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雅理
副标题: 人类早期国家的深层历史
原作名: Against the Grain: A Deep History of the Earliest States
译者: 田雷
出版年: 2022-5-1
页数: 362
定价: 79
装帧: 精装
丛书: 雅理译丛
ISBN: 9787576403916
内容简介 · · · · · ·
文明破晓·农耕初兴·城镇乍现·国家诞生
本书带领读者穿越到人类早期文明国家形成的历史,著名考古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巴里·坎利夫爵士盛赞本书:“历史就应该这么写!”
这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政治学家、人类学家詹姆斯·C.斯科特的最新著作,全书以大历史的纵横视野探究了人类社会早期国家的深层历史,主要关注两河流域也即美索不达米亚的初民国家,必要时也纳入了对古埃及文明和古代中国的比较分析。这是斯科特集毕生功力,综合考古学、生物学、环境史、人口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所写作的人类早期国家的文明史。本书既有跨越数千年、游走多个人类早期文明的恢弘视野,同时又随处可见严谨、细致、令读者拍案叫绝的分析,对人类早期国家的形成这个文明史的大问题,书中提出了若干极具颠覆性的观点,并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证。
作茧自缚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1936年生,现为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讲席教授,创立并主持耶鲁农政研究中心。斯科特于1992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997年至1998年担任亚洲研究协会主席。2020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将最高荣誉“阿尔伯特·赫希曼奖”授予斯科特,以表彰他“广博而卓越的跨学科研究”。其主要著作《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弱者的武器》《支配与抵抗艺术》《国家的视角》《逃避统治的艺术》均有中译本,读者众多。
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法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系、耶鲁大学法学院,2008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近期出版专著《继往以为序章:中国宪法的制度展开》,译著《我们的孩子》《娇惯的心灵》《寒门子弟上大学》。“雅理”出版策划与主理人。
目录 · · · · · ·
前 言
导 论 一个支离破碎的叙事:那些我曾一无所知的
第一章 “驯化”的长历史:从用火、栽培植物、驯养动物,最终是……人类自己
第二章 世界的地景改造:先民的农庄系统
第三章 人畜共患病:流行病的"暴风雨"
· · · · · · (更多)
前 言
导 论 一个支离破碎的叙事:那些我曾一无所知的
第一章 “驯化”的长历史:从用火、栽培植物、驯养动物,最终是……人类自己
第二章 世界的地景改造:先民的农庄系统
第三章 人畜共患病:流行病的"暴风雨"
第四章 谷物立国:早期国家的农业生态
第五章 人口控制:奴役与战争
第六章 早期国家的脆弱:形为崩溃,实为解体
第七章 蛮族人的流金岁月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从始至终,对于那些我们感兴趣的植物和动物,我们人类就想方设法加以干预,在更大程度上掌控它们的繁殖功能。我们会有选择地培育、保护并掠夺它们。这种观点甚至适用于早期的农业国家及其宗法控制,也即对妇女、俘虏和奴隶的人口再生产。 吉列尔莫·阿尔加兹的惊人之论可谓一针见血:“早期的近东村落驯化植物和动物。而乌鲁克的城市形态驯养的则是人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 论 一个支离破碎的叙事:那些我曾一无所知的 -
不仅国家这种形式完全压倒其他政治可能,而且世界各地的考古和历史研究大都受国家资助而开展,这往往等同于国家在自恋地绘制自画像。而考古工作就是对大型历史遗址的挖掘以及分析。因此,假如你用石料建起恢宏的工程,并且恰好将断壁残垣都留在某一位置,那么你就很有可能“被发现”,从此主宰古代历史的篇章。 而在文字与文档现身于历史记录后,前述的偏颇就变得甚至更显著。这些文献都是以国家为中心的文本。历史中找不到与之争辩的其他声音,面对这些国家中心的文本,别出心裁的反向解读需要极大的勇气,同时又极其艰难。一般说来,留存下来的国家档案越多,则在历史上重建该王国及其自画像的篇章就越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 论 一个支离破碎的叙事:那些我曾一无所知的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作茧自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作茧自缚"的人也喜欢 · · · · · ·
作茧自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农民和猎人的终极“battle”
>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政法大学版删除四幅地图 | 来自漆园吏玫 | 5 回应 | 2022-09-28 20:40:45 |
新译本 | 来自彭柬之 | 2 回应 | 2022-06-23 18:25:3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7)8.2分 97人读过
-
麥田出版公司 (2019)8.8分 296人读过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La Découverte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政治学 (叙拉古之惑)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History,Geography,Map,etc (sinol)
- 比较政治学/历史政治学/历史社会学 (皇甫杰)
- 国家:制度、历史与文化 (🦉的瓦涅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83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作茧自缚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麻烦你,我要鱼丸粗面。 2023-06-09 08:24:41 上海
一个观念影响了我的,古代(公元1000年之前吧)的暴力对抗,不是为了地盘儿是为了人口。希望全战系列和文明系列游戏能考虑。
1 有用 克林贡猴子 2022-12-07 19:53:08 北京
定居是进步的,农业社会是进步的,国家是进步的……这些理所当然的观念都在被挑战。这样转过头来想想传统的历史叙事,关于黑暗时代,文明崩溃的扼腕叹息,也是太过于专注于那些其实反常的长时间存续帝国了。女性被压迫,大概也是产生于此吧,单一的谷物饮食让人缺铁,这导致有月经的女人相比男性受害更大,变得更弱小。同时早期国家对人口的控制,也使得女性沦为生育工具。
1 有用 行云流水 2022-12-24 16:35:37 广东
人口和奴隶数是权力的来源。 国家边缘的蛮族来自于逃税出来的自由人。但是他们注定是作茧自缚,他们一方面掳掠其他蛮族当奴隶卖给国家,另一方面他们充当国家的雇佣兵。
12 有用 任小羊 2022-11-10 19:12:39 上海
斯科特又来了,看似换个领域,其实还是那些套套,这里仿佛又是一些“系统人”,和另一些“后现代”的“游牧”“理性”人……
2 有用 持相同政见者 2023-09-23 23:12:17 上海
从现实论证的角度上来说,斯科特提供的解释是可以接受的,即使事实上有瑕疵(毕竟依托考古材料的结论很难会有最终结论),本书在大的叙事线索上具有一定说服力和融贯性。考虑我到对斯科特式安那其主义先入为主之见,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带有这个思考:如果斯科特从技术史和考古学上将传统的国家解释进行了批判,那么他对早期国家形成的新解释是否能导出什么规范后果呢?一个比较直接的感受是论证“国家的形成是人被压制的过程”即... 从现实论证的角度上来说,斯科特提供的解释是可以接受的,即使事实上有瑕疵(毕竟依托考古材料的结论很难会有最终结论),本书在大的叙事线索上具有一定说服力和融贯性。考虑我到对斯科特式安那其主义先入为主之见,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带有这个思考:如果斯科特从技术史和考古学上将传统的国家解释进行了批判,那么他对早期国家形成的新解释是否能导出什么规范后果呢?一个比较直接的感受是论证“国家的形成是人被压制的过程”即使成功也很难直接得出斯科特所提倡的政治观点。不过考虑到写作目的的多元性,至少在叙事构建上本书还是处于一个不错的水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