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主要从古玩物件和行业乱象出发,讲述古玩收藏圈最为典型的几大乱象,讲述这些物件背后的诈骗故事以及造假手段,通过一个个生动故事,对乱象和骗局进多个角度的思考,分析如何建立一个透明、公正、真实、理想的古玩收藏圈。
该书收录的是作者几十年来游走于收藏圈遇见的、听见的、看见的各种骇人听闻的诈骗故事。它将带你走进一个不为人知的收藏江湖,这里有刀光剑影,也有侠骨柔情。让你在惊心动魄的故事中感受尔虞我诈,在防不胜防的套路中感悟人情冷暖,在造假制假的技艺中体会收藏不易。本书还分享了作者几十年来总结的防骗技巧和鉴别方法,为大众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反诈骗课,干货知识、技巧方法一个不落。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江湖。
作者简介 · · · · · ·
林必忠,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重庆市文物局副局长。1995年创立重庆收藏协会,任重庆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并主持工作。2007年,因协助公安部门擒获建国以来重庆最大文物犯罪团伙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提名奖”。现为重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主席团成员,市高法院特邀监督员,检察机关首位普法代言人与专家型听证员,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文博三级研究馆员、网络达人。
目录 · · · · · ·
引子 智破文物走私案
类 别 篇
第一章 关于钱的那些事儿
◇老宅挖出银圆
◇退休老人与崇宁通宝
◇ 当代造“币”厂
◇真假辨别
◇防骗手记
第二章 被强买的铜炉,竟然是废铜片拼凑而成
◇ 神奇的铜钟
◇ “专家”偶尔也打眼
◇ 被强买的铜炉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三章 六朝青瓷?假的吧
◇ 张之洞打眼
◇ 挖掘机下的“淘宝热”
◇ 拼接的瓷器
◇ 小姨家的“唐三彩”
◇ 年代很久远?买了 !
◇ 去“贼光”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四章 嘿,别小看这块石头
◇ 将石头赋予文化的内涵
◇ 想建博物馆的化石买家
◇ 石器造假惊动考古学界
◇ “天然”形成的伟人肖像石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五章 摸起来扎手,你还指望它是真金?
◇ 假黄金贷款案
◇ 真假金牌饰
◇ 王水洗金
◇ 地里挖出来的宝贝
◇ 典当行“祖师爷”金盆洗手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六章 玩什么都好,别玩玉
◇ 婶婶脖子上的玉佛
◇ 捡漏不成打了眼
◇ 地摊前的托儿
◇ 超市里的中奖骗局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七章“假的”漆红捧盒
◇ 年少也曾看走眼
◇ 新旧剔红捧盒
◇ 平遥古城漆器多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八章 有蛤蜊光的玻璃就是老器吗
◇ 玻璃器收藏者为何小众
◇ 有蛤蜊光的玻璃瓶
◇ 抢手鼻烟壶的背后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九章 古籍也能造假
◇ “古籍”重现,引发轩然大波
◇ 微信里的古籍贩子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十章 古家具,主要看的还是气韵
◇ 不太沉重的黄花梨
◇ 完美背后的假象
◇ 和金丝楠木的有缘无分
◇ 淘家具也考眼力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十一章 这一把壶,竟然是 3D 制造
◇ 恬静美丽的女孩
◇ 唱双簧
◇ 真假紫砂壶
◇ 调砂壶
◇ 紫砂大师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十二章 珐琅器与景泰蓝傻傻分不清
◇ 差点着了道的“莽撞哥”
◇ 时光里的景泰蓝
◇ 大师仿造的“真品”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十三章 倒印邮票,我信了你的邪
◇ 仿制的艺术邮票
◇ 神话般的“金猴”
◇ 捆绑销售连环计
◇ 倒印的邮票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十四章 书画仿造者,也渴望仰望星空
◇ 与《巴人汲水图》擦肩而过
◇ 伪造的美术杂志
◇ 假的“石鲁遗作”
◇ 克隆书画
◇ 范本里也掺假
◇ 被骗的作者
◇ 书画仿造者,也渴望仰望星空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现 象 篇
第十五章“专家”众生相
◇ 群众迷信的“专家”
◇ 《嵩阳汉柏图》
◇ 北魏陶俑案
◇ 郑嘉励的自述
◇ 央视记者在潘家园的际遇
◇ 吴老板的花瓶
◇ “伍德曼”大赛惨遭淘汰的中国“军团”
◇ 文物鉴定乱象
第十六章 “义捐”背后是赝品的“洗白”?
◇ 对汶川地震的义捐
◇ “港商”的大手笔
◇ 假的也能说成真的
◇ 有人向恶,有人向善
第十七章 流落民间的“国宝”
◇ 把破烂当宝贝
◇ 出土的“柴窑”
◇ “国宝帮”的潜规则
◇ “对敲”手段
第十八章 “假”拍卖,“真”骗局
◇ 误落的瓷盘
◇ “对敲”高手
◇ 有拍卖证书的“真品”
◇ 拍卖公司的假货
第十九章 终结欺诈的 N 种方式
◇ “碰瓷”者反被“碰”
◇ 有法律护航,让反欺诈来得更猛烈些
◇ 证据在手,反欺诈才能一击必中
◇ 新型拍卖会,让欺诈无处藏身
后记 贵在平常心
· · · · · · (收起)
类 别 篇
第一章 关于钱的那些事儿
◇老宅挖出银圆
◇退休老人与崇宁通宝
◇ 当代造“币”厂
◇真假辨别
◇防骗手记
第二章 被强买的铜炉,竟然是废铜片拼凑而成
◇ 神奇的铜钟
◇ “专家”偶尔也打眼
◇ 被强买的铜炉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三章 六朝青瓷?假的吧
◇ 张之洞打眼
◇ 挖掘机下的“淘宝热”
◇ 拼接的瓷器
◇ 小姨家的“唐三彩”
◇ 年代很久远?买了 !
◇ 去“贼光”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四章 嘿,别小看这块石头
◇ 将石头赋予文化的内涵
◇ 想建博物馆的化石买家
◇ 石器造假惊动考古学界
◇ “天然”形成的伟人肖像石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五章 摸起来扎手,你还指望它是真金?
◇ 假黄金贷款案
◇ 真假金牌饰
◇ 王水洗金
◇ 地里挖出来的宝贝
◇ 典当行“祖师爷”金盆洗手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六章 玩什么都好,别玩玉
◇ 婶婶脖子上的玉佛
◇ 捡漏不成打了眼
◇ 地摊前的托儿
◇ 超市里的中奖骗局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七章“假的”漆红捧盒
◇ 年少也曾看走眼
◇ 新旧剔红捧盒
◇ 平遥古城漆器多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八章 有蛤蜊光的玻璃就是老器吗
◇ 玻璃器收藏者为何小众
◇ 有蛤蜊光的玻璃瓶
◇ 抢手鼻烟壶的背后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九章 古籍也能造假
◇ “古籍”重现,引发轩然大波
◇ 微信里的古籍贩子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十章 古家具,主要看的还是气韵
◇ 不太沉重的黄花梨
◇ 完美背后的假象
◇ 和金丝楠木的有缘无分
◇ 淘家具也考眼力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十一章 这一把壶,竟然是 3D 制造
◇ 恬静美丽的女孩
◇ 唱双簧
◇ 真假紫砂壶
◇ 调砂壶
◇ 紫砂大师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十二章 珐琅器与景泰蓝傻傻分不清
◇ 差点着了道的“莽撞哥”
◇ 时光里的景泰蓝
◇ 大师仿造的“真品”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十三章 倒印邮票,我信了你的邪
◇ 仿制的艺术邮票
◇ 神话般的“金猴”
◇ 捆绑销售连环计
◇ 倒印的邮票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第十四章 书画仿造者,也渴望仰望星空
◇ 与《巴人汲水图》擦肩而过
◇ 伪造的美术杂志
◇ 假的“石鲁遗作”
◇ 克隆书画
◇ 范本里也掺假
◇ 被骗的作者
◇ 书画仿造者,也渴望仰望星空
◇ 真假辨别
◇ 防骗手记
现 象 篇
第十五章“专家”众生相
◇ 群众迷信的“专家”
◇ 《嵩阳汉柏图》
◇ 北魏陶俑案
◇ 郑嘉励的自述
◇ 央视记者在潘家园的际遇
◇ 吴老板的花瓶
◇ “伍德曼”大赛惨遭淘汰的中国“军团”
◇ 文物鉴定乱象
第十六章 “义捐”背后是赝品的“洗白”?
◇ 对汶川地震的义捐
◇ “港商”的大手笔
◇ 假的也能说成真的
◇ 有人向恶,有人向善
第十七章 流落民间的“国宝”
◇ 把破烂当宝贝
◇ 出土的“柴窑”
◇ “国宝帮”的潜规则
◇ “对敲”手段
第十八章 “假”拍卖,“真”骗局
◇ 误落的瓷盘
◇ “对敲”高手
◇ 有拍卖证书的“真品”
◇ 拍卖公司的假货
第十九章 终结欺诈的 N 种方式
◇ “碰瓷”者反被“碰”
◇ 有法律护航,让反欺诈来得更猛烈些
◇ 证据在手,反欺诈才能一击必中
◇ 新型拍卖会,让欺诈无处藏身
后记 贵在平常心
· · · · · · (收起)
喜欢读"收藏圈:一个文物工作者的防骗手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收藏圈:一个文物工作者的防骗手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收藏圈:一个文物工作者的防骗手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好想入手《收藏圈》 | 来自豆友M37meALcaE | 2023-01-17 18:14:35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2023年阅读书单 (1968小金)
- 没有 (苏玉笙)
- 书单|读书 (早安)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2 (普照)
- 公众号“月鹿山”推荐的电子书 (Lbpcs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收藏圈:一个文物工作者的防骗手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辛彬 2024-08-23 17:16:26 安徽
收藏圈防骗避坑指南。
0 有用 我本善良 2022-12-31 18:27:25 北京
不想上当受骗,就来读读此书吧。几乎涵盖了这个“江湖”所有门类,哪怕是我们逛商场的免费抽奖都有“猫腻”,更有许多针对老年人的“托儿”,值得全家人一起看
0 有用 就要奶油焗饭! 2023-02-14 17:27:27 河南
防骗的知识没有增加,但很好看
0 有用 susuk 2024-09-15 02:59:23 上海
这文笔,给三星吧。哎。
0 有用 缘叄 2023-10-19 11:29:01 上海
当做一本古玩收藏的入门书籍不错,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同时还会带一点专业内容给你。特别是将各种诸如古钱币,字画,瓷器等分文别类,作家看着像是个专业人士,却文风有趣很少见,不是那种科研文章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