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王的书评 (453)

米斯特橘子 2022-09-12 22:00:4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版

不堪一击的文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一阵子我连续读了两本外国文学的书籍,分别是《蝇王》和《一九八四》,他们的作者是戈尔丁和奥威尔,皆为英国作家。 在阅读他们的作品之前,我认为这两部书没有关联,前者通常会被打上诺贝尔获奖作品的标签作为卖点,后者是作为反乌托邦小说的代表作进行宣传。读完了《蝇王》...  (展开)
xyx 2022-08-24 17:17:3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版

蝇王 人性实验场的观察报告1

如果站在传统批评家的角度看这部作品,将戈尔丁个人的生活经历融入到批评当中的话,我们会得出以下发现。戈尔丁在大学期间是由科学类专业转向了英国文学,原因便是他对科学心生厌恶。但是,蝇王这部作品设定的场景是一个处在太平洋之中孤僻的小岛,一群包含着小家伙和大家伙的...  (展开)
尚能饭 2022-06-28 20:10:3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现实和隐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蝇王既是被杰克砍下来的老母猪的头,是献祭给野兽的供品;蝇王也是野兽,只是这个野兽不在自然界中,而在人类心中,是人性中的恶。正如西蒙在癫痫发作时,蝇王给他的启示:“别梦想野兽会是你们可以捕捉和杀死的东西!”“你心中有数,是不是?我就是你的一部分?” 被恐惧和暴...  (展开)
午夜水族馆 2022-06-17 00:09:1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野蛮的两种路径

《蝇王》里荒岛上的小孩们最终分成了两个阵营,在众多的简介和书评里都称之为文明和野蛮的对立。带着这样的预设去读,怎么都觉得很不对劲,看来看去,不过是双方“野蛮”的路径不一样罢了。 “狩猎者”的阵营,他们短视、只注重眼前的享乐但不考虑在孤岛上获救的可能性,用强大...  (展开)
momo(很好眠版 2022-05-30 20:41:1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版

初窥人性之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后劲很大的一本书。对于人性,我开始倾向于性恶论了。故事讲述了飞机失事后,几十个男孩降落在荒岛上。起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的“野兽”分裂成两派,自相残杀。书中明确死亡的有三个男孩:一个是最早梦到野兽、脸上有胎记的“小家伙”,死于孩子们点燃的山...  (展开)
一打白骨精 2022-04-24 22:43:4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蝇王》:理性的脆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终于,第21家出版社也拒绝了他的请求,此时,他已经整整20年没有发表过一部作品,而自己的处女作,似乎也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这位屡遭波折的作家就是戈尔丁。 他的人生如同这部作品一样多舛,29岁时,应征入伍,他前后参加过击沉德国主力舰“俾斯麦”号,以及诺曼底登陆,目睹...  (展开)
Psychopath 2022-03-01 16:32:3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为人性的黑暗而悲泣

一群没有大人看管的孩子,一座无人看守的岛屿。在这座岛屿上,孩子们理解并接受的法律不再被重视,在现代社会里的道德约束在那座岛屿上并不存在。初入岛屿时,孩子们心中尚且存在着正义、法律等等,可随着在岛屿上的时间增长,孩子们发现这些现代社会所推崇并视为人所必须具备...  (展开)
江郎 2021-12-07 21:34:0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蝇王及人性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威廉·戈尔丁于一九一一年九月十九日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马堡中学的高级教师,政治上比较激进,反对宗教,信仰科学;他的母亲是个争取妇女参政的女权运动者。戈尔丁在康郡的乡村里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安适,又有点儿闭塞。他自小爱好文学...  (展开)
蓝铃叮铛 2021-11-10 23:57:2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当康德仰望星空——读《蝇王》

终于翻开书页的时候,总觉得在哪里了解过。看到译本序的时候恍然大悟:看完电影《一出好戏》后翻看影评,似乎有人提起过这本。 译本序剧透太多(极多!!!),马上跳过了。翻到末尾,龚志忠写于1984年,又是一个极隐晦的巧合。 故事的开头,一架满载孩童(应该都是男孩子)的...  (展开)
DS星尘 2021-11-10 20:48:2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愿人人都善良

看完《蝇王》这本书,脑子最开始闪现的词语:人之初,性本善。这本书写的是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小孩子在撤退途中因为飞机失事而流落荒岛。一开始暂时能和睦相处,但后来互相残杀,从而发生悲惨结局的故事。 在看的时候真的每次都能刷新个人的认知,谁说小孩子都是善良...  (展开)
毛毛 2021-10-03 14:38:0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Baalzebub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岁的某一天,我在马路牙子上瞎溜达,过马路的时候,一只罪恶之手伸向了我的臀部,当时就暴跳如雷,大声的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那个人低眉顺眼不说话,围观的群众也不说话,我的声音渐渐淹没在盛夏的蝉鸣之中,回到家里越想越气,就忍不住打了110,后来又跑到就近的派出所,警...  (展开)
雨苜蓿 2021-08-16 10:00:1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版

走得出荒岛,走不出人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熊红久在《端午的阳光》一文中写到:“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  (展开)
雨苜蓿 2021-08-17 13:05:5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走得出荒岛,走不出人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熊红久在《端午的阳光》一文中写到:“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  (展开)
何处莫凭栏 2021-05-23 14:44:2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苍蝇王,万恶首

《蝇王》永远代表了小说的目的,以及是什么让小说不可或缺。我们在读一个故事的时候,应该抱有获得娱乐的期望吗?当然。想象的表演如果不能带来娱乐,那就是糟糕的表演。可这还不是全部。一部成功的小说应当抹去作者和读者间的分界线,让他们能够携手。这时,小说就成为了生活...  (展开)
逃往乌鲁鲁星 2021-04-19 16:15:3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版

兽从心中来

前面因为语言偏向解释,有点枯燥,但是文章读到后面4章有一种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背后发凉的感觉,你无法相信书中的这些情节是一群不到12岁的孩子做出来的,正因为他们是孩子,所以他们把人性最原始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曾经看过说要研究原始人的途径之一是研究小孩子,蝇王里...  (展开)
蓝凛远 2021-03-30 11:33:0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腐烂的“猪头”上跳动着五颜六色的“蝇王”

读这本书既让人豁达,又让人痛苦。一方面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拉着你,想告诉你关于他的寓言;另一方面,他的故事又让你极度不舒服,不自觉产生斥力。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可是却给了我们关于“人”最赤裸裸的真相。我很难想象,这样一本书居然是美国初中生必读书...  (展开)
十年剑 2021-03-20 10:19:0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Lord of the Flies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其实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反乌托邦故事,就是一群平均年龄10岁上下的孩子流落到海岛上分化成两派然后一派“猎杀”另一派的故事。“通说”都认为小说的基点就是人性恶,但是拉尔和猪崽子这一派的存在又是人性光芒的体现,尽管他们其实都在混乱中参与了过失导致西蒙死亡的对抗臆想中...  (展开)
彩虹公主 2021-02-24 16:14:2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文明需要危难来考验,善与恶的定论为时尚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斯蒂芬 · 金在《蝇王》的序中写道“一部成功的小说应当抹去作者和读者间的分界线,让他们能够携手。这时,小说就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主菜,而非甜点。一部成功的小说应当打乱读者的生活,让他/她误了约会、茶饭不思、忘记遛狗。而在一流的小说中,作者的想象成为了读者的现...  (展开)
Rockwellie 2020-12-30 22:49:0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梦幻岛”的黑暗—反乌托邦的现实光辉

与其让我用主流学派的理论生硬地分析那些真的无聊的时事,不如让我来分析这本小小说。“荒岛”就是名副其实的“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不同的主流理论会对此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杰克就是现实主义,崇尚武力和野蛮,最注重的是“权力”,即“谁来做领袖”,并且坚持要用暴力...  (展开)
树欲静 2020-06-23 09:26:5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226-蝇王-威廉·戈尔丁-小说诗歌-1954

——人之初,无善无恶。 《蝇王》,于1954年首版于英国。它描述了一群男孩由于空难流落孤岛后发生的故事。 威廉·戈尔丁,于1911年出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于1993年去世。他是198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作品主题一般是与黑暗邪恶有关,但他的小说中也表达一种昏暗的乐观主...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2 23 后页> (共453条)

订阅苍蝇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