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代表作!正是因为本书,纪德才获得诺奖!
◆ 22篇隐秘日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人公逡巡在道义和欲望之间,极尽掩饰、回避、自欺的心理! 逼自己真实,至少对自己诚实!
◆ 这场戏的精彩之处,正是那种崇高的虚伪。——法国文学研究专家盛澄华
=========================================================
牧师初遇盲女之时,只见她蜷缩在炉边,“好似一堆毫无意识的肉体”,
他恍若感受到神谕一般,坚信教化、救赎盲女是自己的使命。
在两人的朝夕相处中,牧师对盲女的教化逐渐显出成效,
而他自己却一步步掉入危险的深渊……
当私欲与道德冲突之时,我们都难以正视自己本性中的恶,
而欺瞒之下脆弱的幸福,骗得过所有人,骗得过自己吗?
纪德用22篇日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人公逡巡在道义和欲望之间,极尽掩...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代表作!正是因为本书,纪德才获得诺奖!
◆ 22篇隐秘日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人公逡巡在道义和欲望之间,极尽掩饰、回避、自欺的心理! 逼自己真实,至少对自己诚实!
◆ 这场戏的精彩之处,正是那种崇高的虚伪。——法国文学研究专家盛澄华
=========================================================
牧师初遇盲女之时,只见她蜷缩在炉边,“好似一堆毫无意识的肉体”,
他恍若感受到神谕一般,坚信教化、救赎盲女是自己的使命。
在两人的朝夕相处中,牧师对盲女的教化逐渐显出成效,
而他自己却一步步掉入危险的深渊……
当私欲与道德冲突之时,我们都难以正视自己本性中的恶,
而欺瞒之下脆弱的幸福,骗得过所有人,骗得过自己吗?
纪德用22篇日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人公逡巡在道义和欲望之间,极尽掩饰、回避、自欺的心理!
以极具艺术性的心理剖析探索了人如何面对心中“非正义”“非道德”的情绪、念头?如何面对虚伪面具下的自己?
=========================================================
◆ 作者安德烈·纪德被加缪、萨特等人奉为精神导师!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坛一面伟大的旗帜,思想影响三代人!被余华、马原盛赞!
◆ 加缪曾说:“纪德支配了我的青年时代,他对我来说是一位艺术家的典范。”
◆ 三个圈经典文库版《田园交响曲》,四大必入理由:
①经典译本 | 知名法语翻译家李玉民经典译本。
②名家导读 | 纪德研究专家盛澄华长文导读,深入解读纪德思想!
③图文解读 | 收录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获奖感言、纪德亲笔信!
④精装双封面 | 环衬印有莫奈睡莲系列精美名画,绝美典藏!
◆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出品
经典就读三个圈 导读解读样样全
作者简介 · · · · · ·
【法】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1869-1951
法国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萨特、加缪的精神导师。思想整整影响了三代人。
纪德出生于法国巴黎,从小受到母亲严苛的禁欲主义教育。从1893年的北非之行起,他开始挣脱束缚自己的教条,选择追寻本能的感受和欲望。此后,纪德一生的挣扎和不安都旨在摆脱旧道德、旧信仰,探索一种新的伦理观。
他的作品中都呈现出一种无间断的对话和矛盾,信念不断地与疑虑在斗争、禁欲主义和热爱生活在斗争、纪律约束和追求自由在斗争,不放过任何可能,永远在探索、在冒险。1947年,他因“作品内容广博且极具艺术感,以其对真理的无畏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描写了人类性格中的各种矛盾和境况”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田园交响曲》是纪德极具艺术性的代表作,与之前发表的《窄门》《背德者》一起组成了三部曲,是关于“幸福究竟在何处”...
【法】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1869-1951
法国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萨特、加缪的精神导师。思想整整影响了三代人。
纪德出生于法国巴黎,从小受到母亲严苛的禁欲主义教育。从1893年的北非之行起,他开始挣脱束缚自己的教条,选择追寻本能的感受和欲望。此后,纪德一生的挣扎和不安都旨在摆脱旧道德、旧信仰,探索一种新的伦理观。
他的作品中都呈现出一种无间断的对话和矛盾,信念不断地与疑虑在斗争、禁欲主义和热爱生活在斗争、纪律约束和追求自由在斗争,不放过任何可能,永远在探索、在冒险。1947年,他因“作品内容广博且极具艺术感,以其对真理的无畏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描写了人类性格中的各种矛盾和境况”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田园交响曲》是纪德极具艺术性的代表作,与之前发表的《窄门》《背德者》一起组成了三部曲,是关于“幸福究竟在何处”这一命题的探索。
目录 · · · · · ·
我总认为,拿《圣经》当自己行为的挡箭牌终归不妥。
世人若是不知道罪恶,那该有多幸福啊!
第二章/ 043
今天,我才敢正名,直呼我久久不敢承认的内心感情。
我力图超越罪孽的概念,但总觉罪孽是不可容忍的。
· · · · · · (更多)
我总认为,拿《圣经》当自己行为的挡箭牌终归不妥。
世人若是不知道罪恶,那该有多幸福啊!
第二章/ 043
今天,我才敢正名,直呼我久久不敢承认的内心感情。
我力图超越罪孽的概念,但总觉罪孽是不可容忍的。
译后记:自相矛盾的魅力/077
三个圈文学手册/083
导 读:安德烈·纪德(作者:盛澄华)/ 085
授奖辞与获奖感言: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 10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每只羊单独离开羊群,在牧人看来,可能比整个羊群还要宝贵。 “一个人如有一百只羊,走失一只,他不是要将九十九只羊丢在山上,去寻找那只迷途的羊吗?” “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他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月二十七日 -
我想事情就应当这样:天气转暖,春天步步进逼,终要战胜冬季。积雪融化的情景,有多少回令我赞叹不已:看表面还是原样,而下面却消融了。每年冬天,阿梅莉总要产生错觉,明确对我说:积雪一直没有什么变化;殊不知看着还很厚,下面已经化了,突然间会一处处崩坍,重又显露出生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月二十七日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田园交响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田园交响曲"的人也喜欢 · · · · · ·
田园交响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6 条 )





《帕吕德》书评:盲目和满足间的挣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评分:★★★★★ 4.4 故事相对松散,且文中穿插大量涉及哲学的对话和意识流的思绪延伸。阅读全程就是专注和走神的极限拉扯,好在是读完了感觉受益匪浅。 - - - - 帕吕德,音译,拉丁原文沼泽地的意思。(未找到考证) 一部结构巧妙的套娃式小说:主人公“我”在创作<帕吕... (展开)
“我被引导着……”:《田园交响曲》中的叙事与现实

安德烈纪德讲述的是一个躺着的人的故事,帕吕德。

> 更多书评 8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6 )
-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8.4分 2147人读过
-
Gallimard (1972)8.0分 4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8.6分 147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5分 127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三个圈)
- 2022 (豆友ognSAL31f0)
- 文 (呼啊嗯 呜咿)
- 刷书计划•2021年书单 (苏晓泽)
- 法国文学 (吟易)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田园交响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ORI 2023-01-07 23:04:14 山东
牧师和盲女都明白……道德也束缚不了,我们欺骗不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但是在追求自己的快乐时在道德面前就有了矛盾。盲女爱上了牧师,但牧师结婚了,直到她眼睛好了看到了牧师一家被她的爱搞得多么糟糕,看到自己喜欢的是牧师儿子的长相。牧师也发现自己欺骗不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他爱上了盲女,他不顾家庭与圣经的道德束缚想要跟盲女在一起,最后却同时失去了盲女、儿子和家庭。
2 有用 2046小马 2024-04-16 23:38:50 江苏
24/4/16:缺乏洞察力的叙述者的手法再次允许纪德使用相同的日记形式。从抽象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传达这种极端自欺欺人的最佳方式。多愁善感的牧师像所有多愁善感的人一样,因他的虚荣心和乐观主义而被孤立,小说中没有什么比牧师对热特律德对其教导的回应毫无怀疑的赞赏更能证明这一点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象征着上帝世界的普遍和谐—拒绝爱就是罪,所以他和热特律德没有罪。当热特律德恢复光明揭开了她周围的真实世界时... 24/4/16:缺乏洞察力的叙述者的手法再次允许纪德使用相同的日记形式。从抽象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传达这种极端自欺欺人的最佳方式。多愁善感的牧师像所有多愁善感的人一样,因他的虚荣心和乐观主义而被孤立,小说中没有什么比牧师对热特律德对其教导的回应毫无怀疑的赞赏更能证明这一点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象征着上帝世界的普遍和谐—拒绝爱就是罪,所以他和热特律德没有罪。当热特律德恢复光明揭开了她周围的真实世界时,和谐的世界才分崩离析。 牧师混淆了基督教的慈善和肉欲这两种形式的爱,这一可悲的谬论无疑是令人信服和具有洞察力的,但由于必须由受害者本人来传达这一事实,这一事实削弱了这一可悲的谬论。纪德的诚实在于他愿意夸大其思想的危险后果。如果这些思想被软弱或自欺欺人的人所持有的话,或许这只是他最强烈的创作冲动之一 (展开)
0 有用 一只甜柿纸 2023-08-03 12:49:48 山东
道德三部曲中,这本是读得最通顺的一本,也是最薄的一本。牧师对于盲女从一开始的宗教之爱,渐渐发展为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男女之情,还要用教义来自欺欺人。欢乐并不纯粹,且带着罪恶,这也是盲女恢复视力之后要放弃生命的原因。这个世界如此矛盾,我们怎能要求只取一面呢?
0 有用 kw 2024-08-15 18:04:15 河北
【8.0】日记体小短篇,讲了一个悲剧故事。读完以后我不住地反思到底什么是爱,很么是道德,牧师和盲女的爱分别都是真实的吗?问题似乎又回到“什么是爱”上了,伴随着这个问题的,仍旧是道德、文化观念对“爱”的塑造。我以为,纪德在此塑造的形象恰不是反映出他的“非道德”(自由)立场,而恰恰相反,他们均深受道德的约束而无法挣脱。
0 有用 吾家今日拆遷否 2022-08-04 20:16:51
人性的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