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熊逸版第2辑的书评 (427)

芥子书屋 2022-11-12 22:27:01

做人要读经,做事要读史,资治通鉴,经史同炉

读史要读《资治通鉴》,而要通过《资治通鉴》,来全面了解历史,则一定不能错过这部《资治通鉴熊逸版》。 俗话说,“做人要读经,做事要读史”,而《资治通鉴》,则被称为是“经史同炉”的一部巨著。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  (展开)
王食欲 2022-11-12 16:01:21

大众读者该怎么读《资治通鉴》?

在最初,《资治通鉴》并不叫这个名字。司马光和帮助他编撰此书的助手们,将这本浩瀚的史书命名为《通志》。到了北宋时期,神宗读《通志》,龙颜大悦,遂“御制序以冠其首”,赐名《资治通鉴》,并要求这本书成为太子必修的经筵书目之一。自此后,《资治通鉴》广为流布,翰林学...  (展开)
九月夏天 2022-12-15 01:31:04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资治通鉴》一直以来是我可望不可及的一部史书,我一直都觉得以我的水平还没有到达阅读这样的史书的地步。之所以敢入手这套书,还得从作者说起。 看到这套书我第一时间就很想了解一下这位作者:熊逸。从百度输入这个名字,竟然没有百度词条,能找到的关于他的介绍少之又少,他...  (展开)
阿斯酉 2022-11-20 07:16:24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2辑》:思想隐士力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得夸一夸这本书的美貌!我这人不太热衷什么特装书啊,限量版啊之类的书。因此,也就没怎么见到过设计和装帧全员在线的书。或许,有时候我会感叹一下设计和装帧的小巧思,比如一頁出版社很多书的设计都很特别,但这套书让我在惊叹巧思之外,还感觉到……“贵”气十足。为什...  (展开)
千万只鸟 2022-11-24 11:11:11

如何阅读资治通鉴|我读通鉴满一年啦!!

截止今日(2022.11.17),阅读通鉴刚好满一年了。和通鉴共读群中的书友们每周一起读三卷,并在周六晚,以线上分享的方式,进行发言。就这样,我们一起度过了无数个周六的读书时刻。之前有许多朋友一直问我是如何阅读通鉴的,一点小小的阅读经验与大家分享。 1、 原文原读、结合...  (展开)
格野 2022-11-10 21:51:00

有鉴于往事,以资于至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往古者,所以知今。虽生活在现代,也需时刻读史,正所谓读史以明志。作为历史系的学生,更是得多读史书,那么我们必然会谈到历史上的“史学两司马”,其中之一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全...  (展开)
无斋公子 2022-11-12 22:53:48

资治通鉴是杀人诛心权谋术,还是升职加薪擒龙技,关键看你怎么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历史意识的民族,自古就注重修史用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其中,成书于北宋的《资治通鉴》,在诸多史书中地位及其特殊。它虽没被列入“二十四史”,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教科书”。 早在南宋时期,《资治通鉴》就被赵宋皇室列为禁书,只...  (展开)
慕容复 2022-12-04 16:09:02

读懂这本充满“私货”的史书

说起熊逸老师解读《资治通鉴》系列,我真的是期待了非常久了,还记得当初该系列的第一辑刚出现时,我并没有特别感兴趣。 虽然我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对司马光和他的《资治通鉴》都如雷贯耳,以前也跟风在图书馆里拜读过这部皇皇巨著,但老实说真的没看下去——现代人读古文本来就...  (展开)
长安月 2022-12-07 10:10:59

这个版本是有侧重点的拓展解读

熊逸老师讲解《资治通鉴》,第二辑九本书,涵盖了从周慎靓王元年至始皇帝三十七年的故事。精选原文,将原文内容归类拟标题,并分析历史背景与司马光的写作背景。 比如秦纪一中,讲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的事,有篇题为“司马光为什么长篇累牍引用荀子”,原文为“楚春申君以荀卿为兰...  (展开)
东门吹风 2022-11-21 06:39:54

轻松跑赢历史马拉松

历史对于古代文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源头或许来自于“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孔子。 沧海横流之时,孔子编定春秋,寓说理于叙事之中,体现出来的褒善贬恶的政治理性,成为了后世所流传的“春秋大义”。 后世的史学家们希望通过这些“微言大义”、“春秋笔法”震慑、刺痛那...  (展开)
书海本海 2022-12-14 16:06:04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新启航第30海里(得到的知识):《资治通鉴熊逸版 第二辑》,熊逸 著,得到图书 出品。 3年前,也是当下差不多的季节和时间,周末我专程前往设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内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只为在司马光诞辰一千周年这个特别的年份,一睹“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上所展出的现...  (展开)
蜗牛格格 2023-02-03 06:05:31

每天读点资治通鉴之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都讲了什么?

每天读点资治通鉴之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都讲了什么? 如果你一直想找一本能够通读历史的资料; 如果你想在历史故事里找到关于管理的思考; 如果你想通过读最通俗易懂的历史; 那么一定要来读一读《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 01 观史醒目,世事洞明 熊逸在得到图书上...  (展开)
磬夏 2022-11-22 23:31:17

普通人怎么读历史

读这个版本的资治通鉴之前,刚好在闲鱼上便宜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版的文白对照资治通鉴,刚好18本那是真的厚,这套书前主人就只看了一点第一本,估计就是因为看不下去所以才便宜出了。对普通人来说确实读原本的史书是真的还是有点难度的,但是这个熊逸版的资治通鉴就很好的解决了...  (展开)
晓逢 2022-11-24 11:12:29

阅读《资治通鉴》原著需要搭建一座桥梁

《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作为一部经典史学巨著,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与此同时,不少人也将之视为自己阅读历程当中难以逾越的大山,往往面对其过高的阅读门槛望而却步。然而对于这样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经典,我们又似乎不应该有绕开它的理由。 阅读《通鉴》该从何...  (展开)
毛石 2022-11-21 19:25:30

万事皆在于一个“缘”字

人与人之间讲究个缘分,人与书之间也讲究个缘分。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缘分到了一切都水到渠成,极其地自然流畅。当一本书几度拿起又几度放下,说明与这本书的缘分未到,这里的缘分因素有很多种,包括知识的积累、人生的历练、生命的长度等等。注意到这...  (展开)
bookbug 2022-11-30 09:04:42

《资治通鉴》的读法与写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照说任何作品都是先有写法后有读法的,但《资治通鉴》这样的鸿篇史著对普通读者而言,往往是先有阅读的感性认知,很久后才能体会到司马温公的写法,甚至草草读完也未必能明白他删繁就简的深意。从这个角度上看,今年刚刚翻过的两辑熊逸版比较能兼顾这两方面的映照,是普通读者...  (展开)
锦翼 2022-11-06 08:11:38

熊逸老师采访司马光

熊逸老师老粉丝了,听完课了,信息量太大,还在慢慢消化中。 今人解读古籍,有掉书袋风格的,看他的书处处旁征博引,各种书名比比皆是。也有从古人书里读出鸡汤来的,或是腻得恶心,或是成功学满满。也有人借他人书来发自己感慨的,这个最经典的是柏杨《白话资治通鉴》,老先生...  (展开)
卧听南窗雨 2022-11-20 23:57:45

司马光与北宋登州阿云案的罪与罚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在宋神宗赵顼在位期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野十多年,历时十九年,主持编纂了一部多卷本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从公元前403年写起至公元959年,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共294卷,约三百多万字。 学贯中西的思想隐士、文史作家熊逸...  (展开)
煎茶 2022-12-20 22:32:47

《资治通鉴》的读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基于其政治哲学,对宋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总结性作品,其中讲述了先秦至五代的千余年历史,内容以军国大事为主,重点展示了历代君臣治乱兴衰、成败安危。但这本书卷帙浩繁,常人难免望之兴叹。 许多年前,作家柏杨曾出版过一套《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主要是...  (展开)
瑾瑜与我 2022-11-21 13:42:58

豆瓣评分9.1,历史就该这么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时候我们都读过一个故事叫司马光砸缸,说的是一个小孩掉进了水缸里,其他的小孩都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把同伴救出来。司马光想了想,找了一块大石头,“嘭”地一声把缸砸破了,同伴得救了。 这就是我们对于聪慧、冷静的司马光的第一印象。 后来我们又知道,司马光长大了,入...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1 22 后页> (共427条)

订阅资治通鉴熊逸版第2辑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