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的创作者 · · · · · ·
-
彼得·伯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彼得•L.伯格,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路德教派神学家。主攻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神学,其著作论及当代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问题。
译者: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资深翻译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三十余年,著作和译作近六十种,逾1500万字。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关心的指令是敦促他结婚(结婚!结婚!结婚!)的指令。这是因为对年轻人而言,结婚的指令与别的指令不同,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向他灌输的,家庭口传故事、道德教育、宗教信仰、大众媒介和广告是数不清的压力,强化了他接受的指令。换句话说,婚姻并非本能,而是制度。然而,婚姻疏导行为使之进入预定轨道的方式和本能主导的方式是非常类似的。 实际上,如果我们这个年轻人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人夺走,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异域的海滨,他长大成人后就不会是那样一个血气方刚、在月光下略带伤感的美国式男孩,他就有可能是阿拉伯半岛上精力旺盛、三妻四妾的男人,也可能是甘愿与其他男子分享一个妻子的男人。换句话说,当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别无选择的必然时,他就是在自欺欺人(更加准确地说,他被社会欺骗了)。这就是说,一切制度结构都必然依赖欺骗,社会上的一切存在物都带有一点自欺的成分。这个闪光的洞见乍一看令人十分压抑,但正如我们所见,它实际上使我们管窥到另一个观点:社会的决定力量并不像我们所料的那样强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社会学视角——人在社会 / 077 -
倘若你不能改变或破坏社会,你可以在内心深处采取退让的姿态。超然的态度是抵抗社会控制的办法,这样的处事态度至迟始于老子,斯多葛派(Stoics)把它发展成为一个抵抗的学说。他们退出社会舞台,隐居到自己的宗教、思想和艺术领域里,进入自我流放的境界,但他们依然承载着起初在社会里获得的语言、身份和知识储备。尽管通常要付出巨大的心理代价,但是为自己构建一座精神的城堡还是可能的,出世者几乎可以把社会的日常期待忘得一干二净。在修筑城堡的过程中,这座城堡的精神气质与其说是由周围社会体系的意识形态决定的,不如说是由堡主自己决定的。如果有同道与你共筑城堡,你确确实实可以构建一个“反社会”(counter-society)的城堡,它与那个“合法”社会的外交关系可能会减少到最低限度。顺便指出,到了那样的境界,超然出世的态度产生的心理压力就会降到最低限度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社会学视角——社会如戏 / 139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污名 8.5
-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8.6
-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9.1
-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8.6
-
- 想象的共同体 8.8
-
- 发现社会 9.5
-
- 区分 7.6
-
- 反思社会学导引 9.7
-
- 街角社会 8.5
-
- 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 8.6
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3 条 )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重点概念汇总
因本书2014年大陆中译本已有由译者何道宽老师撰写的各章提要,因此本汇总并不打算归纳各章观点,而是汇总重要概念,以便日后回顾。需要注意的是,当中概念定义多数由书中原文摘录,作者为了让论述对非专业读者更友好,部分概念定义在学术上未必十分准确。本汇总必然要建立于通...
(展开)

《与社会学同游》笔记摘录
让人坐地铁等朋友睡醒觉都想着阅读的一本小书。很庆幸自己在初识社会学这一陌生领域的第一本书是它。行文风格有罗兰巴特写《恋人絮语》的洒脱超然:不带偏见、不囿于常规。 有入门级教科书的面面俱到,又恰到好处的点到为止。有哲学著作的逻辑条理,又有丰富且真实可感的例子支...
(展开)


royal game
今天老师在讲戈夫曼的拟剧论时,说到了所谓戏剧表演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演员,其一是真诚者,纯粹相信自己就是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是玩世不恭者,也就是说,表演者可以对自己和角色做出区分,并不在乎观众是否相信他所扮演的角色。这是两种极端,但它们之间并非是一种静止的...
(展开)

社会学视角下的个人自由
生涩的旧文,单纯存个档。问题还未解决。 进入社会学理论学习之时,常常为其庞大的理论体系所洞悉的社会真相感到震颤,但同时也常陷入一种对个人的怀疑境地,即如果人生来就产生于社会,那么人之为人,其超脱于社会结构的独立自由精神要从何处寻得呢?如果学者确信社会学的科学...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9.2分 4727人读过
-
Anchor (1963)9.2分 72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9.0分 1319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Ltd (1970)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孙中兴推荐社会学书籍 (在路上)
- 孙中兴 社会学书单 (是阿雯啊)
- 社会学(方法论) (素心人)
- 现代社会学教程 张敦福 (兰斯)
- 孙中兴 (一朵喜悦的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Blade King 2012-05-17 16:00:46
很能勾起人兴趣的一本入门书。作者在方法论上着很出色的介绍。只是我怀疑,社会学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的怯魅,到了最后是否会发现其中是空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