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三国枭雄曹操注释,著名军事家郭化若译注,畅销多年,堪称经典。
·艺术纸装裱弓形函套,布面精装锁线,双色印刷,配有五十余幅宋代兵备版画,附赠明代“画仙”吴彬绘《岁华纪胜·阅操图》复刻长卷一幅、版画书签四枚。
.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枭雄曹操,其注字里行间不乏真知灼见。当代著名军事家郭化若将军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不但为《孙子兵法》全文作了校勘、注释、今译,还撰写了题解及考订、评论文字,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浅显易懂。本书即在郭化若孙子译注的基础上加上了从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辑出的曹操的注,将孙武、曹操、郭化若的军事思想融为一书,以裨读者把握我国两千年来兵学之精华。书中50余幅版画插图精选自北宋兵书《武经总要》,供读者观览中国古代兵器装备之丰富多样。...
·三国枭雄曹操注释,著名军事家郭化若译注,畅销多年,堪称经典。
·艺术纸装裱弓形函套,布面精装锁线,双色印刷,配有五十余幅宋代兵备版画,附赠明代“画仙”吴彬绘《岁华纪胜·阅操图》复刻长卷一幅、版画书签四枚。
.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枭雄曹操,其注字里行间不乏真知灼见。当代著名军事家郭化若将军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不但为《孙子兵法》全文作了校勘、注释、今译,还撰写了题解及考订、评论文字,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浅显易懂。本书即在郭化若孙子译注的基础上加上了从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辑出的曹操的注,将孙武、曹操、郭化若的军事思想融为一书,以裨读者把握我国两千年来兵学之精华。书中50余幅版画插图精选自北宋兵书《武经总要》,供读者观览中国古代兵器装备之丰富多样。
《孙子兵法(插图珍藏本)》,采用布面精装锁线、艺术纸装裱弓形函套外加纸盒保护的装帧形式,内文选用80克东方书纸,全书双色印刷,版面疏朗醒目、容易阅读,附赠明代“画仙”吴彬绘《岁华纪胜·阅操图》复刻长卷一幅、宋代兵备版画书签四枚。整本书可读可赏、形质兼美,诚为珍藏、赠客之佳品。
.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曹操
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唐太宗李世民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明朝军事学者茅元仪
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孙中山
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至今天仍是科学真理。——毛泽东
我推荐这本书成为一切政界人士乃至大学生的必读作品。如果有幸当选总统,我要以法律的名义要求所有官兵每年参加两次《孙子兵法》的考试,要笔试加口试,95分才算及格,考不及格的人要降级处理,想上诉的话就罢免他们的官衔。——美国亚洲问题专家詹姆斯·克拉维尔
《孙子兵法》所提供的是没有时代界限的处事原则,我相信无论对政治家还是对各种企业家来说,它都是可以学习的老师,可以获得指导的经典。——美国总统克林顿
在所有战争研究著作中,《孙子兵法》最佳,《战争论》只能屈居第二。——以色列当代战略学者克里费德
《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
倘若我早日见到这部兵法,我是不会失败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孙子兵法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孙武,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历代学者尊他为“兵家至圣”,西方军事统帅称他为“东方兵学鼻祖”。
.
郭化若(1904—1995),福建福州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青年时代起即投身革命,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几近完整地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参与及领导的各种武装斗争的全过程,如东征、北伐、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兼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司令员和第八兵团政治委员,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公安军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戎马生涯之余,军事理论研究从未中断,用力至勤,硕果累累,《孙子兵法》研究,享誉海内外,为揭示《孙子兵法》军事学术和军事哲学的理论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除《孙子...
孙武,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历代学者尊他为“兵家至圣”,西方军事统帅称他为“东方兵学鼻祖”。
.
郭化若(1904—1995),福建福州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青年时代起即投身革命,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几近完整地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参与及领导的各种武装斗争的全过程,如东征、北伐、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兼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司令员和第八兵团政治委员,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公安军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戎马生涯之余,军事理论研究从未中断,用力至勤,硕果累累,《孙子兵法》研究,享誉海内外,为揭示《孙子兵法》军事学术和军事哲学的理论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除《孙子译注》外,尚有《郭化若军事论文选集》《郭化若回忆录》《新教育教学法》《郭化若诗词墨迹选》《郭化若诗词选》《郭化若书法集》《郭化若文集》等著作问世。
目录 · · · · · ·
作者简介
计篇 第一
作战篇 第二
谋攻篇 第三
形篇 第四
势篇 第五
虚实篇 第六
军争篇 第七
九变篇 第八
行军篇 第九
地形篇 第十
九地篇 第十一
火攻篇 第十二
用间篇 第十三
附录
史记·孙子列传
孙子译注·前言
孙子译注·再版的话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页 -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计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孙子兵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孙子兵法"的人也喜欢 · · · · · ·
孙子兵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5 条 )
《孙子兵法》笔记:各篇总结和精句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8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9.4分 29904人读过
-
Shambhala (2005)8.6分 62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1)9.5分 4775人读过
-
武汉出版社 (1994)9.2分 102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孙子兵法及其研究 (小毛叔)
- 待购清单 (暗夜淺傷)
- 闲着没事读读书(三) (鹿小羽)
- 杂2 (愚人剪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孙子兵法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谁啊 2024-03-31 23:07:04 北京
中国古代兵书之首,字字珠玑,加上曹操和郭化若的经典译注,可读性很强,反复研读也不为过,这版插图、装订、排班均佳,好书!
0 有用 五字客 2025-09-30 14:08:44 新加坡
当工具书翻的,看得比较快……笑,居然还是曹瞒批注版
1 有用 非虛構 2025-04-30 17:49:18 四川
孫子說:用兵作戰的規律是,使整個敵國屈服是上策,用武力攻破敵國使之屈服就差一些;使敵人全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軍就差一些。所以說,百戰百勝,算不上是好中之最好的;不通過交戰就使敵人的軍隊降服,這才是好中之最好的。所以,高明中之最高明的軍事手段是用謀略挫敗敵人,其次就是用外交手段戰勝敵人,再次就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迫不得已所採取的方法。製造各種攻城工具,準備所有的攻城器械... 孫子說:用兵作戰的規律是,使整個敵國屈服是上策,用武力攻破敵國使之屈服就差一些;使敵人全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軍就差一些。所以說,百戰百勝,算不上是好中之最好的;不通過交戰就使敵人的軍隊降服,這才是好中之最好的。所以,高明中之最高明的軍事手段是用謀略挫敗敵人,其次就是用外交手段戰勝敵人,再次就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迫不得已所採取的方法。製造各種攻城工具,準備所有的攻城器械,數月才能完成。堆築攻城的土山,又得數月才能完成。如果將領難以抑制焦躁情緒,命令士兵爬梯攻城,久攻不下會有災難。所以善於用兵的人,不通過交戰就使敵人屈服,不通過攻城就使敵城投降,摧毀敵國不需長期作戰;一定要用“全勝”的策略爭勝於天下,這樣既不使國力兵力疲憊,又獲得了全面勝利的利益,這就是謀攻的法則。 (展开)
1 有用 生之果核 2025-02-07 11:58:50 甘肃
还好,但收获和共鸣不是很多
0 有用 PsYBriT 2024-07-05 09:11:41 北京
结合曹操的批注和实战可以看出,兵书读的好不一定打仗就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