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的书评 (9)

北岛音 2023-06-10 21:58:17

拉美文学大爆炸下的遗珠。被加缪极度推崇,某种程度上加缪笔下的梅尔索与巴勃罗没什么大的区别,甚至是性转版本的玛丽亚。 玛丽亚这个名字在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意义是不需要解释的,早去巴勃罗也讲女性的一切美好都寄托于其身过(哪怕大多都是臆想)。巴勃罗对于玛丽亚的初见来自...  (展开)
Lazy念念 2023-07-11 12:00:18

孤独的人总会铤而走险

文/舒念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阅读感受,在一本书的开篇,你以为自己明白作者的故事走向,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走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读到最后,当你合上书的那一刻,又突然间豁然开朗。阅读《隧道》的过程就是这样,在不断思考为何作者将这部作品命名为隧道,而在结尾之处...  (展开)
你好阿唐 2023-06-21 12:38:48

笔记:每个人都住在阴暗孤独的隧道

埃内斯托·萨瓦托的《隧道》出版后,加缪喜欢书里紧张和平静的语气,将它翻译成法语出版,此后,这本书被翻译成多钟欧洲语言出版。博尔赫斯、格雷厄姆·格林、托马斯曼也对萨瓦托大加赞赏。 萨瓦托高寿,辞世时离100岁生日只有两个月,但他一生中只写过三部小说,《隧道》是处...  (展开)
戒断痛苦 2024-05-29 09:45:55

从来并无洞察旁人心底的本领

读的时候震惊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几乎和主角一摸一样,不过没有他那么偏执罢了。我总是在追求抛开表面的真相,追求对自己的绝对坦诚。这些天饱受着折磨,也是因为控制不住开始分析他人和自己的所言所行,以一种自认为的绝对理性。我有时是如此擅长收集细节去拼凑去证实他人的阴...  (展开)
2024-02-25 11:49:43

读得头疼

非常理解主角,但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不太愿意过多地和拒绝看到别人痛苦的人来往,要接住这些情绪,还是需要专业人士帮助。 为什么要求玛丽亚直白地表露荒凉与孤独(然后并不想听)?为什么要求别人用同样的方式表达痛苦?对于有过某类经历的人,解释是困难的(看起来像不屑解...  (展开)
Yeetastic 2023-09-28 14:59:09

隧道:爱是一闪而过的眩晕,而黑夜永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埃内斯托·萨瓦托作为现代文学先驱,他既能在自然科学的数据里缜密推敲,亦能在文学领域里坚定潜泳。 他曾说:“如果我们把好梦和噩梦都算作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没有哪部小说不是作者的自传。” 那么《隧道》作为心理小说三部曲之一,萨瓦托无疑成功地向大家描述了当一个...  (展开)
值得 2023-09-07 13:07:15

越是想要了解他人,越是陷入那一片漆黑

当我第一次打算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事根本办不到。我能知道他的名字,他的身高,他的智商,他的高考成绩,但是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对我是什么样的感情,完全不可能知道。而且只要一仔细想,就会钻牛角尖。 这个故事讲了类似的事,在没有网络的年代,男主有幸和女主一...  (展开)
译只大宝贝 2023-07-10 22:20:02

《隧道》阅读体验

萨瓦托的《隧道》,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部心理小说)。我认为,萨瓦托的“《隧道》”更像是一个无底的深渊,画家深陷在自我意识的荒诞猜疑的漩涡中(近乎病态的偏执于毫无依据的构想)。作为画家,他是“孤独且自负”的,是“没有人理解又渴望被理解”的(文中:“我...  (展开)
静静学姐爱读书 2023-07-05 07:23:46

这个男人亲手杀死了爱情

萨瓦托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大师”应该是从《隧道》开始的。这个故事的一开始就是男主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整个的故事也以男主的心理活动为主线,从始至终将读者按在第一人称的位置上看完整场悲剧。 这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一个著名画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人,举世震惊。...  (展开)

订阅隧道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