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新行思
副标题: 拉图尔对塞尔的五次访谈
译者: 顾晓燕
出版年: 2024-4
定价: 68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行思·人文思想
ISBN: 9787208187450
内容简介 · · · · · ·
“从一切已知中摆脱出来,投入创新。”
“哲学的作用在于为创造创造条件。”
“面对总体的危机,必须有一种总体的哲学。”
“我的目的不在于想方设法保持正确,而是要制造某种总体、深层和合理的直觉。”
“我们这个时代最美好的问题之一就是重新审视知识的混沌。”
--------------
1991年,布鲁诺 ·拉图尔说服米歇尔·塞尔进行了五场访谈,主题分别为“成长”“方法”“证明”“批评的终结”“智慧”,讲述塞尔的成长经历和学术思考。塞尔以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著称,他的思想总是穿梭于不同时空、学科,在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这让许多读者在得到启发之余不免感到困惑。此书的一大目的即理清这些困惑,让读者更便捷地了解塞尔的思想。
作为塞尔的入门读物,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了解战争对他(以及二战后法国思想界)的影响、原子弹如何改变了他的学术方向、他结合科学和人文学的...
“从一切已知中摆脱出来,投入创新。”
“哲学的作用在于为创造创造条件。”
“面对总体的危机,必须有一种总体的哲学。”
“我的目的不在于想方设法保持正确,而是要制造某种总体、深层和合理的直觉。”
“我们这个时代最美好的问题之一就是重新审视知识的混沌。”
--------------
1991年,布鲁诺 ·拉图尔说服米歇尔·塞尔进行了五场访谈,主题分别为“成长”“方法”“证明”“批评的终结”“智慧”,讲述塞尔的成长经历和学术思考。塞尔以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著称,他的思想总是穿梭于不同时空、学科,在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这让许多读者在得到启发之余不免感到困惑。此书的一大目的即理清这些困惑,让读者更便捷地了解塞尔的思想。
作为塞尔的入门读物,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了解战争对他(以及二战后法国思想界)的影响、原子弹如何改变了他的学术方向、他结合科学和人文学的思想主张和实践,以及他对卢克莱修、莱布尼茨、薇依、巴什拉等人的看法。
拉图尔的读者则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其思想的众多师承线索,例如“拟客体”等重要概念的来源、塞尔对科技与社会(STS)研究的影响等等。
我不想保持正确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米歇尔·塞尔(Michel Serres,1930—2019),法国哲学家、思想家。船员之子。年轻时入海军学校,后转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曾任巴黎第一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1990年当选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赫尔墨斯》系列、《万物本原》等。塞尔以极具原创性的方式将科学、哲学和人文学结合,在哲学、数学、文学、物理、生物、航海等多学科知识之间思考,对哲学、科学史、社会学等领域有深远影响。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1947-2022),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曾任巴黎高等矿冶学院、巴黎政治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与伍尔加合著)、《我们从未现代过:对称性人类学论集》等,是科技与社会研究(STS)、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重要开创者。
译者
顾晓燕,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为...
作者
米歇尔·塞尔(Michel Serres,1930—2019),法国哲学家、思想家。船员之子。年轻时入海军学校,后转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曾任巴黎第一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1990年当选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赫尔墨斯》系列、《万物本原》等。塞尔以极具原创性的方式将科学、哲学和人文学结合,在哲学、数学、文学、物理、生物、航海等多学科知识之间思考,对哲学、科学史、社会学等领域有深远影响。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1947-2022),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曾任巴黎高等矿冶学院、巴黎政治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与伍尔加合著)、《我们从未现代过:对称性人类学论集》等,是科技与社会研究(STS)、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重要开创者。
译者
顾晓燕,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方向,译有《大教堂时代》、《莫扎特与大公的外衣》、《影子中的女人》和《克拉拉·舒曼情史》等多部作品,获202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社科类)。
目录 · · · · · ·
战争中的一代人
战争在大学里继续
自学?
三场科学革命
广岛,从科学到文科
西蒙娜·薇依,思考暴力的哲学家
从哲学到人文学
巴什拉和奥古斯特·孔德
无用的讨论
访谈二 方法
所有的作者都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过去从未过去
不要评断,不要无评断
另一种时间理论
赫尔墨斯,接合之人
数学家的方法
风格,或以其他方式继续的数学
哲学监控下的文学
访谈三 证明
解释的来龙去脉
必然困难,偶然困难
综合最终是可能的
使用好评论
重复
本地解释,总体证明
第二种方式:是运动,而不再只是文本
抽象从陈述行为开始,而非陈述
作为分散和综合的赫尔墨斯
赫尔墨斯和天使的综合
反对“碎片”颂歌,赞美柔弱的综合
访谈四 批评的终结
远离知识哲学
远离评判的哲学
远离哥白尼式的革命
为了科学的人类学
勿再掀起“哥白尼式的革命”
远离检举揭发
朱—庇特(Ju-piter): 双重揭示后,重新开始
关上悬置批判的括号
开普勒椭圆和它的双焦点
哲学盲点处,一切重始
访谈五 智慧
智慧和哲学
一种客观道德
被遗忘的人文学
无教育便无道德
弱:历史的动力
客观之恶
不可能的质疑
美德的基础
物进入人类集体的切入点
道德法则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我不想保持正确"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不想保持正确"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屏幕上的受苦者 8.0
-
- 法国哲学的历险 7.9
-
- 雅克·德里达研讨班论生死 7.8
-
- 活力物质 8.3
-
- 笑话和创新行动 8.0
-
- 在时间中思考 8.3
-
- 保罗·利科六访马赛尔 7.3
-
- 蔑视大众 8.5
-
- 我看见,我倾听,我思索…… 8.5
-
- 视角的分享 7.6
我不想保持正确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试读:访谈一 成长(节选)

一个养成系哲学家的思想建构导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培养和提升个人智慧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过程,涉及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对生活经验的深刻反思、对道德责任的担当以及对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注。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入思考,以及在实践中不断践行道德原则,可以逐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智慧,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 (展开)
《我不想保持正确》延时满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给我一种 延时满足 的感觉 有意思,最开始我看《我不想保持正确》这本书,有一些我现在认知里面我觉得有意思的东西 但是看得也是吃力的,很多西方的典故以及隐喻或表达理念之抽象,是我当下无法去理解更谈不上消化,我只能交给时间 后来一次偶然的契机,那段时期我比较烦... (展开)>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Flammarion (1994)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群學 (202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ㄨ法国哲学ㄨ (皮特4)
- 记下二单吧。。 (Orpheus)
- 人文社科方法论:兼批判(3) (🦉的瓦涅密)
- 出口成章——对话录与谈话录(续) (維舟)
- 机器技艺 (romeoble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75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不想保持正确的评论:
feed: rss 2.0
33 有用 Philosofaker 2024-04-10 19:51:22 上海
预定今年十佳,很久没有读到像赛荷这般迅捷、渊博而富有生命力的思考了:他以孤傲离群的自省冲击着学术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并用科学-人文的整体性视野(Ju-piter的双焦点椭圆)取代巴什拉的认识论断裂;积极的建构哲学更是压倒了大学体制中的毁灭性战争—论战,从而在战后不断解构和崩裂的碎片哲学中独树一帜:碎片恰是偏居一隅的顽固与保守,惟有体系哲学的孱弱才是真正的创造。一体两面的赫尔墨斯主义是光的速度而非澄明... 预定今年十佳,很久没有读到像赛荷这般迅捷、渊博而富有生命力的思考了:他以孤傲离群的自省冲击着学术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并用科学-人文的整体性视野(Ju-piter的双焦点椭圆)取代巴什拉的认识论断裂;积极的建构哲学更是压倒了大学体制中的毁灭性战争—论战,从而在战后不断解构和崩裂的碎片哲学中独树一帜:碎片恰是偏居一隅的顽固与保守,惟有体系哲学的孱弱才是真正的创造。一体两面的赫尔墨斯主义是光的速度而非澄明,也是孤独(反对重复)与联结的统一。褶皱的拓扑时间性使得卢克莱修的流体力学、魏尔伦的噪音理论具备同时代性;介词的哲学(拟客体)塑造了差异化的有机关系总体,天使学的嘈杂因此掩盖了独一上帝,名词化的形而上学也被降格为物神崇拜。贯穿谈话的内核恰恰是人的孱弱与无力,然而正是这种柔软才是时间与神性的真正所在。 (展开)
4 有用 夏日有人炸 2024-10-21 03:20:09 美国
我至少还活着,还能不时地思考,这种喜悦难以言表,久久不能平息。
1 有用 不许死 2025-01-14 10:30:04 江苏
可以说是十分可爱的一本书,基本是拉图尔这个在我看来十分难读的谜语人,在试图开导另一位谜语人中的谜语人用大家都能听懂的方式解释一下他的谜语。开头结合塞尔的成长经历探讨了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和选择,第二章讨论时间的结构非常好,我们不应该用线性的模式看待历史的发展。时间是一种可“折叠”的“褶皱物”,几乎没有人完完全全只属于他身处的那个时代。有些东西到底是“历史/时间”,还是一种“我先开始做我就有了书写对... 可以说是十分可爱的一本书,基本是拉图尔这个在我看来十分难读的谜语人,在试图开导另一位谜语人中的谜语人用大家都能听懂的方式解释一下他的谜语。开头结合塞尔的成长经历探讨了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和选择,第二章讨论时间的结构非常好,我们不应该用线性的模式看待历史的发展。时间是一种可“折叠”的“褶皱物”,几乎没有人完完全全只属于他身处的那个时代。有些东西到底是“历史/时间”,还是一种“我先开始做我就有了书写对自己有利的历史”的权力、一种把某种观点打为“过时、老套”的霸权?第三章讨论证明中的元语言,这里塞尔就按耐不住他放飞的喻体,开始出现“舞动的火焰!”“天使正在高空飞行”这些东西(很可爱),也能看到两人在进行诸如“可是您还没解释明白”“我这还不够清楚吗!”的问答拉扯。写不下了,到时候单独写篇展开讲讲。 (展开)
23 有用 COS神侍作用子 2024-04-10 02:46:18 上海
塞尔是还没有陷入反讽的浪漫派,也是没有结构化的结构主义。准结构主义(如杜梅齐尔)是列维战败后一条暗线,它不像尼采派否认结构的构成性,也不像主体派把全体解释成结构加剩余。结构依然是共时性的总体,但不必把其中要素还原到两两对立,也没必要讨论结构与意义的关系。塞尔的严格反而体现在对松散之松散性的坚持:方法上根据在地经验打造专属钥匙,但也要“柔软地综合”;本体上万物皆流,赫尔墨斯在其中转运缝合。更有趣的论... 塞尔是还没有陷入反讽的浪漫派,也是没有结构化的结构主义。准结构主义(如杜梅齐尔)是列维战败后一条暗线,它不像尼采派否认结构的构成性,也不像主体派把全体解释成结构加剩余。结构依然是共时性的总体,但不必把其中要素还原到两两对立,也没必要讨论结构与意义的关系。塞尔的严格反而体现在对松散之松散性的坚持:方法上根据在地经验打造专属钥匙,但也要“柔软地综合”;本体上万物皆流,赫尔墨斯在其中转运缝合。更有趣的论证事关恶的客观性:恶应被理解成要解决的客观问题,因为所有人都已上过被告席。这个论证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它不是在说恶客观地附着在实然中,而是说追责的逻辑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需要我们彻底转换视角,放弃一以贯之的准则。这一论证甚至可以作为塞尔整个哲学方法论的基础,从而回避许多认识论本体化带来的传统哲学问题。 (展开)
2 有用 跑 2024-04-02 12:58:17 广东
太喜欢这样的对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