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后果的书评 (52)

辄馨 2011-05-15 16:01:22 译林出版社2011版

与世界分享收益,也分享风险

摘要:这本写于20年之前的著作,如同洞悉未来的预言家,在那个依靠广播、电视、报纸联系起来的90年代之初,就揭示了“全球化”时代加诸于我们所处生活、社会的种种潜在的机遇与挑战。而今,在这个由互联网编制的更紧密的信息时代,“现代性”的成就依然将其如影随形的种种“后...  (展开)
一念无明 2009-06-14 12:30:16 译林出版社2000版

现代社会赖以维系的基础是如何崩溃的

什么是“风险” 要理解现代社会赖以维系的基础——“专家系统”,先要知道一个概念:“风险(RISK)”。 作为生来就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我们也许想不到,这么常见的一个词语,出现的非常晚。 他最早出现在西班牙语中,表示在穿越大西洋驶向美洲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 并且,...  (展开)
史丹张 2012-03-14 15:09:40 译林出版社2011版

整理下现代性的后果的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社会学家的吉登斯在本书中论述的现代性和我本所期盼的有所不同。这本著作更有社会学的色彩,对现代性的世界作出了制度性的描述和分析。在作者看来,现在并没有进入什么后现代(他的后现代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在后面会讲到),而正好处于现代性的最为扩张的时期。作者认...  (展开)
hjunyi 2019-01-07 02:05:04 译林出版社2000版

如何驾驭现代性猛兽?——评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开头应该说明的是:我并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在某些观念上甚至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但此书带给我的冲击力,使得对全书进行梳理、聊一聊其中内容成为必要。 另外值得放在前面讲的是,吉登斯的这本小册子看似薄薄一本,却容纳了一个完整的、晦涩的、高屋建瓴的理论体系。对于不...  (展开)
半日娴 2016-12-14 23:52:34 译林出版社2000版

《现代性的后果》读书笔记

存一下本学期专业课的读书笔记…… 安东尼·吉登斯是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他的《现代性的后果》一书按照文化与认识论研究的笔调,从“断裂论”角度对现代性做出了制度性的分析。 一、现代性动力的主要来源 首先,作者在导言里明确了现代性的概念,它是指十七世纪出现...  (展开)
漠海流沙 2009-10-01 00:39:50 译林出版社2000版

这本书徒有虚名

陆陆续续通读了三遍以后(有的章节看得更多),自己感到对这本书仍然是不甚了了。但是无论如何,应该把读书时的疑惑和思考写下来了。 这本书要表达什么呢? 依我的理解,吉登斯想要表达的是,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除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富足,脱离自然的奴役的...  (展开)
风撼斜阳 2021-06-09 22:07:13 译林出版社2011版

现代社会的分与合:靠信任维持,与风险共存

作为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主要从社会制度的变迁来讲述现代性的特征,同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现代性的动力机制 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时间和空间分离 前现代的社会,时间与空间是紧密关联的,各种事件和计时只和特定区域有关。不同的...  (展开)
啦啦啦 2019-05-06 13:58:42 译林出版社2000版

现代性的后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吉登斯一本很精简的小册子。 书里给的七幅图大致对应了全书的核心思想。 图一 现代性的制度有四个层面,其中,资本主义与军事力量相对,监督与工业主义相对。 现代性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并蔓延至全球的过程,全球化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图二 在全球化的维度下,又可以...  (展开)
半吊子社畜阿九 2017-02-17 18:35:29 译林出版社2011版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1990)小摘

按:吉登斯是当代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本书是他现代社会研究的提纲挈领之作。本书试图为现代性研究确立一个社会学的视野。显然,这是一个艰难,而且很可能为时过早的工作。全书重在确立框架,尝试解决时空、信任、危机意识等基础问题与社会学的融合,思路颇具启示意义。但对...  (展开)
冷猫 2008-03-29 00:49:35 译林出版社2000版

远与近

远与近 《现代性的后果》124页,吉登斯引用梅罗韦兹的话:一个人正在与世界的另一边的一个人通电话,与同房间的一个人相比,他与远处的那个人的距离倒更近一些(同房间的这个人无非是问问:“谁来的电话?她说什么?”,等等)。 显然,在这里交流的信息量的多少,是衡量所谓...  (展开)
Y 2021-07-10 17:04:01 译林出版社2011版

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业余社会学爱好者,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体会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理所应当”或“一直以来”的,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点。我使用过去与现代的对比来呈现。 1. 脱域: 过去:一切都基于地理,例如北...  (展开)
不系舟 2018-01-10 18:38:50 译林出版社2011版

读过才发现枉称现代人

(把作业搬上来,督促自己认真对待文字,读而有所得,像导师说的那样:如果你没有用力思考,没有给出强有力的回应,那何谈尊重过作者) 吉登斯现代性观点简述 在本书开篇,吉登斯(2011:1)首先简要地定义了现代性,即“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  (展开)
木头蜥蜴 2016-03-08 19:00:23 译林出版社2000版

好书但翻译问题不少啊

思想很犀利的一本书,可惜不少关键的地方明显译错,比如对脱域的界定、前现代与现代的信任与风险环境对比。建议若要引用,应对照原文。附一段原文,我觉得应该这么译:the 'lifting out' of social relations from local contexts of interaction and their restructuring acro...  (展开)
司马良木 2015-01-26 11:19:19 译林出版社2000版

《现代性的后果》阅读(2006-10-05)

用一整天时间读完了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增长了知识,增进了思考,都化为“连续的正向积累的过程”中的贡献,我知道自己依旧在学习道路上,昂首挺胸,豪情万丈。虽然这是本完全的学术著作,而且有些地方我不能看懂或很好理解,但我知道我依旧守候学术殿堂,不离不...  (展开)
harumi 2010-03-26 18:48:0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版

可以思考和发展的地方

对吉登斯不感冒是因为我对这样围绕一个概念(modernity)想要把自身的理论疆界拓展到社会各个方面并且想对现实产生作用的包罗万象式野心非常怀疑。。。。虽然对吉登斯研究的是transformation必然包括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变迁,而且作用于现实还挺符合他的structuration理论的。。。...  (展开)
聂舒 2023-10-13 04:06:25 译林出版社2011版

危险的事物固然美丽

在吉登斯的著作中,我们能轻易发现一个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意味深长的特点或风格:吉登斯如此擅长“澄清”,如此擅长揭露一些理论的错误与偏狭。这真的只是简单体现了吉登斯超常的洞察力吗?让我们首先看看吉登斯本人的一个澄清。 在本书中,吉登斯写道:“像许多现行的社会理论所...  (展开)
Zufall 2023-07-03 21:55:52 译林出版社2011版

反行动者

吉登斯几乎放弃了帕森斯主张先验和有机的康德式立场,同时也放弃了早期帕森斯以行动者为核心、以秩序为目的的理论构想,从而回到了更加经验主义的理论根基上,并弱化了哲学上主体/对象范畴的重要性。具体而言,一方面,吉登斯所刻画的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并没有体现出区分于内容的...  (展开)
Jaryang 2022-09-30 15:53:44

时空、脱嵌、反思,现代性这辆主宰之车能否驾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听言学界已在讨论“后人类”,这或是极具前瞻性和危机意识的自省式研究。不过比起这一概念,听更多的是“后现代社会”和“后工业社会”,那么,什么是后现代,现代又指什么?我们真的走入后现代了吗?吉登斯的这本书有效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吉登斯的关于现代性研究是基于他自身...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2条)

订阅现代性的后果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