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副标题: 卡夫卡日记1910—1913
原作名: Kafka Tagebücher
译者: 姬健梅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376
定价: 76.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睿读经典
ISBN: 9787572620799
内容简介 · · · · · ·
不要绝望,也不要因为你不感到绝望而绝望。即使一切似乎都到了尽头,也还是会有新的力量源源而来,这就表示你还活着。——卡夫卡,1913 年 7 月 21 日
没有谁不是韶华已逝却仍未成熟,没有谁不是在漫长的生存之旅的起点便已精疲力竭。——本雅明,写于卡夫卡逝世十周年
******
卡夫卡自1910年开始写日记,到1923年为止,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丰沛的时期。相较于他的小说,他在日记中表现得更为坦诚、自由,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
本书收录了卡夫卡写于1910年至1913年的日记。在这一时期,他记录了与父亲的矛盾、在写作和工作之间的内心挣扎、对犹太历史的兴趣、与恋人菲莉丝的相识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他的灵感片段、未完成的残稿,以及他内心全然的疲弱、孤独。
******
☆ 醒着做梦,整夜内耗,困于办公室,双面人生,在失业与自我追求之间……深...
不要绝望,也不要因为你不感到绝望而绝望。即使一切似乎都到了尽头,也还是会有新的力量源源而来,这就表示你还活着。——卡夫卡,1913 年 7 月 21 日
没有谁不是韶华已逝却仍未成熟,没有谁不是在漫长的生存之旅的起点便已精疲力竭。——本雅明,写于卡夫卡逝世十周年
******
卡夫卡自1910年开始写日记,到1923年为止,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丰沛的时期。相较于他的小说,他在日记中表现得更为坦诚、自由,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
本书收录了卡夫卡写于1910年至1913年的日记。在这一时期,他记录了与父亲的矛盾、在写作和工作之间的内心挣扎、对犹太历史的兴趣、与恋人菲莉丝的相识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他的灵感片段、未完成的残稿,以及他内心全然的疲弱、孤独。
******
☆ 醒着做梦,整夜内耗,困于办公室,双面人生,在失业与自我追求之间……深刻描摹现代心灵孤独的多种形态。
☆ 体察亲人,省思生活,探索婚恋,深入犹太文化与教育本质……展现荒诞世界里卡夫卡思想的力量。
☆ 以布罗德编纂德文版为底本,著名德语译者姬健梅经典译本。
详加注释,索引标题列于目录,收录手稿与涂鸦,在权威读本中走进卡夫卡的真实人生。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出生于布拉格,并在那里度过了大半生。他生前在德语文坛上几乎鲜为人知,只发表了几篇短篇小说,包括《变形记》和《判决》,多数作品并未公开发表。患肺结核去世后,手稿由其好友马克斯·布罗德整理出版,继而震惊世界。他的作品描绘了现代人在现实中孤独、困惑、压抑的处境,后来甚至催生出“卡夫卡式”(Kafkaesque)一词。
目录 · · · · · ·
舞伶艾德多娃 003
日本杂耍艺人 006
教育对我的损害 008
街上的单身汉 011
过去和未来 015
……
1911 年
续单身汉 033
两兄弟的故事 037
写给上司的信 038
续单身汉 039
城市的世界 043
……
1912 年
续差劲的衣服 221
出门 228
朗诵之夜 245
我打开屋子大门 249
一个年轻人 250
朗诵会 260
小茱莉 264
梦:和父亲乘电车 274
魔鬼的发明 280
……
1913 年
校对《判决》 299
恩斯特·李曼 301
《司炉》 309
结婚的利弊 315
我爱她 319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二月二十一日。我在此地的生活就像是我很有把握自己还有第二次生命似的。例如要化解那趟不顺利的巴黎之行所留下的遗憾,我就想着我将设法尽快再去一趟。想到这里,我看见街道铺石路面上泾渭分明的光亮与阴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910 年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我的确接近于孤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的确接近于孤独"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我是时代的孩童 9.2
-
- 卡拉马佐夫兄弟 9.6
-
- 契诃夫传 8.4
-
- 我终于读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 7.4
-
- 在地狱阅览室里 8.9
-
- 巴黎评论·出版人访谈 8.3
-
- 悬停日日 8.5
-
- 阿尔贝·加缪:反抗永恒 8.6
-
- 小猫和我的战火逃生记 8.1
-
- 最后的远握 9.2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只有1910~1913年的日记,还会出其他部分的日记吗? | 来自D | 10 回应 | 2024-12-22 20:48:1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记下二单吧。。 (Orpheus)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卡夫卡 (赵松)
- 想买的书 (小实)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45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的确接近于孤独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四火火火火 2024-12-11 14:55:10 山东
卡夫卡在日记里毫不厌倦反复的写道,我生命全部的创作来自于独处,独处对我展现出一种从不失灵的力量,我一直以来对于卡夫卡的作品更像是一种观测,凝望,一种知晓他绝对清醒的创作激情燃烧的境况,像是陡峭山峰另一面不易察觉的峭壁阴影,他紧握的笔尖冷峻严肃,丝毫看不出会隐藏什么俏皮玩笑的那面,但在他的日记里确实的有一种儿童式天真的幽默展现流淌,会在深夜中失眠,在辗转反侧无果后独自走上街道,观察他生活中任何的细枝... 卡夫卡在日记里毫不厌倦反复的写道,我生命全部的创作来自于独处,独处对我展现出一种从不失灵的力量,我一直以来对于卡夫卡的作品更像是一种观测,凝望,一种知晓他绝对清醒的创作激情燃烧的境况,像是陡峭山峰另一面不易察觉的峭壁阴影,他紧握的笔尖冷峻严肃,丝毫看不出会隐藏什么俏皮玩笑的那面,但在他的日记里确实的有一种儿童式天真的幽默展现流淌,会在深夜中失眠,在辗转反侧无果后独自走上街道,观察他生活中任何的细枝末节成为灵感,热爱幕后,热衷于奔走于剧场,那些渴望融入人群的时刻里他寻求一种巧妙的心灵连结,自然而然的成为某些人的朋友,持续有分寸的保持着友好情感的距离,然后在时间不疾不徐的高墙浇筑之下,发掘到那些可以陪伴一生的人,真诚的,勇敢的,耐心等候着的,足以照亮他长久灰暗生活的人,对爱的敏感是一种本能天赋。 (展开)
2 有用 塔隆加的长颈鹿 2024-12-25 17:53:43 北京
又是一本不是光明森林的共读活动一辈子都不会读的书。因为我一直觉得卡夫卡于我的距离很远,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更远。之前从来没有读过卡夫卡的作品,第一次读他的文字竟然是从一本日记开始的,这种感觉很奇妙,对面的人卸掉了所有文学史上的光环,孤零零地站在纸堆中,除了生花的妙笔,倒显得有些迟钝和笨拙。都说卡夫卡是阴郁的厌世的,但是这本日记分明也留下了他好好生活的痕迹,写日记督促自己写作、和朋友交谈、参加朗读、进入... 又是一本不是光明森林的共读活动一辈子都不会读的书。因为我一直觉得卡夫卡于我的距离很远,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更远。之前从来没有读过卡夫卡的作品,第一次读他的文字竟然是从一本日记开始的,这种感觉很奇妙,对面的人卸掉了所有文学史上的光环,孤零零地站在纸堆中,除了生花的妙笔,倒显得有些迟钝和笨拙。都说卡夫卡是阴郁的厌世的,但是这本日记分明也留下了他好好生活的痕迹,写日记督促自己写作、和朋友交谈、参加朗读、进入剧场看剧(他甚至有自己的人质,剧韭落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努力做,还有把文学当作救命稻草一般的热忱,自闭但鲜活,甚至有点可爱。我可能不能完全理解他,但是有那么几个瞬间,我能感觉我们的情感和思想建立了连接(虽然看的时候有一点窥私的愧疚感)。 (展开)
1 有用 伊夏 2024-12-11 16:10:40 江苏
“此刻是晚上,我察觉到我的左手出于同情而握住了右手的手指,已经好一会儿了。”越读越理解从前有个交往对象为什么自比卡夫卡。敏感,摇摆,对感情模棱两可。你当然会在交往初期惊叹他的细腻温柔,但其实最脆弱的那部分关照里,他永远只指向他自己。卡夫卡是很好的创作者,但大概实在是,很难与之生活的人。
3 有用 烂酸梨在此 2025-01-15 20:41:28 山东
一个悲观的完美主义者。当阅读进程过半,我更加偏向于这样去理解卡夫卡。
16 有用 K 2024-11-12 11:19:03 上海
看稿时觉得卡夫卡无限可爱,高瘦的身体变成观察周围世界的原点,而这也是他生存于世的支点:在令人绝望的世界里,用语言编织绵密的希望(书写一切一切,日记之必要):只要他还站在原点(或找到了事件的起点),生活仿佛就还能按照逻辑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