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中科书院
译者: 李佳妮
出版年: 2024-3
定价: 9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2130279
内容简介 · · · · · ·
在这本书中,霍夫施塔特回溯历史,从宗教、文化、商业和教育几个维度,系统梳理了美国反智主义的起源及演变。
论及反智主义,《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是一部不可绕过的作品,它定义了一种不但在美国,也在现代世界政治中广泛存在的社会思潮。
它发端于美国建国之初,在美国政治中或隐或显,渗透到社会各层面,构成了不同于美国成文的法律制度之下的另一种力量,深远影响着美国的政治社会生态。
虽然写于1963年,但本书的分析跨越了时代也跨越了国度,为我们理解当下美国及他国一些政治乱象提供了启迪。
深入剖析美国反智传统的里程碑作品,获得1964年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畅销60年不衰
揭开美国现代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密码,洞见美国宣称的“民主”“自由”价值观下的另一面
鞭辟入里的分析,为我们理解当下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政治乱象中提供了深刻启迪
专业评论:
霍夫施塔特的写作拥有自...
在这本书中,霍夫施塔特回溯历史,从宗教、文化、商业和教育几个维度,系统梳理了美国反智主义的起源及演变。
论及反智主义,《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是一部不可绕过的作品,它定义了一种不但在美国,也在现代世界政治中广泛存在的社会思潮。
它发端于美国建国之初,在美国政治中或隐或显,渗透到社会各层面,构成了不同于美国成文的法律制度之下的另一种力量,深远影响着美国的政治社会生态。
虽然写于1963年,但本书的分析跨越了时代也跨越了国度,为我们理解当下美国及他国一些政治乱象提供了启迪。
深入剖析美国反智传统的里程碑作品,获得1964年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畅销60年不衰
揭开美国现代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密码,洞见美国宣称的“民主”“自由”价值观下的另一面
鞭辟入里的分析,为我们理解当下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政治乱象中提供了深刻启迪
专业评论:
霍夫施塔特的写作拥有自己的风格:潇洒不失优雅,生动不失严谨,犀利之中含有诙谐,“文史不分家”在他的著作中得到了完美的演绎。读他的史学著作,读者能同时感受到充满哲学意味的启示、社会科学分析方法的力度和文学的典雅。——王希,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
踏上霍夫施塔特开启的宏大之旅将会是一次令人炫目的体验……正如他所说,反智主义深深植根于一开始的国家文化……如果你准备将美国生活看作傲慢而开明的少数人和粗野的大多数之间的斗争,那么就读一读《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吧,它应该能矫正你的偏见。——尼古拉斯•莱曼,资深媒体人、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院院士
不疏离,不顺从,在自己的身上克服时代,同时成为时代中的人,这是霍夫斯塔特在《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中给自己和所有知识分子提出的任务。——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本书从宗教、政治、文化和教育多个领域,深入叙述和分析了美国日常生活中的反智主义,敏锐地发现:反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主义,恰恰源于它是那些具有智性的人物发明的。这就像虚无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信念一样,反智主义也是一种以智性包装的意识形态。——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深入剖析美国反智传统的里程碑作品,获得1964年普利策奖,畅销60年不衰。揭开美国现代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密码,洞见美国宣称的“民主”“自由”价值观下的另一面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的创作者
· · · · · ·
-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史教授。著有《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美国思想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改革时代》等。其中《改革时代》获1956年历史类普利策奖,《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获1964年非虚构类写作普利策奖。
译者:李佳妮,1996年生,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法语专业本科毕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英语笔译专业(推免)硕士毕业,二外西班牙语。译著《云》(2020,重庆出版社)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我们那个时代的反智主义 002
第二章 论智识的不受欢迎 022
第二部分 心灵的宗教 051
第三章 福音派精神 052
第四章 福音主义与信仰复兴主义者 077
· · · · · · (更多)
第一章 我们那个时代的反智主义 002
第二章 论智识的不受欢迎 022
第二部分 心灵的宗教 051
第三章 福音派精神 052
第四章 福音主义与信仰复兴主义者 077
第五章 对现代性的反抗 111
第三部分 民主政治 137
第六章 绅士的没落 134
第七章 改革者的命运 159
第八章 专家的崛起 183
第四部分 实用性文化 219
第九章 商业与智识 216
第十章 自立与励志技术 235
第十一章 主题的变奏 253
第五部分 民主制度下的教育 283
第十二章 学校与教师 278
第十三章 生活调整之路 298
第十四章 儿童与世界 329
第六部分 结论 369
第十五章 知识分子:疏离与顺从 360
注释 401
附录 美国历届总统及其任期、党派 47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想要为权力服务,那就是一种悲哀,但是如果所有跟权力接触的知识分子都因此自认为不再是知识分子了,只向权力负责,那也是一种悲哀。 (查看原文) -
虽然智力和智识的区别多为假设而非定义,但仍可依据其常见用法的语境将两者的差异抽丝剥茧,以下几乎是全球共识: 聪明才智是一种思维优势,用于较为狭窄的、直接的、可预见的范围,它是一种可操控、可调整、始终实用的特质,是一切生物特质中最了不起、最值得赞美的。聪明才智在一个目标限定但明确的框架下工作,能迅速将无助于实现目标的值得思考的问题抛诸脑后。最后,它在全世界应用广泛,日常即可得见,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头脑都为其倾心。 另一方面,智识是思想批判、创造和冥想的一面。智力试图掌握、操控、重组和调整,智识则是检验、沉思、怀疑、总结、批判和想象。智力对情势做出即刻反应和评估;智识判读评估结果,探寻全部情形背后的意涵。智力作为一种生物特性得到赞美;智识是万物之灵的尊严的特殊表现,是一种被称颂、也被抨击的特性。明确了两者的区别之后,就容易理解为何我们有时会说一个人智力超群而智识相对不足;同样,为何那些无疑是智识丰富的头脑,很大一部分亦归功于智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智识不受欢迎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9 条 )


反智主义,间歇性奏响的美国社会变奏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即使在2021年的今天,我也依然记得看到名门闺秀希拉里在总统竞选的辩论中学狗叫的场面时有多震惊。如果霍夫斯塔特生活在这个时代,那么2016年的那场竞选,必然会成为这本书中的绝妙案例。 他会看到“普总”如何将反智推向新的高潮:施政纲领被抛弃在角落里,竞选的焦点在于无逻... (展开)
从不同侧面下的反智现象中,观察美国社会


梦与诚 一窥美国反智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疫情已过了最初的突发期,但一年多以来,一些美国民众对于抗疫防疫截然不同的反应,令人咋舌: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不愿意接种新冠疫苗,不少地方出现反防疫派对,更有美国公众认为新冠疾病及其严重影响根本不存在,偏执认定为不存在的“阴谋论”(美国一女网友剪开自己买的口... (展开)> 更多书评 7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译林出版社 (2021)8.2分 1144人读过
-
理想国|中译出版社 (2021)8.1分 787人读过
-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1)7.8分 385人读过
-
八旗文化 (2018)8.8分 23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榜单 (鼹鼠的土豆)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美国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科普 (雾凇)
- 书单|2025.4 (江阿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豆友aZWoU7QQjg 2024-09-07 22:29:29 山东
美国人素有肤浅的恶名,那些伟大的人,伟大的民族,他们从来不曾自吹自擂,当众出丑,他们深谙事件的恐怖,但他们不做现实的逃兵
0 有用 豆友SY1qoDPOt4 2024-10-21 19:06:21 广东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推荐推荐
0 有用 豆友fh_r1S8zAA 2024-10-16 21:02:20 北京
真棒👍
1 有用 旋风霹雳小岛 2025-01-30 03:07:30 美国
中途睡着五次但是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学到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很多以后和MAGA吵架可能用到的话。
0 有用 咦??? 2024-10-17 10:42:11 山东
这本书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翻译质量也值得高度赞扬。 本书的翻译流畅自然,准确地传达了原作的精髓。译者巧妙地将霍夫施塔特对美国反智主义的深刻剖析和丰富历史背景转化为中文,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翻译中保留了原文的论证逻辑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争议与反思的时代。 此外,本书翻译也巧妙地处理了文化差异,使得中文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美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 这本书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翻译质量也值得高度赞扬。 本书的翻译流畅自然,准确地传达了原作的精髓。译者巧妙地将霍夫施塔特对美国反智主义的深刻剖析和丰富历史背景转化为中文,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翻译中保留了原文的论证逻辑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争议与反思的时代。 此外,本书翻译也巧妙地处理了文化差异,使得中文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美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这不仅增强了书籍的可读性,也扩大了其在中国读者中的影响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