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第一本紀錄余英時先生談自己年幼生活、
青少年時期、學生時代及思想養成的訪談集。
余英時先生學術思想博大精深,
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史,
在中國史學研究有極為開創性的貢獻。
本書由思想史學者陳致透過訪問,
呈現余英時先生的學思歷程。
2006年12月,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余英時教授榮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的克魯格獎。該獎項頒發給諾貝爾獎未包括的人文學科領域中有傑出成就的學者,以肯定他們在學術研究中的終身成就。
余英時先生是在迄今獲獎學人中唯一的華人學者,余先生在中國思想史研究上的成就為中外學術界所公認。陳致接受香港《明報月刊》委託,通過越洋電話數次訪問余先生。
訪談記錄著重在余先生治學的途徑、經歷、方法和重點,以及他對學術、思想、人文等各方面的看法等。全書分為〈直入塔中,上尋相輪〉、〈宗教、哲學、國學與東西方知識系統〉、〈治學門徑與東西方學術〉、〈為...
第一本紀錄余英時先生談自己年幼生活、
青少年時期、學生時代及思想養成的訪談集。
余英時先生學術思想博大精深,
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史,
在中國史學研究有極為開創性的貢獻。
本書由思想史學者陳致透過訪問,
呈現余英時先生的學思歷程。
2006年12月,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余英時教授榮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的克魯格獎。該獎項頒發給諾貝爾獎未包括的人文學科領域中有傑出成就的學者,以肯定他們在學術研究中的終身成就。
余英時先生是在迄今獲獎學人中唯一的華人學者,余先生在中國思想史研究上的成就為中外學術界所公認。陳致接受香港《明報月刊》委託,通過越洋電話數次訪問余先生。
訪談記錄著重在余先生治學的途徑、經歷、方法和重點,以及他對學術、思想、人文等各方面的看法等。全書分為〈直入塔中,上尋相輪〉、〈宗教、哲學、國學與東西方知識系統〉、〈治學門徑與東西方學術〉、〈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四篇。
余英時簡介
余英時 (1930-2021)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院士。生於天津,籍貫安徽潛山。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師從錢穆先生、楊聯陞先生。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講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康乃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和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曾獲國際多所大學的榮譽和名譽博士學位。2006年榮獲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終身成就獎」(the John W. Kluge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2014年榮獲「唐獎漢學獎」。
我走過的路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陳致
1964年出生於北京。北京大學歷史系學士,南京大學古典文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主要從事詩經、古史與明清學術史方面的研究,曾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後轉為威斯康辛大學訪問教授。2000年至今,在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服務,現為講座教授、饒宗頤國學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常務副校長。著有《詩禮禮樂中的傳統》、《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中國上古史卷》、《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主編《中國古代詩詞典故辭典》、《周策縱舊詩存》,另有學術論文在陸、港、臺、英、德、美、荷等重要學術雜誌上發表。
目录 · · · · · ·
直入塔中,上尋相輪
克魯格獎
政治、黨爭與宋明理學
清代考據學:內在理路與外部歷史條件
最後一位風雅之士:錢鍾書先生
以通馭專,由博返約:錢賓四先生
國學與現代學術
學問與性情,考據與義理
「直入塔中」與「史無定法」
「哲學的突破」與巫的傳統
「內向超越」
胡適的學位與自由之精神
民族主義與共産主義
人文邊緣化與社會擔當
西方漢學與中國學
宗教、哲學、國學與東西方知識系統
儒家思想的宗教性與東西方學術分類
國學、「國學者」與《國學季刊》
哲學與思想:東西方知識系統
哲學與抽象的問題
文化熱與政治運動
知識人:專業與業餘
治學門徑與東西方學術
哈佛讀書經驗
早歲啓蒙與文史基礎
先立其大,則小者不能奪
洪煨蓮(業)與楊聯陞
俞平伯與錢鍾書
學術與愛國主義
取法乎上
西方漢學與疑古問題
爲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 (劉夢溪訪談)
關於錢穆與新儒家
學術不允許有特權
學術紀律不能違反
「天人合一」的局限
怎樣看「文化中國」的「三個意義世界」
學術立足和知識分子的文化承擔
「經世致用」的負面影響
中國學術的道德傳統和知性傳統
中國傳統社會的「公領域」和「私領域」
中國歷史上的商人地位和商人精神
如何看待歷史上的清朝
東西方史學觀念和研究方法的異同
最要不得的是影射史學
文化的問題在社會
社會的問題在民間
後記
余英時教授著作目錄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想我要强调的就是,要知道怎么念书,那就是得“取法乎上”。读精品,找学者公认的经典好好揣摩。不是讲内容,你不必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但要了解文艺复兴研究的开山师祖布克哈特是怎样把这个模式建立起来的。他是有立体感的,讲艺术、国家、个人主义、个人的觉醒,跟中古有什么大不同,这些端倪都是他先看出来的,他先指出来了。他指出来以后,慢慢人们会发现,有的地方说过了,有的地方还不及,研究不够,收到人家攻击,或者修改。那也没有关系,大纲大目是他提举出来的。这样你就慢慢得到读书的办法了。 我们要鼓励青年人读好书,不是任意找一本,而是老师推荐的。而且要看他这本书是怎么写成的,从这方面注意。不光是说他讲了些什么主张,这事是次要的。要看他怎么样得到这些结果的,这样你就能学到针法,金针就在这里面。鸳鸯绣好了才拿出来给人看,光看鸳鸯是看不出什么名堂来的。这是我认为感触比较深的经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9页 -
陈:俞先生可是在《红楼梦》上吃了苦头的,我记得听陈毓罴先生说起过,俞先生下干校时,遭到农民的批斗。农民说:“你这个反动分子,竟敢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俞说:“不敢!”老乡说:“你还有什么不敢的,你居然写了本《红楼梦》反对毛主席!”俞连忙说:“不敢不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走過的路"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走過的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出一本 | 来自希望永远都在 | 2025-01-23 08:59:23 | |
出pdf. 10r。私即可。 | 来自洗缘 | 2024-07-12 13:38:3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华书局 (2012)8.6分 1869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2)8.6分 135人读过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2)8.1分 46人读过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2)8.4分 4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2021年的书 (黄原甫)
- 中国近现代史 (TY)
- 非虚构 (宇宙风)
- 【新書過眼錄·台灣】2021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0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走過的路的评论:
feed: rss 2.0
11 有用 Binns 2021-11-29 23:34:33
與中華書局2012年版相比,多了〈余英時教授著作目錄〉;與聯經2012年版相比,〈余英時教授著作目錄〉增補了2012之後的著作與文章。書名改用章怡和的題字。2021.11.27,聯經書店翻過。
1 有用 初一十五拜拜 2025-03-24 18:53:51 广东
在香港买余先生的书,翻来翻去,实在觉得他的历史著作艰深难啃,所以选了一本带有自传性的访谈录,用了一个多月断断续续翻完,中间还有两次间隔比较长的断点,对他关于史学、国学以及某些历史名人的臧否确实都很难一一记得住,能切实留下记忆的确实就是治学严谨四个字了。 摘录一段:有民间社会就有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最无害的,因此打烂菩萨,再愚蠢不过。中国近代知识份子专好破除迷信,其实自己信仰的所谓科学的一... 在香港买余先生的书,翻来翻去,实在觉得他的历史著作艰深难啃,所以选了一本带有自传性的访谈录,用了一个多月断断续续翻完,中间还有两次间隔比较长的断点,对他关于史学、国学以及某些历史名人的臧否确实都很难一一记得住,能切实留下记忆的确实就是治学严谨四个字了。 摘录一段:有民间社会就有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最无害的,因此打烂菩萨,再愚蠢不过。中国近代知识份子专好破除迷信,其实自己信仰的所谓科学的一切比民间信仰还要幼稚。 (展开)
6 有用 余生皆假期 2022-03-15 12:21:48
2022072 之前读过中华书局的简体版,这次再刷一次;繁体和简体正文内容没区别,唯一差别是这个版本后附上了余先生的著作目录,更新到了2018年,已经是几近全面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 有用 毛豆 2022-10-01 20:57:41 新加坡
前半部分比较易读。虽然自己不做学术,也可从先生的经历及治学中触类旁通,获得一些灵感。
2 有用 放逐科比 2022-05-03 21:15:19
陈致显然是更好的访谈者,刘梦溪学问对不上余先生。可为余英时著作导读,多有金针度人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