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Waves
译者: 曹元勇
出版年: 2023-4
页数: 395
定价: 72
装帧: 精装
丛书: 伍尔夫文集·布面精装版
ISBN: 9787532793006
内容简介 · · · · · ·
《海浪》是伍尔夫创作力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诗一般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辟开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
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的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略少一笔,则将失去它所具有的诗意;略增一笔,则它将跌入艺术宫殿的深渊,变得索然无味和故作风雅。——E.M.福斯特
《海浪》简直成了一首长诗。是诗吗?更正确地说,是一部清唱剧...
《海浪》是伍尔夫创作力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诗一般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辟开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
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的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略少一笔,则将失去它所具有的诗意;略增一笔,则它将跌入艺术宫殿的深渊,变得索然无味和故作风雅。——E.M.福斯特
《海浪》简直成了一首长诗。是诗吗?更正确地说,是一部清唱剧。六个独唱者轮流念出辞藻华丽的独白,唱出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观念。——莫洛亚
海浪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小说家、评论家、出版人,二十世纪伟大的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先驱,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代表作有《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等。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海浪"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海浪"的人也喜欢 · · · · · ·
海浪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2 条 )
《海浪》不同译本比较
太陽運行,海浪漲落,人生潮起潮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十幾歲的時候喜歡過伍爾夫的文字,許多我快要忘記的心情和年少場景,我都能在她描繪的海浪裡像拾貝一樣記起。 感覺她的作品就像拿著放大鏡去看生活,記錄家長里短,用很大的篇幅描寫細節,放慢節奏,填充情感。不過一不留神,讀着讀着就會跟不上節奏。一本書讀罢,思維着實在不... (展开)论坛 · · · · · ·
这几处似乎翻译有误? | 来自爱的啵啵酱 | 2 回应 | 2023-11-01 15:28:4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2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9.1分 9067人读过
-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2000)9.4分 196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9.0分 1898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文新思 (森森)
- 乱买书(三) (annpaper)
- 墙 (一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5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海浪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ᐃᒃᑦᓱᐊᕐᐳᒃ 2024-01-31 23:57:24 浙江
阅读指南见本书p260倒数第九行起———!
1 有用 子夕口 2023-12-09 18:20:29 四川
小说化为艺术品的典型范例
4 有用 退相干 2024-04-08 03:12:26 湖北
超五星。这是一部——我该如何形容它——披着先锋意识流外衣的恢弘深邃的古典长诗,正如福斯特所说:“她是一位诗人,却想写出一部尽可能接近于小说的作品”。我最爱伍尔夫的,是她从来都忽略在她之前那些小说家视为重点的出生、婚姻、战争、死亡等事件,而是可以用极其敏锐的感知分析能力去捕捉并描绘生命中稍纵即逝的顿悟瞬间、人性中退到极深极隐秘之处的黑色破碎的楔形内核、还有潜藏在人类话语背后的沉默和沉默背后的呐喊,她... 超五星。这是一部——我该如何形容它——披着先锋意识流外衣的恢弘深邃的古典长诗,正如福斯特所说:“她是一位诗人,却想写出一部尽可能接近于小说的作品”。我最爱伍尔夫的,是她从来都忽略在她之前那些小说家视为重点的出生、婚姻、战争、死亡等事件,而是可以用极其敏锐的感知分析能力去捕捉并描绘生命中稍纵即逝的顿悟瞬间、人性中退到极深极隐秘之处的黑色破碎的楔形内核、还有潜藏在人类话语背后的沉默和沉默背后的呐喊,她的小说总是充满了孤独与喧嚣、混乱与秩序、死亡与永恒,人类则永远试图在其中寻找一条路,试图在喧嚣中对抗孤独、在混乱中建立秩序、在死亡中寻找新生。生命的荒废与修复,是“永恒的复兴,不断的潮升潮落,潮落潮升”。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越过时间、越过历史,过完了一生,而这本书,也需要用一生的长度来阅读。 (展开)
1 有用 momo 2024-03-13 15:24:00 四川
好好看!阅读过程中注意体会,注意感受,不要试图捋顺情节,让自己像船一样,随着文字起伏漂荡~文字真的很美,可以像读诗一样来读。
9 有用 阿史那思摩 2024-04-17 21:51:17 北京
臻于完美的杰作,纯粹享受的诗性阅读体验,比普希金本人所设想的诗体小说更接近完成。荡去浮渣,保留了所有有生命力的部分,一个人一生所有的感受都毫不夸张地包含在其间,作者仿佛在洒满碎钻的喧嚣海滩上小心跃步,锐利和坚硬始终没有划破她包裹着殷红血液的柔嫩肌肤,整个流动的心灵在钻石无数晶亮的切面上铺开并熠熠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