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 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般若品第二 -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疑问品第三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共46册),
这套丛书还有
《高僧传》《宋高僧传(上下)》《高僧传》《五灯会元》《补续高僧传校笺》
等
。
喜欢读"坛经校释"的人也喜欢 · · · · · ·
坛经校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7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9.4分 2386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0)暂无评分 163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3)9.4分 1143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9.6分 66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冷客攤錢問故書 一 (新橋)
- 中国文化 (乐读者)
- 田鼠的藏书——哲学与宗教 (迷路的田鼠)
- 2-Mysticism-Romanticism-Religion (qran)
- 丙部 (ausgebrann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坛经校释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艾習角™ 2014-03-24 11:19:30
140324 重读。一、修佛真大丈夫事。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二、坛经的文本演化堪比道德经。倒推出原始祖本几不可能
1 有用 天台枕海 2010-11-15 22:02:53
以敦煌本为底本,校得不错,释得好抱歉
1 有用 ponffen 2012-03-09 15:05:29
仅仅是翻过 太深奥枯燥了 。2012年6月16日:重读之,读的是新疆人民出版社和金刚经的合订本。
1 有用 貓公子 2012-06-16 23:07:51
此版有考订之功,然而校释者己断过甚过死板
2 有用 非行少女神乃襞 2021-06-14 19:20:27
关于慧能最有名的两个故事(本来无一物,风动心动)以及很多我喜欢的句子似乎都是后人杜撰的,照这本校释的说法,慧能原本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形而上学性,完全是在否定虚假表象肯定真实彼岸的意义上理解空的,与般若系思想(当体即空,空空)相去甚远,实在令人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