版的導言和一些其它評論,並沒有意識到第三類「話語模型」在全書中的重要位置(甚至被一篇英文評論有些「誤導」說,全沒有建構完整)。整本書的結構其實很清楚,體制/反體制——三種公共藝術關係——藝術家與社群——社群於當代藝術,厲害的地方在於進入「社群」的討論,直接介入藝術在現代與後現代轉換時,所面對的基本問題。但對比許多豆友對英文版文筆的批評,張的中文翻譯讀起來非常流暢(也期待讀讀他其它兩本譯著),他用「兩線一點」來總結全的論述,我很認同一點說,但兩線說可以商榷,在差異之前難道已經存在同質結構了嗎?全最後將特定場域藝術作為一種策略,其立場可以被理解——流動與定居的平衡,但是目的和效果並不是很清楚。但我的興趣是把全和她稍稍提了一嘴的弗雷德對讀。 (展开)
4 有用 𝑾𝒂𝒍𝒅𝒆𝒊𝒏𝒔𝒂𝒎𝒌𝒆𝒊𝒕 2022-06-15 12:27:03
简写版见全美媛的同名论文(见书评区),写得更紧凑、更清晰。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特定场域艺术实践,先后产出了三个模型:①现象学模型:反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脱离场域的自主性,强调身体感知与空间场域的不可分割性;②体制批判模型:关注艺术场域的体制规定和社会规定;③话语模型:从室内的艺术场域走向公共的非艺术场域,积极介入社会议题。经过这番范式转换,“场域”的内涵从固定不动的物理地点变成了流动易变的话语载体。但... 简写版见全美媛的同名论文(见书评区),写得更紧凑、更清晰。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特定场域艺术实践,先后产出了三个模型:①现象学模型:反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脱离场域的自主性,强调身体感知与空间场域的不可分割性;②体制批判模型:关注艺术场域的体制规定和社会规定;③话语模型:从室内的艺术场域走向公共的非艺术场域,积极介入社会议题。经过这番范式转换,“场域”的内涵从固定不动的物理地点变成了流动易变的话语载体。但全美媛对当代特定场域艺术的游牧性活动抱有警惕之心,因为游牧面临同资本悄然合谋的危险。最后,全美媛提出了一种“若即若离”的立场:在固定与流动、地方与游牧、同一与差异之间的辩证关系中进行一种“关系感性”的实践。至此,“场域特定性”获得了“关系特定性”的面向。 (展开)
1 有用 まゆずみ 2022-06-22 18:23:47
翻译扣一分
1 有用 谢小非日记 2022-05-09 04:21:34
社群,场域的流变
2 有用 阿赫罗梅耶娃 2022-04-24 23:29:23
翻译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