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荣格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原作名: Psychological Types
译者: 吴康
出版年: 2009-12
页数: 475
定价: 58.00元
丛书: 荣格作品集(凤凰壹力2009版)
ISBN: 9787542631626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原作名: Psychological Types
译者: 吴康
出版年: 2009-12
页数: 475
定价: 58.00元
丛书: 荣格作品集(凤凰壹力2009版)
ISBN: 9787542631626
内容简介 · · · · · ·
《心理类型》内容简介:当现代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时,这一流派的另一位泰斗——荣格的思想迄今却鲜有介绍。为此,让我们把荣格这一在西方思想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代表作《心理类型》奉献给广大读者,以便使读者可能较全面深人地了解这位心理分析的杰出天才。
荣格在西方思想界堪称怪才,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晦涩难懂。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他一直讳莫如深,怯而止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惊奇地发现,当代许多新思潮、新流派、新观点都或多或少地与荣格的思想有关,或从他那里得到验证,荣格的思想成了许多著名思想家的先导,荣格似乎成了一位预言家。这样,即使在西方,荣格也仿佛成了一位新发现的人物,他的理论体系正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
心理类型的创作者
· · · · · ·
-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作者
-
吴康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荣格,是著名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9年,弗洛伊德把他定为精神分析运动的法定继承人,称他为“王储”。1911年,在弗洛伊德的举荐下,荣格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学地第一任主席。荣格大师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以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己为轴心,将不同时间、空间、文化、人性等结合成一个整体,构成他特有的巨大思想结构。他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自成一家,成为举世公认的权威。荣格在性格哲学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填补了一大空白,从此,“性格决定命运”有了科学的哲学依据。
目录 · · · · · ·
原序导言第一章 古代和中世纪思想史中的类型问题 第一节 古代的心理学:诺斯替教、德尔图良和奥利金 第二节 古代教会的神学论争 第三节 化体说的论争 第四节 唯名论和唯实论 一、古代的共相问题 二、经院哲学中的共相问题 三、阿伯拉尔的和解企图 第五节 路德与兹温格利之间关于圣餐礼的论战第二章 席勒对于类型问题的观念 第一节 关于《美育书简》 一、优势功能与劣势功能 二、关于基本本能 第二节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一、素朴的态度 二、感伤的态度 三、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第三章 太阳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第四章 人类性格区分中的类型问题 第一节 乔丹类型学概述 第二节 乔丹类型学的专门描述与批判 一、内倾型女性 二、外倾型女性 三、外倾型男性 四、内倾型男性第五章 诗中的类型问题:斯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与埃庇米修斯》 第一节 斯比特勒类型学引论 第二节 斯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与歌德的普罗米修斯的比较 第三节 和解象征的意义 一、婆罗门教关于对立问题的观念 二、婆罗门教关于和解象征的观念 三、作为动力调节原则的和解象征 四、中国哲学中的和解象征 第四节 象征的相对性 一、女性崇拜和灵魂崇拜 二、爱克哈特关于上帝观念的相对性 第五节 斯比特勒和解象征的本质第六章 心理病理学中的类型问题第七章 美学中的类型问题第八章 现代哲学中的类型问题 第一节 詹姆斯的类型观 第二节 詹姆斯类型观点中特有的对立范畴 一、理性主义对经验主义 二、唯理智论对感觉论 三、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 四、乐观主义对悲观主义 五、宗教性对非宗教性 六、意志自由论对宿命论 七、一元论对多元论 八、教条主义对怀疑主义 第三节 詹姆斯类型观的总体批判第九章 传记中的类型问题第十章类型总论 第一节 绪言 第二节 外倾型 一、意识的一般态度 二、无意识的态度 三、外倾型态度中基本心理功能的特征 1.思维 2.外倾思维型 3.情感 4.外倾情感型 5.外倾理性型概述 6.感觉 7.外倾感觉型 8.直觉 9.外倾直觉型 10.外倾非理性型概述 第三节 内倾型 一、意识的一般态度 二、无意识的态度 三、内倾型态度中基本心理功能的特征 1.思维 2.内情思维型 3.情感 4.内倾情感型 5.内倾理性型概述 6.感觉 7.内倾感觉型 8.直觉 9.内倾直觉型 10.内倾非理性型概述 11.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第十一章定义 1.抽象作用 2.感情 3.感触性 4.阿尼玛 5.统觉 6.古代式 6a.原型 7.同化 8.态度 9.集体性的 10.补偿 11.具体化 12.意识 13.建构 14.分化 15.异化 16.自我 16a.情绪 17.移情作用 18.对立形态 19.外倾 20.幻想 21.情感 21a.同情 22.功能 23.观念 24.认同作用 25.同一 26.意象 27.个体 28.个性 29.个性化 30.劣势功能 31.本能 32.理智、理性 33.内向投射 34.内倾 35.直觉 36.非理性 37.欲力 38.客观层面 39.定向 40.神秘参与 41.人格面具 42.权力情结 43.投射 43a.心灵 44.理性的 45.还原 46.自身 47.感觉 48.灵魂 49.灵魂一意象 50.主观层面 51.象征 52.综合 53.思维 53a.思想 54.超越功能 55.类型 56.无意识 57.意志结语译后记附录:荣格作品中译及全集目录中外名词对照表
原序导言第一章 古代和中世纪思想史中的类型问题 第一节 古代的心理学:诺斯替教、德尔图良和奥利金 第二节 古代教会的神学论争 第三节 化体说的论争 第四节 唯名论和唯实论 一、古代的共相问题 二、经院哲学中的共相问题 三、阿伯拉尔的和解企图 第五节 路德与兹温格利之间关于圣餐礼的论战第二章 席勒对于类型问题的观念 第一节 关于《美育书简》 一、优势功能与劣势功能 二、关于基本本能 第二节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一、素朴的态度 二、感伤的态度 三、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第三章 太阳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第四章 人类性格区分中的类型问题 第一节 乔丹类型学概述 第二节 乔丹类型学的专门描述与批判 一、内倾型女性 二、外倾型女性 三、外倾型男性 四、内倾型男性第五章 诗中的类型问题:斯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与埃庇米修斯》 第一节 斯比特勒类型学引论 第二节 斯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与歌德的普罗米修斯的比较 第三节 和解象征的意义 一、婆罗门教关于对立问题的观念 二、婆罗门教关于和解象征的观念 三、作为动力调节原则的和解象征 四、中国哲学中的和解象征 第四节 象征的相对性 一、女性崇拜和灵魂崇拜 二、爱克哈特关于上帝观念的相对性 第五节 斯比特勒和解象征的本质第六章 心理病理学中的类型问题第七章 美学中的类型问题第八章 现代哲学中的类型问题 第一节 詹姆斯的类型观 第二节 詹姆斯类型观点中特有的对立范畴 一、理性主义对经验主义 二、唯理智论对感觉论 三、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 四、乐观主义对悲观主义 五、宗教性对非宗教性 六、意志自由论对宿命论 七、一元论对多元论 八、教条主义对怀疑主义 第三节 詹姆斯类型观的总体批判第九章 传记中的类型问题第十章类型总论 第一节 绪言 第二节 外倾型 一、意识的一般态度 二、无意识的态度 三、外倾型态度中基本心理功能的特征 1.思维 2.外倾思维型 3.情感 4.外倾情感型 5.外倾理性型概述 6.感觉 7.外倾感觉型 8.直觉 9.外倾直觉型 10.外倾非理性型概述 第三节 内倾型 一、意识的一般态度 二、无意识的态度 三、内倾型态度中基本心理功能的特征 1.思维 2.内情思维型 3.情感 4.内倾情感型 5.内倾理性型概述 6.感觉 7.内倾感觉型 8.直觉 9.内倾直觉型 10.内倾非理性型概述 11.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第十一章定义 1.抽象作用 2.感情 3.感触性 4.阿尼玛 5.统觉 6.古代式 6a.原型 7.同化 8.态度 9.集体性的 10.补偿 11.具体化 12.意识 13.建构 14.分化 15.异化 16.自我 16a.情绪 17.移情作用 18.对立形态 19.外倾 20.幻想 21.情感 21a.同情 22.功能 23.观念 24.认同作用 25.同一 26.意象 27.个体 28.个性 29.个性化 30.劣势功能 31.本能 32.理智、理性 33.内向投射 34.内倾 35.直觉 36.非理性 37.欲力 38.客观层面 39.定向 40.神秘参与 41.人格面具 42.权力情结 43.投射 43a.心灵 44.理性的 45.还原 46.自身 47.感觉 48.灵魂 49.灵魂一意象 50.主观层面 51.象征 52.综合 53.思维 53a.思想 54.超越功能 55.类型 56.无意识 57.意志结语译后记附录:荣格作品中译及全集目录中外名词对照表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刚刚所描述的两种类型几乎不可能进行外在判断,因为他们是内倾的,且随之表达能力和意愿也有些薄弱,他们只对最严峻的批评做出有限的应对。既然他们的活动都是内向性的,除了沉默寡言、深藏不露、缺乏同情心,或易变无常和明显的纠缠不清之外,从外面看不到任何特殊之处。 当任何事情浮上表层时,他们通常间接地显现出劣势的和相对来说属于无意识的机能。这样的一种本质的显现自然而然的形成不利于这些类型的不公平处境。与之相应的,他们大多数会遭到贬低,或至少会遭到误解。 他们在同样程度上也不能理解他们自身——因为他们非常缺乏判断能力——他们也没有能力去理解为什么他们总是被工种观点如此低估。他们不能认识到,他们的外向性表达事实上也是一种劣势的特征。他们的视野为主观活动的丰富性所陶醉。所发生的一切具有如此的感染力,如此的无穷的吸引力,以至于他们自身仿佛是被卷入其中的真实感受。 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断裂和他们交流具有的插曲式的特征,意味着太需要他们生活圈的理解和善意了,更有甚者,他们的表达模式也没有指向对象(指向对象的表达模式本身具有令人信服力量,能够表达关切。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类型的人经常表现出对于外界世界的粗暴、拒斥的态度,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些是他们完全无意识地如此表现的。如果我们认识到他们将在其内部被理解的一切”转译成“可理解的语言”是多么的难,那么我们就会做出更公平的评判。要知道他们的做法其实是想做真实的自己,而他们并不是可以十分自由随意的发挥自己的本性的,于是他们就被完全免去了如此表达的必要性,也就选择不再表达。可是不再表达只能对这样的类型的人有害无益。 命运为他们设下了无比艰巨的困难,这些困难也许甚至比为其他人设得更多,而又正是这一点是他们更容易陶醉于其内在的视野。然而,常常只有强烈的个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90页 -
荣格一再强调,迄今为止,我们对自己的“内在现实”的思考是如此之少,以致我们关于现实和真理的观念全部建立在外在现实之上,我们根本就没有顾及过内在现实。在思维层次上,我们过多地滞留于外倾思维型。我们听从外在客体的支配,投其所好。我们自己的人性淹没在与客体及与他人的种种关系之中,我们经常与人格面具保持一致,俯首帖耳地充当某种社会道德的顺民。我们虽然以牺牲自己的内在现实为代价赢得了社会的赞赏,但我们自己的内在世界却一片空白。我们不得不在精神的双重磨难中讨生活。在社会上我们是公共秩序的典范,但在我们的个人生活方面则乏味、单调,我们变得疑虑重重、性格乖戾、反复无常,我们在家庭甚至会成为一位冷酷的暴君。荣格所描画的这种性格类型正显示了“内在现实”对我们的惩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荣格作品集(凤凰壹力2009版)(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荣格自传》《潜意识与心灵成长》《分析心理学与梦的诠释》
。
喜欢读"心理类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心理类型"的人也喜欢 · · · · · ·
心理类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2 条 )

心理类型: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小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学习心理学,瑞士心理学专家卡尔·荣格是学子们绕不过去的大师级门槛;他创立的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把人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更是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这本《心理类型》就是荣格提出内倾和外倾两种人格理论的开山之作,也是这本书,让荣格在心理学界名声大振! ... (展开)
从荣格心灵地图读懂人性奥秘,解锁自我认知的密钥
在这个信息爆炸、个性张扬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我认知与人际理解。《心理类型》作为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的传世之作,不仅以其深刻的理论洞见,塑造了现代心理学的基础框架,更在当下MBTI测试风靡全球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人...
(展开)

原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 i 人和 e 人代表
之前看到一个分析各个哲学史上的哲学家的mbti 的帖子,还和朋友们讨论了一下,大家觉得怎么还能给去世的人做 mbti 分析,因为我们的 mbti 都是做选择题做出来的,历史人物怎么可能来做选择题。所以大家都觉得不靠谱。 最近读了十六型人格的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荣...
(展开)

论坛 · · · · · ·
大家都是在哪买的这一版 | 来自薛定谔的柚子 | 7 回应 | 2022-03-21 18:34:53 |
81页 关于荣格对席勒个体功能冲突的看法 | 来自Antorini | 2020-07-13 11:46: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9.7分 2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4)9.1分 336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9.2分 160人读过
-
华岳文艺出版社 (1989.4)8.7分 1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9分以上小说,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图书 (我不豆谁豆)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心理学/市场营销/决策推理 (Divine)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20世纪思想史里的重要书目 (无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心理类型的评论:
feed: rss 2.0
100 有用 夏风如歌 2013-09-08 01:46:45
(我知道MBTI不那么科学但还是要说但是)真是INFJ神棍的大作啊!
100 有用 Earl Mists 2012-03-23 13:36:23
国内其实很难读到神秘主义的书籍,感兴趣的魔法和炼金术大多都是德语,且是古籍。这也是为什么我崇拜荣格的原因,他的理论闪耀着神的智慧。平易近人的性格也暗示着他是心理学和神秘学的集大成者。
8 有用 日光阑迫奏雾角 2022-11-19 11:06:19 河南
真为论坛派们感到可笑,荣格曾在一篇访谈中明确提到了“虽然心理类型会变化,但我坚决的认为我是思维型”(1959, ytb.com/watch?v=2AMu-G51yTY),却被你们这帮连学徒都不是的MBTI爱好者强行归纳进INFJ,你们比荣格还懂荣格是吧 以及在《荣格心理学手册》这本书里,文中引证荣格原话,他自称是思维-情感型(以Ti-Fe轴为主,Tidom),而跟他一起研究的伍尔芙是感觉-直觉型。... 真为论坛派们感到可笑,荣格曾在一篇访谈中明确提到了“虽然心理类型会变化,但我坚决的认为我是思维型”(1959, ytb.com/watch?v=2AMu-G51yTY),却被你们这帮连学徒都不是的MBTI爱好者强行归纳进INFJ,你们比荣格还懂荣格是吧 以及在《荣格心理学手册》这本书里,文中引证荣格原话,他自称是思维-情感型(以Ti-Fe轴为主,Tidom),而跟他一起研究的伍尔芙是感觉-直觉型。非要用MBTI的方法给荣格分类那就是INTP,哪来的NFJ,看过荣格文集没?学到爷爷家的沟里去了吧 (展开)
3 有用 钢铁的意志 2023-12-11 20:47:08 山东
唉,读是能读懂,就是理解的效率低,读得慢;而且理论太原始了,真要是求实用就别读这个了,建议读约翰毕比的《类型与原型》,写得不错,而且比这个好理解多了。
2 有用 phie 2017-07-07 00:53:19
感恩。谢谢所有伟大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