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狄金森三分之一以上的诗歌及近一半的信件都提到了她最喜欢的花,花既是她诗歌创作的灵感缪斯,亦是她一生珍爱的挚友伙伴。本书中,作者朱迪丝·法尔引用了大量一手资料研究狄金森诗作与生平。她以花朵、园艺为切入点,对狄金森的气质、审美,以及她看待艺术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提出了新的看法。法尔将狄金森的花园之爱置于当时的文化语境之中,描述其起源、发展及与其家族喜好的关联,思考狄金森花园的建构与数百首诗歌和诗性书信的对应关系。
书中特别设立“与艾米莉·狄金森一起种花”一章,园艺家路易丝·卡特通过狄金森亲友的回忆、诗人自己的证言以及对狄金森花园的资料研究,还原了狄金森花园与温室中曾经出现过的植物,同时详细介绍了栽培和养护它们的各项步骤。
狄金森的花园不仅仅是她心爱花朵的家园,更承载着她关于爱与永恒的隐喻。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指引穿行于花园小径,一同聆听园中“花语”,感受狄金...
狄金森三分之一以上的诗歌及近一半的信件都提到了她最喜欢的花,花既是她诗歌创作的灵感缪斯,亦是她一生珍爱的挚友伙伴。本书中,作者朱迪丝·法尔引用了大量一手资料研究狄金森诗作与生平。她以花朵、园艺为切入点,对狄金森的气质、审美,以及她看待艺术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提出了新的看法。法尔将狄金森的花园之爱置于当时的文化语境之中,描述其起源、发展及与其家族喜好的关联,思考狄金森花园的建构与数百首诗歌和诗性书信的对应关系。
书中特别设立“与艾米莉·狄金森一起种花”一章,园艺家路易丝·卡特通过狄金森亲友的回忆、诗人自己的证言以及对狄金森花园的资料研究,还原了狄金森花园与温室中曾经出现过的植物,同时详细介绍了栽培和养护它们的各项步骤。
狄金森的花园不仅仅是她心爱花朵的家园,更承载着她关于爱与永恒的隐喻。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指引穿行于花园小径,一同聆听园中“花语”,感受狄金森诗歌的意蕴。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美]朱迪丝·法尔(1936—2021),文学评论家、小说家、诗人,乔治敦大学荣休教授。在耶鲁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除诗歌、小说、历史传记创作,法尔主要侧重于狄金森、怀利等人的生平研究。作品曾先后获得《纽约时报》年度之书,美国出版协会文学批评奖等奖项。
[美]路易斯·卡特,园艺师、景观设计师。
*译者简介
卢文婷,译者,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武汉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中国现代当文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攻比较文学及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出版专著、译著多部。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种花伊甸园
第二章 林中花园
第三章 封闭的花园
第四章 “脑内花园”
第五章 与艾米莉·狄金森一起种花
尾声 园丁四季
附录 艾米莉·狄金森手植花木表
图片版权
致 谢
缅怀朱迪丝·法尔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为你照料鲜花一 明亮的缺席者! 倒挂金钟珊瑚色的缝隙 撕裂一播种者(Sower)一正酣梦 天竺葵一染色一点点一 小雏菊一斑斑 我的仙人掌一她拨开须发 裸露咽喉一 康乃馨一倾出香料一 蜜蜂一上前点采一 我藏的一风信子一 探出百褶花头一 香氛溢出 自瓶中一那样小巧一 你必好奇如何盛载一 玫瑰球一破开丝滑缠裹一 散落花园大地一 而一你一不在一 我宁愿花儿不开 绛红一全败一 你的花一吐艳一 她的主人一不来! 我怀伤悲一 长居灰沉一花萼一 谦卑一永远一 你的雏菊 盛装只为你!(F367)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脑内花园” -
从十二岁起,艾米莉就帮着母亲打理花园。最初是在西街(West Street,即现在的北乐街[North Pleasant])的房子里,后来搬到了主街宅邸。在她艺术创造力最旺盛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她的园艺技巧也在日臻纯熟:培植栀子(gardenia)、茉莉、甜豌豆(sweet pea)、山茶花(camellia)、法国玫瑰(Gallica rose)、夹竹桃(oleander)、百合、天芥菜,以及其他本土或异域花草。正如艾米莉的诗作不同凡响,一些她所钟爱的花草也华丽纷繁、与众不同,这要求种花人有学识、谨慎且有洞察力。其他如龙胆与银莲花(anemone)这些野花,它们的单纯质朴、童稚谦逊,又会激发她鲜活的想象,思考永恒生命的可能性。花园中的一花一草都象征着她的精神与情感状态,正如在书信与诗歌中她不断以花自指,从打理花园联想到写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 言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狄金森的花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狄金森的花园"的人也喜欢 · · · · · ·
狄金森的花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花之不朽令生命丰盈——走进《狄金森的花园》

《狄金森的花园》:维多利亚时代,隐秘的宝藏女诗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 新兴中产的童年往事 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处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这一时期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巅峰时期。汽车轮船的出现,使得运输和贸易四通八达,铁路交通贯穿东西南北,一切看上去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美国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就是这一时期出生,1830年她诞生于美国马... (展开)
《狄金森的花园》:维多利亚时代,隐秘的宝藏女诗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 新兴中产的童年往事 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处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这一时期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巅峰时期。汽车轮船的出现,使得运输和贸易四通八达,铁路交通贯穿东西南北,一切看上去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美国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就是这一时期出生,1830年她诞生于美国马...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关于植物 关于大自然 (bunny friend)
- 寻花觅柳故纸堆(书中的植物) (tuppence)
- 美学、趣味与社会 (🦉的瓦涅密)
- 人物传记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炎夏)
- 文新思 (森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狄金森的花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rtfulDodger# 2024-07-19 23:50:46 上海
太粉丝向了…是狄金森学者都是走解密路线的吗…文章也写的比较散,对话的对象是学术同侪,争论的问题也是小群体专业研究者才会关心的问题,一般狄金森爱好者我果然还是没有粉籍…
17 有用 王清欢 2023-01-02 16:53:09 安徽
打开第二页,看到那句年少熟读的诗——“造一个草原要一株苜蓿加一只蜜蜂…要是蜜蜂少,光靠梦也行”
7 有用 蔓玫 2024-06-05 20:49:11 江苏
失望,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失望。这样一本以植物为主线的书,作者和译者的植物学水平却都堪忧,day lily萱草就是萱草,真没必要一律翻译为白日百合,看似兼顾诗意实则本末倒置,对于读者而言只是在制造隔阂与误解。至于作者就更是,槽多无口……反正我看这本书是为了看正儿八经的植物记录而不是你故作解密的一系列夹带私货,狄金森要是知道自己从外貌到情感关系到兴趣爱好都被这么强行揣测解读个遍真不知会做何感想。本书中有... 失望,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失望。这样一本以植物为主线的书,作者和译者的植物学水平却都堪忧,day lily萱草就是萱草,真没必要一律翻译为白日百合,看似兼顾诗意实则本末倒置,对于读者而言只是在制造隔阂与误解。至于作者就更是,槽多无口……反正我看这本书是为了看正儿八经的植物记录而不是你故作解密的一系列夹带私货,狄金森要是知道自己从外貌到情感关系到兴趣爱好都被这么强行揣测解读个遍真不知会做何感想。本书中有关维多利亚时期的floriography请各位一个字都不要信,把一种非学术性流行文化当成正经植物学资料来讨论的做法足以证明作者根本就是个外行中的外行。全书水平最高的部分大概就是序言,真的,有这功夫我不如再去啃几页Jack Goody的《the culture of flowers》。 (展开)
0 有用 vivida 2024-06-29 05:06:52 阿尔巴尼亚
狄金森在花园和温室投注的精力,应与她对诗歌的相当。呈现维多利亚时代的博物学文化是很好的角度,可以更深入,写一本专著,而不必找一位考证狄金森园中植物,介绍栽培经验的作者合著。书中有的诗歌译文、植物种类考证或有小错。
18 有用 黎戈 2023-01-14 16:37:32 江苏
一上市就买了。本书是蛛网上的露珠,纤细密集而敏感入微——维多利亚时代欧美人对花草园艺的盛大热情,与狄金森在作品书信中的植物象征元素的丝缕运用,被巧妙地编织入文。恕我冒昧揣测,作者对资料的娴熟不止一个研究者的专业热情,更是长年精神共生的熟悉。长线的热情是研究者除了学术能力之外的最重要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