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王的4星书评 (170)

空羽 2008-05-22 21:34:0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脆弱的人类文明

在读这部小说之前,我倒是建议应该先去某大型机械制造厂去看一看,深入厂房和车间,去看看那些精细奇妙的机械,看它们如何从复杂至极的图纸上变成让人瞠目结舌的样子。那些庞大的,高妙的,冷冰冰的东西经过层层捶打改造,构成了人类几乎无法驾驭的锡安之齿。你会由衷的被眼前...  (展开)
不是过去 2010-08-05 17:02:0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翻译】谁去救那个大人和他的船员?

蝇王笔记 By E.L.Epstein (这个笔记自称是关于蝇王的反思。而更多的关于本书中符号和象征的研究,其实还没有展开。) *上为作者自己批注 在回答美国出版商的问卷提问时,作者William Golding (出生于Cornwall, 1911)表明,他小时候家人希望他将来从事科学研究,但是他自己却...  (展开)
RW 2013-04-16 11:15:3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权利逃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故事简单,且被说烂。 x次大战后,一架全是孩童的飞机在无人小岛坠落。 孩子们抱团生存。有团体必有领导。 拉尔夫和杰克,一个理论派,一个实践派,成为分裂团体的制造者。 最后拉尔夫遭遇背叛,杰克却嫉妒攻心,放火烧岛。以至于前者丧了权捡了命,后者得了权丧了命。 书评称...  (展开)
叶洲 2011-09-17 23:41:1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文明秩序的脆弱和人类的野蛮本性

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11/09/lord-of-flies/ 《蝇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最著名的小说作品,在西方中小学普遍被列为必读的儿童读物。这其中的原因并非这是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小说,而是这是一部以“天真善良”的儿童为载体,来表达人类从文明...  (展开)
小BAI 2011-12-28 17:36:3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版

可怜的西蒙和猪崽子

书中的杰克不知道为什么一出现就给人一种令人害怕不受管束的一种印象,似乎他像是人类最古老文明中残留的那点野蛮性质的星星之火,当孩子们被战争的硝烟带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时,这点星星之火便不受压抑的向四周蔓延,再逼迫着烘烤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而因为害怕恐惧...  (展开)
愚公 2016-02-20 13:00:0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荒岛上的孩子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英国有用小说隐喻政治的传统,从培根撰写《大西岛》、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当然我们不能忘了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戈尔丁自然不会游离于这个传统之外,甚至说他是自觉继承了英国政治哲学的传统,用小说《蝇王》来回应柏拉图的理想国蓝图。   城邦  ...  (展开)
云汀 2019-06-27 18:16:2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蝇王》:儿童版“大逃杀”,我们都是披着人皮的狼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戈尔丁,在他年轻时有这么一段花絮。 戈尔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拜读了盛名已久的《珊瑚岛》。《珊瑚岛》描述了三个航船失事漂流到孤岛的青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战胜海盗与土著,最后顺利回到家乡的冒险故事。 《珊瑚岛》点燃了戈尔丁的灵感火...  (展开)
南华无方 2010-08-17 13:35:3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文明眼中的野蛮——戈尔丁《蝇王》读后感

本次借着文学名著导读课程的契机,拜读了戈尔丁先生的代表之作《蝇王》。得来颇不容易,图书馆去了三次均未果。只好在网上找来电子版本,哪知实在无法适应电脑的屏幕,眼睛酸账,脑袋疼痛,很是烦恼。终于在第四次去图书馆时,发现有一本被还了回来。就像狼见了落单的白羊,扑...  (展开)
绕不出的西直门 2010-01-17 10:47:3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小岛上的利维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初是在读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的评析中,看到有人暗指该作借鉴了《蝇王》,才想起了这本法理学课程的推荐书目。蝇王的故事整体灰暗,在这场小小的政权争夺战中无论是Ralph还是Jack都是失败者。正如柏拉图所说,Only Dead could see the end of war。在最终获救后,即使...  (展开)
天水明夷 2005-11-15 15:47:26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版

人性深处的黑暗

人性深处的黑暗   《蝇王》的作者在这个小说中试图表现的是人性深处的黑暗。他认为,社会的缺陷要归结为人性的缺陷,外部的文明与秩序是强加的、暂时的,而人的非理性与破坏的欲望则是永恒的。他在这个虚构故事中探讨人性善与恶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人产生邪恶就像蜜蜂制...  (展开)
[已注销] 2012-11-20 15:35:37 Perigee1959版

The magical realism

The writing style of Lord of the Flies is rich and dark, which I mean indirect and implicit, unlike Camus, Golding has his own change of points of views or perspective shifting.We can find a variety of implicit allegories,illustrations,plot and utterances. ...  (展开)
末摘花 2007-03-25 14:02:5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感觉很恐怖,少儿不宜

想荒岛余生之类的影视小说看得不少了。多数怀着新奇,好玩的心理看看的。哪怕是金刚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导演多情的安排下也变的威力不足,可爱有佳。 但是戈达尔的这部寓言式的小说,却颠覆了我心中历险题材本该老少皆宜的惯性思维。从看到三分之一处开始,我便渐渐入了境,感...  (展开)
Tiger 2006-09-14 09:52:50 Perigee1959版

读书印象之《苍蝇王》

来了加拿大后读的第一本英文小说,是William Golding 的《苍蝇王(Lord Of The Flies)》。这是一本跟 Anthony Burgess 的《发条橙(Clockwork Orange)》和 George Orwell的《1984》同一时代的作品。虽然是幻想类小说,但分别反映的意识形态,恰恰重合了我们这个世界成长的影...  (展开)
传师 2019-03-26 21:02:0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蝇王》——人性本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蝇王》是一本带有寓言性质的小说,作者是威廉·戈尔丁,英国小说家,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可能跟作者曾经参加过二战有关,他的文学创作一直着力于表现“人性的黑暗”主题,本书也不例外。 对人性善恶的讨论,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候就有涉及。孟子说“人性本善”,因...  (展开)
曾阿牛 2015-11-28 12:30:1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秩序与混沌,文明与野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man produces evil as a bee produces honey.” 这是戈尔丁经历二战后的切身感言,也是《蝇王》的核心主题。 重读《蝇王》的缘起竟然是由于一部老旧电影:深作欣二于2000年上映的《大逃杀》。电影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像,背景设定极具隐喻性,以赤裸裸地表现人性之间的搏杀为...  (展开)
Psahu! 2021-05-10 15:07:0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版

蝇王,岛上困境的可能解决方案

蝇王这篇小说内,每个人物或者事物都有着及其强烈的象征意味,像是基于当前社会的种种抽象化和简化剥离后的一篇寓言。所以毫无疑问,这样的简化与抽象会使故事的走向与发展具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但是这也让我们每个人在作品中获得不同的理解变成了可能。 首先先罗列下我对小说...  (展开)
王云峰 2022-12-11 11:50:3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善与恶,是与生俱来的孪生兄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蝇王》是书写人性之恶的寓言。 杰克、罗杰、猎手们,包括拉尔夫在内,恶的基因都在荒岛上得以发酵,虽有轻重之别,但都是恶之瘟疫的感染者。猪崽子、西蒙则是恶之花的受害者。当恶念无限膨胀,规则和理性失去作用,人类社会就沉入失序状态,善念被恶念遮蔽,期待大乱之后理性...  (展开)
OWL 2021-04-09 16:46:3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蝇王》一点想法

故事的推进很合理很真实(全设置为小孩实际是增加了真实性,大人确实不会将“打猎”和“生火”割裂开)。主要人物的杀青让故事一点点地推向高潮。结尾也很意料之外,同时又带来一波对疯狂无秩序的荒诞讽刺。文章的象征意义也处理都很好,尤其是海螺,象征文明的美丽而脆弱简直...  (展开)
阿芙洛狄忒 2019-03-04 11:26:2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在对相反面的呈现中加固我们对美和自由的信任

记2019年3月3日下午读书会。 我看《蝇王》倒没那么害怕,当它是寓言去读,始终与作品保持距离,是某种“不信”,也是赋予自己局外人的身份。这样的局外是不好的,缺少沉迷,有时关闭了知觉与感官,不将自己置身其中。第一周读得糟糕,发言本想逃避,是这次没读好的缘故。该把自...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 (共170条)

订阅苍蝇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