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儿童的心灵就像珍贵的艺术品,需要父母用心思、用灵魂好好感悟。爱得过多、爱错了方向,都会使孩子内心蒙尘。本书是李跃儿多年来教育实践的精华,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如何培养有抗挫折力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如何与孩子对话、如何识别孩子的焦虑和不安……尽管饱含技巧,但技巧在本书中并非重点,因为再多的技巧都终将回归于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爱。如何智慧地去爱,怎样在自己、在孩子心中培育爱从而使爱形成不竭的循环——这才是父母乃至整个社会需要探索的课题。
作者简介 · · · · · ·
儿童教育家、美术教育家、油画家
跃儿教育、李跃儿芭学园创始人
40年深入探索,为父母和孩子提供指引
· 北京市女园长协会常任理事
· 清华大学幸福校园教育工作者
· 曾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华表奖”和“形象大使”称号、“2006年中国幼儿教育百优十杰”称号、搜狐
教育盛典“教育木兰奖”等
· 2018世界园长大会(WPC)特邀专家
· 曾为《父母》杂志教育答疑专家、央视少儿频道签约专家
系列著作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2》
《关键期关键帮助》
《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目录 · · · · · ·
再版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i
推荐序 一定要看的一本书 iii
本书源起 捧给你一朵秋天的云 vii
第一章 天使,还是上帝 001
1. 身后的小影子 003
睡着了 004
· · · · · · (更多)
推荐序 一定要看的一本书 iii
本书源起 捧给你一朵秋天的云 vii
第一章 天使,还是上帝 001
1. 身后的小影子 003
睡着了 004
· · · · · · (更多)
再版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i
推荐序 一定要看的一本书 iii
本书源起 捧给你一朵秋天的云 vii
第一章 天使,还是上帝 001
1. 身后的小影子 003
睡着了 004
醒来了 004
一声鸟鸣 006
雨过花开 007
此花非彼花 008
独一无二的送礼方式 010
身后的小影子 013
欣赏美丽心灵 014
2. 爱是教育的前提 016
感悟童心 017
在爱的基础上 018
当婴儿如饥似渴的时候 019
心中的莲花 020
天使,还是上帝 021
第二章 棍棒之下出“逆子” 023
1. 柔情如钢 025
柔情如钢 026
儿子的打工生涯 028
爸爸,我想对你说 029
2. 棍棒之下出“逆子” 031
大案背后 032
棍棒之下出“逆子” 034
谁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037
灵魂的逃亡 038
3. 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 041
浪子为何不回头 042
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 043
希特勒的成因 045
4. 驯养儿子 048
穿越精神的时空隧道 049
一只等待被爱的小狐狸 051
驯养儿子 052
第三章 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055
1. 爱的里程碑 057
女人为什么要长“奶糕糕” 058
男人长的是“鸡鸡” 059
老师,我有个办法 060
爱的里程碑 062
2. 鸡毛掸子 063
犯错的小孩 064
他是英雄 065
幸福港湾 066
3. 回头一瞥的时刻 068
猴群忽至 069
大限将临 070
你同情谁 070
秋收 071
砸枪 072
山谷里剩下一堆白骨 074
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075
第四章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077
1. 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 079
人才是“人”与“才”的结合 080
人才公式 082
人格豆芽菜 083
四面楚歌的中国学生 084
2.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087
什么是“成功” 088
人先得是个人 089
头顶上面的红樱桃 090
绿化人心 091
3. 漏网之鱼 093
土村人 094
他的神色像一个老师 095
驴粪蛋飘满天空 097
漏网之鱼 098
第五章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101
1. 关注与放手 103
老师,我们不幸福 104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105
在错误中成长 107
种菜的秘密 109
2. 六重苦难 111
天才在花丛中颤抖 112
六重苦难 115
围剿与反围剿 117
从心中长出众多的眼睛 119
托着狗脸唏嘘感叹 123
不要走进迷宫 125
第六章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129
1. 一对惊恐的大眼睛 131
乞丐的启示 132
幸福的概念 133
一对惊恐的大眼睛 135
请鲁迅走出坟墓 137
2. 孩子 7 岁在“偷情感” 138
名牌偷窃者 139
孩子 7 岁在“偷情感” 140
精神食粮 142
3.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146
王欢不会笑 147
魔鬼方程 149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151
第七章 幸福的小篮子 155
1. 把心带回家 157
忙碌的鸽子 158
幸福成了奢侈品 160
把心带回家 161
2. 用阳光化掉乌云 163
找来的痛苦 164
一条河与一缸水 167
用阳光化掉乌云 168
3. 收藏幸福 171
幸福的小篮子 172
我的阿依夏 174
风景中没有陌生人 177
第八章 摧残,还是拯救 181
1. 苦海无边 183
孩子心中的“好时光” 184
喂鸡的原理 186
摧残,还是拯救 187
2. “望子成龙”的挽歌 189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190
“望子成龙”的挽歌 193
第九章 拯救,还是教育 197
1. 教育的使命 199
实体化 200
二二为什么得四 201
公式化的道德教育 203
2. 天职 207
天职 208
两难命题 210
内心指引与理智判断 211
走出心灵的峡谷 213
在仇人与病人之间 214
“天职”的另外一种解释 216
3. 司马光砸缸 218
拿着瓦片走进课堂 219
急中生愚 220
请把抢救写成故事 222
圈圈来了大吃一圈 223
司马光砸缸 225
愉快的认字方式 226
第十章 教育,还是招数 229
1. 上帝安排的音乐 231
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 232
惯性来自心中的蒙昧 233
蒙昧制造不良的后果 235
上帝安排的音乐 236
你今天真酷 239
2. 工厂流水线上 241
千分比、万分比 242
卡尔·威特 243
工厂流水线上 245
“奉献”编织的怪圈 246
还孩子一片自由天空 247
3. 贪求永无止境 250
鱼子事件 251
贪求永无止境 252
与全家举杯庆贺 253
迷彩衣 254
框架之中 255
4. 教育,还是招数 258
在底色前面 259
教育是一个整体 260
· · · · · · (收起)
推荐序 一定要看的一本书 iii
本书源起 捧给你一朵秋天的云 vii
第一章 天使,还是上帝 001
1. 身后的小影子 003
睡着了 004
醒来了 004
一声鸟鸣 006
雨过花开 007
此花非彼花 008
独一无二的送礼方式 010
身后的小影子 013
欣赏美丽心灵 014
2. 爱是教育的前提 016
感悟童心 017
在爱的基础上 018
当婴儿如饥似渴的时候 019
心中的莲花 020
天使,还是上帝 021
第二章 棍棒之下出“逆子” 023
1. 柔情如钢 025
柔情如钢 026
儿子的打工生涯 028
爸爸,我想对你说 029
2. 棍棒之下出“逆子” 031
大案背后 032
棍棒之下出“逆子” 034
谁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037
灵魂的逃亡 038
3. 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 041
浪子为何不回头 042
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 043
希特勒的成因 045
4. 驯养儿子 048
穿越精神的时空隧道 049
一只等待被爱的小狐狸 051
驯养儿子 052
第三章 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055
1. 爱的里程碑 057
女人为什么要长“奶糕糕” 058
男人长的是“鸡鸡” 059
老师,我有个办法 060
爱的里程碑 062
2. 鸡毛掸子 063
犯错的小孩 064
他是英雄 065
幸福港湾 066
3. 回头一瞥的时刻 068
猴群忽至 069
大限将临 070
你同情谁 070
秋收 071
砸枪 072
山谷里剩下一堆白骨 074
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075
第四章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077
1. 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 079
人才是“人”与“才”的结合 080
人才公式 082
人格豆芽菜 083
四面楚歌的中国学生 084
2.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087
什么是“成功” 088
人先得是个人 089
头顶上面的红樱桃 090
绿化人心 091
3. 漏网之鱼 093
土村人 094
他的神色像一个老师 095
驴粪蛋飘满天空 097
漏网之鱼 098
第五章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101
1. 关注与放手 103
老师,我们不幸福 104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105
在错误中成长 107
种菜的秘密 109
2. 六重苦难 111
天才在花丛中颤抖 112
六重苦难 115
围剿与反围剿 117
从心中长出众多的眼睛 119
托着狗脸唏嘘感叹 123
不要走进迷宫 125
第六章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129
1. 一对惊恐的大眼睛 131
乞丐的启示 132
幸福的概念 133
一对惊恐的大眼睛 135
请鲁迅走出坟墓 137
2. 孩子 7 岁在“偷情感” 138
名牌偷窃者 139
孩子 7 岁在“偷情感” 140
精神食粮 142
3.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146
王欢不会笑 147
魔鬼方程 149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151
第七章 幸福的小篮子 155
1. 把心带回家 157
忙碌的鸽子 158
幸福成了奢侈品 160
把心带回家 161
2. 用阳光化掉乌云 163
找来的痛苦 164
一条河与一缸水 167
用阳光化掉乌云 168
3. 收藏幸福 171
幸福的小篮子 172
我的阿依夏 174
风景中没有陌生人 177
第八章 摧残,还是拯救 181
1. 苦海无边 183
孩子心中的“好时光” 184
喂鸡的原理 186
摧残,还是拯救 187
2. “望子成龙”的挽歌 189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190
“望子成龙”的挽歌 193
第九章 拯救,还是教育 197
1. 教育的使命 199
实体化 200
二二为什么得四 201
公式化的道德教育 203
2. 天职 207
天职 208
两难命题 210
内心指引与理智判断 211
走出心灵的峡谷 213
在仇人与病人之间 214
“天职”的另外一种解释 216
3. 司马光砸缸 218
拿着瓦片走进课堂 219
急中生愚 220
请把抢救写成故事 222
圈圈来了大吃一圈 223
司马光砸缸 225
愉快的认字方式 226
第十章 教育,还是招数 229
1. 上帝安排的音乐 231
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 232
惯性来自心中的蒙昧 233
蒙昧制造不良的后果 235
上帝安排的音乐 236
你今天真酷 239
2. 工厂流水线上 241
千分比、万分比 242
卡尔·威特 243
工厂流水线上 245
“奉献”编织的怪圈 246
还孩子一片自由天空 247
3. 贪求永无止境 250
鱼子事件 251
贪求永无止境 252
与全家举杯庆贺 253
迷彩衣 254
框架之中 255
4. 教育,还是招数 258
在底色前面 259
教育是一个整体 260
· · · · · · (收起)
喜欢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学会放手 8.2
-
- 孩子的教育 8.0
-
- 儿童自然法则 8.8
-
- 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 8.7
-
- 世界需要独一无二的你 9.0
-
- 育儿脑科学 7.6
-
- 养育界限 8.6
-
- 心理韧性 8.3
-
-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7.5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丨2022上半年心理学新书 (空悠悠书局)
- 儿童教育 (花木蓝)
- 育儿书 (花木蓝)
- 书单|育儿 (笨笨鱼)
- 2022读&记 (初晓♛)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卧听南窗雨 2022-09-04 16:30:34
教育要适合于孩子,不是适合于普遍意义上的孩子群体,而是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个体。 教育的本质是协助人类的生活。教育首先应该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状态入手。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须要在爱的基础上建立,少了爱就无法实施教育。爱对教育的意义就像光,始终照耀着整个教育的过程。智慧的爱能使孩子优秀,愚昧的爱可能会毁灭孩子。
0 有用 尤里卡 2022-09-08 23:26:56 河北
如何教育孩子恐怕还是所有父母都要面对的难题,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作者李跃儿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参考。书中内容可谓是作者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如何培养有抗挫折力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如何与孩子对话、如何识别孩子的焦虑和不安”。
0 有用 木子欢 2022-09-15 21:58:35 河南
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内容没有自己期望的深刻,但是越往下看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让我反思的地方。比如对孩子的管束太严,没有提供一个宽松自然的环境,比如人的追求应该是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周而复始的忙碌焦虑,比如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应该把他当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来看待…… 作者是58年出生的人,比我母亲还大,但是思想比我们当下的所谓的年轻人高学历人更新更科学更深刻,学美术的到处写生,有了美的熏陶,有艺术感,这些都是生... 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内容没有自己期望的深刻,但是越往下看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让我反思的地方。比如对孩子的管束太严,没有提供一个宽松自然的环境,比如人的追求应该是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周而复始的忙碌焦虑,比如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应该把他当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来看待…… 作者是58年出生的人,比我母亲还大,但是思想比我们当下的所谓的年轻人高学历人更新更科学更深刻,学美术的到处写生,有了美的熏陶,有艺术感,这些都是生命最需要的精神财富。 (展开)
0 有用 小雅写兮 2022-09-07 09:55:47 陕西
教育的意义,不仅是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积极人生观的人,一个有智慧、会思考的人,一个能够感受幸福能力的人。
0 有用 Summer疏影 2022-08-29 21:32:35 福建
看得很痛。“多数父母无法恰当的把握分寸,给的总是孩子不需要的,孩子要的一般不给,而不给就会出问题。”嗯,看得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