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李自成:一·天寒霜雪繁》讲述了:崇祯十一年十月,北京又一次戒严。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清晰地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白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于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
另路突围的高夫人并未被明军消灭.而是向东退到了豫西的崤函山中。经过一些周折,两支队伍取得了联系。
十一月中旬,事事受杨嗣昌、高起潜掣肘的卢象升.在没有援兵、没有粮草的不利条件下,抱着必死的决心,在同兵力数倍于自身的清兵的血战中壮烈捐躯。
崇祯十二年端阳节后,按照原先的承诺,张献...
《李自成:一·天寒霜雪繁》讲述了:崇祯十一年十月,北京又一次戒严。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清晰地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白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于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
另路突围的高夫人并未被明军消灭.而是向东退到了豫西的崤函山中。经过一些周折,两支队伍取得了联系。
十一月中旬,事事受杨嗣昌、高起潜掣肘的卢象升.在没有援兵、没有粮草的不利条件下,抱着必死的决心,在同兵力数倍于自身的清兵的血战中壮烈捐躯。
崇祯十二年端阳节后,按照原先的承诺,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李自成不顾部队中瘟疫流行、十分之四的义军都已病倒的情势,也公开打出“闯”字大旗。这样就引来了官军的“围剿”。幸而高夫人率部前来会师,曾经离去的郝播旗也回到了商洛山中。
六月上旬,正当更多的将士包括李白成本人都染上瘟疫时,郑崇俭、丁启睿在崇祯严旨切责下,调兵前来“剿贼”。第一次郑、丁主力中了农民军埋伏,仓惶败退,他们于七月中旬重新调集大军,分数路前来进攻。由于驻守石门谷的杆子人马极不稳定,宋家寨的土豪又同官军暗中勾结,遂使本来兵力不足的农民军形势更加严峻。李自成、刘宗敏、高夫人等在极其险恶的境遇中表现了巨大的斗争勇气和杰出的军事才能。他们内平叛乱,外歼明军。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计划。
此前,举人牛金星曾被尚炯从北京邀采商洛山中与李自成一晤.却在回河南搬取家眷时被捕。李白成在获知他已被判死刑后.立即派刘体纯前往营救。九月中旬,扮成打拳卖膏药者的刘体纯在开封找到了牛的知交宋献策。后者正为营救牛而奔走尽力,并从杞县公子李信处筹得了所需款项。
同月,心情焦灼的崇祯派杨嗣昌出京督师:杨一路风尘抵迭襄阳.立即进行军事部署。三个多月后,受命专“剿”张献忠的左良玉在玛瑙山袭营成功,却因受了张献忠的贿赂而从此按兵不动.
《李自成:二·闻说真龙种》讲述了:崇祯十三年春,李自成挫败了叛将周山的策反困谋。初夏时节,他率千余精兵离开商洛山,成功地从武关突围而出。他曾去白羊寨准备与张献忠联合,却险遭对方暗害,于是决定暂时潜伏于鄂西郧阳山中。当农民军被围困之时,崇祯实际上也被层层围困在紫禁城中。为了筹措军饷,他不得已向勋戚借助,并拿武清侯李国瑞开刀,由此引发了宫廷内外错综复杂的斗争。年仅五岁的五皇子、首辅薛国观等多人都在这场斗争中死去,田妃也因帮李家说了一句话而遭受“严谴”。但这场斗争最后以崇祯的失败而告终。
十一月,扬嗣昌指挥的数省官军为“围剿”张罗联军而几乎全到了四川内地和川陕交界地带,湖广、河南十分空虚,在郧阳山中潜伏半年的李自成趁机悄无声息地经渐川进入河南,通过号召饥民,于一个月后就发展到十万余人,开始向洛阳进兵。
牛金星、宋献策均已加入农民军。宋献策带来的“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记》使将士们和周遭百姓相信朱明王朝的天下将被李氏取代,而闻王李自成就是未来的“真龙天子”、“天命攸归”的一代新君,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士气,影响了民心。
这时,李信因放赈而被仇人陷害,下入杞县狱中:红娘子攻破县城,救出李信,进而把后者推上了起义道路。在投奔闯营路上,李信致函李自成,提出了“据宛洛以争中原,据中原以争天下”的富于远见的方略:同时他改名李岩,字林泉,表达了与昨日告别及将来功成归隐的心愿。
十四年正月,义军攻破洛阳,杀了崇祯的叔父福王:李岩与红娘子在胜利的喜庆日子里结为夫妻。二月上旬,农民军向河南省会开封进军,但在开封城下却遭到明军顽强抵抗,李自成本人也中箭受伤:
当闯军攻打开封之际,一度被杨嗣昌围追堵截的张献忠已经胜利出川,并以奇兵袭破襄阳,杀了襄王,致使连失两藩的杨嗣昌不得不在沙市行辕中畏罪自杀:
曾与张献忠联兵作战的罗汝才,现在来到伏牛山与李自成合营,奉李为主。八月底,准备迎战傅宗龙的闯罗联军正行进到遂平,刚被左良玉打败的张献忠突然前来求援:李、罗、张各不相同的性格及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次难得的聚会中生动地呈现出来。
同月下旬,奉旨出关解救锦州之围的洪承畴,由于所率八总兵人马中有几支未战先逃,导致全军崩溃。洪退守松山堡。
九月中旬,农民军在项城附近大败明军,擒杀傅宗龙;十月,又横扫叶县和南阳。进攻南阳之前,幸自成设计劫走左良玉的女儿,为日后王四去武昌见左良玉埋下了伏笔。
《李自成:三·长风驾高浪》讲述了:崇祯十四年十二月下旬,李自成与罗汝才一起率领联军主力,再次围攻开封,发动了以炮轰为主的激烈的攻城战,还采用了挖洞、引爆等战术,但直到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未能破城,于是决定暂时撤围。同年二月中旬,对崇祯来说又是祸不单行的时候。十七日,李自成攻破襄城,将汪齐年捉到杀死。十九日黎明前,清军攻破松山堡,洪承畴被俘。在押往盛京途中,洪决心为明朝慷慨尽节,抵盛京后不久就开始鲍食,但在永福宫庄妃亲送人参汤后,他的想法逐渐改变,最后变节降清。
三月中旬,活跃在豫东的农民起义领袖袁时中迫于形势,前来归顺李自成。李为了笼络袁,不顾慧梅正与张鼐相爱,将她认为义士,嫁给袁时中。但婚后不到一个月,就在农民军攻占商丘城后第三次前往开封途中,袁时中叛逃了。
五月初闯罗联军第三次兵临开封城下;中旬,农民军正在城外全力抢割麦子,获悉前采援救的官军已经到了尉氏县境。李自成当即决定抢先在朱仙镇占据有利地形。由于被农民军切断水源,十七万明军不战自溃;作为主力的左良玉几乎全军覆没。下旬,赢得大捷的闯罗联军重新将开封围困起来。
四个多月时间内,农民军对开封围而不攻。从六月开始,城中粮食日趋固难;到了八月,已普遍断粮,出现人吃人的惨象。九月,正值黄河秋汛,北岸官军于十四日深夜驾船来到南岸,炸开河堤。滔滔洪水直扑开封,全城顿时成为泽国,死者不计其数。驻扎城外的农民军也被淹死一万多人。
闯罗人马撤到许昌附近休息整顿。十月上旬,忽闻今春刚刚出狱的陕督孙传庭在崇祯催逼下已出潼关来到河南,正向东边开来;同时获悉袁时中到了杞县圈镇准备长驻。于是李白成兵分两路,自己与罗汝才率联军主力迎击官军,随即凭借优势兵力在冢头镇一举打败了孙传庭。另一路人马由李过率领前往圉镇。在消灭袁时中的战争中,慧梅陷于两难选择,最终大义灭亲,然后自尽。
十一月中旬,阐罗联军攻克汝宁,俘杀杨文岳,随即与前来会师的革左五营一起向襄阳进军。攻占囊阳后,联军南下,于十六年正月初一攻破承天;随即一面继续追击左良玉,直到将他赶出武昌;一面分兵攻占德安、荆州乃至大江以南各县。三月初,为了建国称王,独占胜利果实,李自成罗织罪名,火并了罗汝才、贺一龙,随即改襄阳为襄京,自称新顺王,设立了中央机构。
十六年夏,为了解江南的军备、民情、物产等各种情况,李自成派尚炯、华叔教以采购药材、棉布为由前往南京。途经武昌时,他们受到了自称西王的张献忠的热情接待。
八月,孙传庭再次出潼关。李自成不断以弱军诱敌,最后在郏县附近通过切断粮道大败官军,随后乘胜前进,于十月初六攻破潼关,十一日进入西安,建立走顺政权。一个多月后,李白成在文武簇拥中率万余骑兵回家乡米脂祭祖。
《李自成:四·风散入云悲》讲述了:崇祯十六年冬,李自成从米脂回到长安,立即准备进攻北京。十七年正月初三,他亲率大军渡黄河,入山西,破太原,过大同,一路所向披靡,于三月十七日顺利抵达北京城下。当大顺军进逼之初,崇祯曾考虑逃往南京,因部分大臣反对而未果。围城时刻,他仍有过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很快破灭,最后不得不在煤山自尽。李白成于三月十九日进入北京
住进紫禁城后,李自成纳窦氏为妃。此时群臣忙于“劝进”和演习登极大典的礼仪:刘宗敏用酷刑向明朝的勋戚、官员们追赃;大顺军进京后纪律迅速败坏,城内不断发生抢劫、强奸隶;于是谣言纷起,大顺政权很快失去人心。吴三桂也拒绝了李自成的劝降。隹备向清方“借兵”,而掌握清国实权的多尔衮早就虎视眈眈关注着关内局势:陶醉在胜利中的李自成猛然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决定推迟登极,亲率并无优势的军队往讨吴三桂。就在出发前夜,由他亲自赐婚的费珍娥于洞房中刺杀了他的爱将罗虎。
四月,多尔衮怀着独霸中国的勃勃野心,亲率大军南征;途中接到是三桂“借兵”的采书,果断地改变路线,直奔山海关而来:吴三桂在两面夹击的情势下,不得不投靠清方。李自成率大顺军与昊三桂的关宁兵在山海关初次接战,互有伤亡。第二天两军再度交锋,激战方酣,清兵铁骑突然冲出,大顺军英勇拼搏,死伤惨重。李自成率败兵退回北京,匆匆登极后,又匆匆撤离
退往陕西途中,大顺军又连续败绩,原已投诚的明朝武将大都投降清方,原归大顺辖治的地方纷纷反叛一李自成变得褊狭多疑,错杀了李岩兄弟。
多尔衮进北京后,藏匿在民间的窦妃被发现而自尽。几个月后,崇祯太子被捕。由于多尔衮要将太子问成“假冒”,以绝后患,而主审官钱风览和众多百姓一心要救太子,于是围绕着案件审判,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潼关失守后,李自成放弃长安,退往湖广。一路士气低落,牛金星父子潜逃。当大顺军从武昌逃至富池口宿营时,遭到紧追不舍的清军的夜袭,刘宗敏、宋献策被俘。李自成率残兵继续奔逃,途中又屡遭清军和乡勇截击,最后单人独骑殉难于通山县境的九宫山麓,
十九年后,在川鄂边界的茅庐山上,高夫人同尚炯一起回顾了大顺军联明抗清的历程,也谈到张献忠之死和他死后大西军的诀择;恰好红霞寻访至此,又获闻了红娘子上王屋山出蒙为尼的经过。八月中旬,茅庐山守军与清军之间进行了最后一次惨烈的战斗,高夫人、李来事等悲壮地自焚。
李自成(全四册)的创作者
· · · · · ·
-
姚雪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邓县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70年笔墨生涯中创作了近千万字各类文学作品,在20世纪中国文坛留下了深深足印。所撰长篇小说《长夜》法译本在1984年玫瑰节世界名作家会议上为作者赢得马赛市纪念勋章。代表作《李自成》第二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全书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1999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一卷日译本(书名《叛旗》)获日本翻译文化奖。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李自成(全四册)"试读 · · · · · ·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三晚上,约摸一更时分,北京城里已经静街,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挂着红色或白色的纸灯笼,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版印刷的戒严布告。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破铜锣或梆子,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以天下僧人配天下尼姑,编入里甲,三丁抽一,朝夕训练,可得精兵数十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卷 第一章 -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姚雪垠先生的代表作。它是一部洋洋三百万言的巨著,又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因为卷帙浩繁,所以不妨精简;因为有所阙漏,所以需要补充。 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便是一部对《李自成》加以精简和补充的书。 精简的话题不始于今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有多家出版社提出编写节本的建议。那时姚老的态度是,出节本得由他本人动手,“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该怎么节”,但他抽不出时间。 1986年5月,中国作协在湖北黄冈举办历史小说创作座谈会,与会的宝文堂书店编辑吴越先生又向姚老提出编写节本的建议。因为该书店曾出过由茅盾、周振甫、宋云彬等节编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所以引发姚老的兴趣。但他仍然抽不出时间,于是请吴越先生找我商量,希望由我来承担这一任务。我表示乐于做这件事,但我认为,节本应当是对全书的节写,因此只有在《李自成》五卷出齐后才能着手。这样事情就又搁下来。遗憾的是,姚老晚年因患退行性脑软化症,未能完成全书,节写工作也就始终未能进行。直到前几年,姚老的儿子海天先生旧话重提,才将此事重新提上日程。我们商量的结果,决定在对原著加以精简的同时,将姚老未完成的部分也就此补写出来,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个精补本。 下面对精简与补充工作分别略加说明。 我于1977年秋至1985年春任姚老助手,主要工作是替他将口述录音的小说整理成文字初稿,同时去图书馆帮他查阅相关史料。每周六下午,我都去他家中,一聊便是几个小时。谈话内容海阔天空,自然也会涉及有关节本问题。1986年黄冈会后,虽然节写工作并未进行,但每逢与姚老见面,仍会就此交换意见,在通信中也谈过相关话题。 我曾翻过宝文堂书店出版的节本《红楼梦》等书,发现茅公等采用的是整段整回删节的办法,大刀阔斧,一蹴而就。我向姚老提出,《李自成》不用这种办法,而是在保持章节完整的前提下,从语言、细节、情节入手,下比较细致的删节功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后记…………………………………………………………………………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李自成(全四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李自成(全四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4 条 )


现实主义长篇历史小说的高峰

从李自成的失败看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读姚雪垠《李自成》有感

读《李自成》,看明亡清兴


天寒霜雪繁,闻说真龙种,长风驾高浪,风散入云悲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1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8.3分 22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7.7分 1564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7)7.5分 396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8.0分 24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我的明月清风Ⅰ (羊的门)
- 我的历史小说 (羊的门)
- 浩如烟海—千页以上的大书(中国篇) (天地玄黄)
-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 (spartac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李自成(全四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YOSHUBU-9024 2022-01-14 17:56:56
10年读过
0 有用 Wind Rider 2013-10-12 14:07:44
相当长,感觉有些拖沓,细节描写很成功,但人物感觉都有点理想化
0 有用 Cinéphilie 2025-01-17 08:22:32 北京
历史学启蒙书 反反复复读了四五遍 无比怀念
3 有用 读书客 2018-12-20 16:24:08
用小说写的阶级论论文
0 有用 郭英俊啊 2020-12-22 16:09:38
为什么我在里面读到了红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