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你是否时常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包围,陷入空洞与迷茫,无法继续前进?面对现实,你是否会被
深深的焦虑和恐惧裹挟,开始自我厌恶,并感到无可适从?你又有多久,没有体会过发自内心的快
乐,或者为什么人,什么事而心动过了?你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
如果说,“肌无力”形容的是人的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没有力气,是身体的易疲劳,那么“心无
力”就是指人们内在力量的缺乏。间歇性的“心无力”,已然成为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变幻莫测
的世界里人一种心理常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如何去保持内心与外界,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要如何找回对生活的动力与激情,找回那个失落已久的真实自我呢?
这是一本心理自助指南,献给面对当今诸多变化和挑战的现实世界的人们。林音是一名心理工作
者,她也曾陷入严重“心无力”状态,亲自感受和经历过“心无力”的体验。历经数年的内心挣扎
和探索努力,她终于能够面对和...
你是否时常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包围,陷入空洞与迷茫,无法继续前进?面对现实,你是否会被
深深的焦虑和恐惧裹挟,开始自我厌恶,并感到无可适从?你又有多久,没有体会过发自内心的快
乐,或者为什么人,什么事而心动过了?你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
如果说,“肌无力”形容的是人的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没有力气,是身体的易疲劳,那么“心无
力”就是指人们内在力量的缺乏。间歇性的“心无力”,已然成为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变幻莫测
的世界里人一种心理常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如何去保持内心与外界,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要如何找回对生活的动力与激情,找回那个失落已久的真实自我呢?
这是一本心理自助指南,献给面对当今诸多变化和挑战的现实世界的人们。林音是一名心理工作
者,她也曾陷入严重“心无力”状态,亲自感受和经历过“心无力”的体验。历经数年的内心挣扎
和探索努力,她终于能够面对和克服“心无力”,并重获“心”生。全书通过林音与五位“心无力
体验者”的对话,对“自我PUA”、“空心人生”、“微笑抑郁”、“快乐无能”和“恋爱失格”
五大主题进行深入探索,对人们共同面对的心理困境进行细腻的解剖和分析。
这本书将通过对“心无力”问题的抽丝剥茧,步步深入,跟随对话带领你穿越内心深处,拨开重
重迷雾,寻找多年来内心困扰的根源,帮助你走出“心无力”的状态,逐渐从无力变得有力。在这
个充满重重挑战、纷繁复杂的世界,在容易“心无力”的时代,陪你一起寻找和塑造一颗不被焦虑
控制,不被虚无裹挟,丰富、强大且拥有力量的心,重获“心”生。
作者简介 · · · · · ·
林音,心理工作者,存在主义者。做过记者、编辑,后投入心理学行业,现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在
读。
曾任知名心理学平台内容主笔,沉浸于心理学相关内容创作数年,以笔名「蓝莓小姐」活跃在各
大平台,文章多次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公众号,新浪、腾讯网等网络媒体及《青
年文摘》等杂志转载,影响了数千万读者。现继续从事专业领域实践和心理学书籍、视频等内容创
作。
一直行走在探索“人可以怎样存在”的路上,凝视深渊,也仰望太阳。一生信奉爱与自由,向死
而生。始终相信,人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是为了活出真实自我,“成为你自己” 。
目录 · · · · · ·
第二章自我 PUA
01 内耗型人格:你最大的敌人,便是你自己
02 极度厌恶自己,是因为带上了“负面滤镜”
03 否定惯性:如果没被爱过,就不会懂得自爱吗
04 脆弱的地基:为什么有的人越挫越勇,有的人则不堪一击
· · · · · · (更多)
第二章自我 PUA
01 内耗型人格:你最大的敌人,便是你自己
02 极度厌恶自己,是因为带上了“负面滤镜”
03 否定惯性:如果没被爱过,就不会懂得自爱吗
04 脆弱的地基:为什么有的人越挫越勇,有的人则不堪一击
05 自爱的转折点:不是你的错,就不要承担
06 偏见的真相:大部分人对你的评价,与你无关
07 投射性指责:那些指责你的人,可能是在逃避责任
08 克服“自我 PUA”的关键:建构一个内部评价体系
09 想变得更好,反而要接受自己的局限性
10 接纳自己不意味着不改变,反而让人更有力量去改变
11 最终能够拯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第三章空心人生
01 间歇性心无力:被倦怠感毁掉的人生
02“过劳”的快生活,只剩下空洞
03 人生没有绝对的落后,要找到自己的节奏
04 流水线产品:优秀的做题家,为何变成了“行尸走肉”?
05 抹掉自我,你在为谁而活?
06 一个人一个活法,你不是所谓的失败品
07 同质化地狱:内心空虚的我们,需要“沉思的生活”
08 内卷竞争下的“情感钝化”:我们都是孤岛
09 心无力的本质:信仰缺失,是一种“心病”
10 有目标的人生:心之所向,即是归处
第四章微笑抑郁
01 高功能抑郁:表面笑容满脸,转身却只想消失
02 双面人生:人人都是好演员
03 为何抑郁?谁给你安了一个“乖巧听话”的人设?
04 太懂事的孩子,大多不健康
05 抑郁是因为太脆弱?不,是因为太坚强
06 微笑面具有好处?要克制情绪,更要学会表达
07 抑郁是怪物?不,它或许是一个人涅槃重生的机会
08 抑郁可耻?身边人的无知,是压垮抑郁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09 克服抑郁:爱是最好的药,最后的堡垒
10 疗愈的本质:我爱白天的你,也爱黑夜的你
11 你是普通人,也是勇士
第五章快乐无能
01 快感缺失:你有多久没有感受到真实的快乐了?
02 疲惫的真相:一眼望得到尽头的人生
03 不快乐的本质:被压抑的天性
04“永不满足”,才是一个人内心最大的损耗
05 要比较的话,就全面彻底地比较吧
06 不要成为“受害者”,警惕“自我中心意识”
07 在疯狂劳动的同时,不要丧失童心的本质和原始的快乐
08 快感不等于快乐,真正的快乐是精神上的平和
09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持续的快乐,叫心安理得
第六章恋爱失格
01 高依恋回避者:逃避,是永远的人生主题
02“若即若离型”恋人,本质也向往亲密关系
03 在感情中强调“边界感”,是害怕因为他人丧失自我
04 追求心理舒适度:缺乏安全感的人,随时准备逃离
05 寻求稳定的“情感客体”:像大树一样的存在
06 真实,是克服一切感情障碍的通行证
07 要想拥抱大树,首先要让自我强大
08 两性关系模型:谁在影响你对异性的态度?
09 契约恋爱,一步步打破“爱无力”魔咒
终章 30 岁,我决定过一种“不无力”的人生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对待生命,一个人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不然就会被空虚淹没。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去创造自己的意义,找到自己真正为之心动的事物呢? 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里,弗兰克尔提到了三种找到人生意义的方式:(1)从事某项事业,并取得成功;(2)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3)去爱某个人,并帮助对方实现潜能。他还介绍了意义疗法中的一个小招数:临终床疗法,来帮助人们去找寻心中的渴望。 想象此时,你已经80岁,奄奄一息躺在床上,即将咽下你人生的最后一口气。回首一生,你是否觉得自己的一生有意义?你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你会觉得遗憾吗?如果有的话,请不要逃避生命的责任,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追问和实践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死亡本身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0 有目标的人生:心之所向,即是归处 -
陷入心无力的人总是会被一个问题困扰: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而每当我有这个疑问的时候,就会用存在主义治疗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疑问,问我自己:“如果你知道下个星期或下个月就要死去,你将会做些什么?你的生活将会有何不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0 有目标的人生:心之所向,即是归处
喜欢读"《走出心无力》"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走出心无力》"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不要挑战人性2 7.2
-
- 即时满足:让人嗨起来的动机心理学 7.2
-
- 谁说我不可以 7.6
-
- 假如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7.3
-
- 好运气制造手册 6.1
-
- 驯服咆哮的狮子 8.6
-
- 《重新定义父母》 7.8
-
- 复原力:应对挫折和压力的心理学 7.3
-
- 理解愤怒 7.9
《走出心无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走出心无力》的作者涉嫌抄袭洗稿青衫Aspie的文章。
>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2寻书23看 (含章可贞)
- 想看的书 (苗薇)
- 书单丨2022上半年心理学新书 (空悠悠书局)
- 在一本书中,逃离世界。 (momo)
- 情绪心理沟通 (阿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4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走出心无力》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允许一切 2023-12-30 16:24:04 四川
第六章无看。
1 有用 喵多哩 2022-08-31 18:30:54 云南
昨天下午在西西弗读的 很有启发
1 有用 滚球球 2022-10-22 13:53:32 云南
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总认为跳舞的人疯了,但音乐一直都存在。高度商品化社会和过度比较竞争造成内心的空虚和无力,流水线的社会很容易生产抑郁者和厌世者。如何创造更多利益而不是创造更多价值。梅贻琦:(真实的感觉)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是童年被卡住的自我。克服自我PUA的心理惯性,就像人锻炼肌肉一样需... 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总认为跳舞的人疯了,但音乐一直都存在。高度商品化社会和过度比较竞争造成内心的空虚和无力,流水线的社会很容易生产抑郁者和厌世者。如何创造更多利益而不是创造更多价值。梅贻琦:(真实的感觉)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是童年被卡住的自我。克服自我PUA的心理惯性,就像人锻炼肌肉一样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反抗无端攻击,我和我自己站在了一起,我感觉到了自己对自己的保护欲,自己对自己的爱。人性就爱攻击人,优越感存在感。王尔德: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尼采:没有真相只有诠释。我们用本能和直觉去感知美的能力已经严重退化了。速食同质化视频让人空虚。快感缺失。世界的参差意外的故事。 (展开)
0 有用 归无 2024-03-19 01:50:50 江苏
微信读书听完的,适合无聊的时候快速刷过去,会更自然。我挺喜欢
2 有用 干活(时间紧迫 2024-01-18 11:06:00 浙江
看了一章就不想再看下去了,因为一章就都是废话。看了两章还是废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