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清供的书评 (63)

好想吃肉 2012-10-11 16:59:55

真趣生活家

我总是喜欢散文多过小说,小说有情节,可是散文有细节,细节总是更容易让人动情。小说是专让人打发时间的,可是散文打发完时间,会勾起你对生活的热情。 看完这书,觉得汪曾祺是很真,而且非常有趣的人。他写东西不靠华丽辞藻堆砌,也没有让人震撼的句式修辞,有什么说什么,...  (展开)
蓝文青 2011-02-21 21:10:19

柳絮飞来片片红

帮朋友给他上初中的儿子挑书,在图书馆借了汪曾祺的《岁朝清供》,这是三联08年的一套“中学图书馆文库”中的一本,三联挑选书的水平我向来欣赏的。于是,徒省事给朋友和闺蜜推荐了这一套书过去,自己订了几本留着给女儿看。 广场上的梅花节又一次勉强着开了,在重整了所有绿...  (展开)
石敢当 2011-11-12 13:54:05

今朝忆旧

我很喜欢汪老,不对,我很爱汪老的字。 两年之前,初为记者,一个编辑对我说,永远不要写你不知道的东西。你自己不明白,又怎么写出来给别人看呢? 别人又怎么会理解、怎么会喜欢、怎么会有共鸣呢?我想汪老一定很同意。 否则他怎么会说出“雨真大。下得屋顶上起了烟。大雨点...  (展开)
小轩Eileen 2014-12-30 11:18:35

生活的意义不在别处,就在眼前

那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到人生的究竟应该作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作一只快乐的猪。我想大多读书人都会选择前者,我也不例外。多年下来,却发现自己没有成为前者,也没有成为后者,而是变成了痛苦的猪。 汪先生在我看来,却是超越了痛苦的苏格拉底的层次,是个快乐的苏格拉底...  (展开)
rivert 2018-10-29 11:34:12

翻了翻

一本汪曾祺的文章选集。多数是散文,少数几个小说,我跳着看的。 汪曾祺最好的是语言,描人状物,无一不肖。写市井人物、底层小民,或者知识分子,都有活泼生动、符合其身份的语言对话。他见识广,各个知识点信手拈来,有旧式文人通今博古的风范。 小说比较古旧,遵循经典小说...  (展开)
tessel 2013-09-17 11:19:52

入秋时节睹书怀人

最近在看的是汪曾祺的《岁朝清供》 汪曾祺的文字,写的真是好啊。看完短篇小说,迫不及待地看散文,只希望这样一支素净的笔永远别停下来才好。早上,一天的工作开始前,心下宁静时读一读;傍晚,日头西落,人去楼空,心下寂然时读一读。如此,夏末秋初闷热的天气里,竟变得气...  (展开)
枕水 2012-08-23 11:15:29

入画可,入口更佳

汪曾祺是高邮人,鲜爽油亮的咸鸭蛋泛着碧翠和赤朱,入画可,入口更佳。 汪先生的散文亦是平实而传神的速写画,他写慈姑,写塘鳢鱼,宛然赤足扎在浅湖里,半里外的农家正飘着炊烟。 这种平实就好像邓丽君唱庄奴写的歌,“湿了红色纱笼白衣裳”,百转千结藏在眼神里,用心去看才...  (展开)
九霄云NineNine 2013-07-06 20:38:47

爱吃的人总不会太无趣

民国时期的散文,最喜欢梁实秋和周作人。   但若说道文章的轻松风趣,周实实是输了梁一段。   我想,这大抵是因为,梁好吃吧。   好吃,会吃,会写怎么好吃的人,总不会太无趣的。      梁实秋如此,他的学生辈汪曾祺亦是如此。   从口味上来说,梁更偏向京...  (展开)
顾建广 2010-06-11 12:22:28

岁月如歌

三联的这本选集,是看的六本汪先生选集中最好的。 很多对自己,对朋友,师长,亲属的叙述,对过往的回忆,以及美食戏剧的记忆,都让人感觉清风抚过,余香绕梁。  (展开)
Lazy念念 2017-01-03 16:18:07

岁朝清供

古人以正月初一为岁之朝,是日案头必定要有花果,便是“岁朝清供”了。 清供又称清玩,由佛前供花发展而来。最早是以香花蔬果替代告朔之牛羊,而后发展成为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在内,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文雅物品的统称。如是岁朝,便是为了来年红红火火、衣食无忧,在寒...  (展开)
Rrrrrroxy 2013-06-05 19:20:08

论可爱的汪老头子。

第一次看汪曾祺的散文,大概是在一本类似《世界散文精选》之类的书上,是我某一次去比赛得的奖品之一,高中的时候没书可看,这本书几乎被翻烂。里面既有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也有罗曼罗兰等人的代表作,读起来都觉得无味,唯一有印象的,是汪曾祺的几篇,我记住了他的“多...  (展开)
漫山风凌 2018-06-15 19:23:38

这是一篇严肃认真的书评

汪曾祺的《岁朝清供》快看完了,真是一本漂亮的集子。 黄永玉说“汪曾祺是我见过最会写的人”,我是绝对同意的(不过我是谁啊,轮得到我不同意么?) 汪曾祺的文字是举重若轻,娓娓道来。他不大用华丽的词藻或繁复的描述,总是三言两语,点个睛就走,看破不说破,反而余韵悠长...  (展开)
小难民 2012-12-07 13:19:38

自得其乐与随遇而安

这本书刚拿到手里就有点小小的惊喜:淡紫色的硬皮本,简洁有韵味的封面设计,身材刚好适合一个手拿着读。透露出书里文章的清雅闲适的气质。 我看的第一篇汪曾祺的作品是《受戒》,被狠狠地惊艳了一把。汪曾祺对我来说属于名气很大却一直没有特意去找书来看的作家。...  (展开)
茶茶君 2014-03-24 17:42:40

把艰难轻轻揭过,是上帝赋你的超能力!

汪先生人到中年,突然某一天发现自己的大字报被贴了满墙,之前丝毫没有领会到“凶兆”将临的汪先生愣住了,但随即又明白这是很久之前就秘密酝酿的事,这种事往往被蒙在鼓里的只有当事者一人,彼时血压飙升的他后来撰文说,以后还是不要搞这类突然袭击式的政治运动了吧,太伤人...  (展开)
满川风雨 2010-12-11 22:42:54

平淡中见真意

读汪老的《岁朝清供》,很舒服。清淡闲散中有安适温润的韵味。 文如其人,从容、旷达、率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现在没有什么大家了,汪老笔下的老一辈文人让人肃然起敬。 汪老关于文艺的观点也使我受益匪浅。 PS:装帧设计我很喜欢,是我喜欢的颜色,且符合文章的气质。三...  (展开)
短发 2010-12-05 07:46:23

多年的父子成兄弟

高中语文书中应该不会忘记的一篇课文吧。——多年的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早晨醒来的早,起来时太阳才刚刚升起,很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天,甚至前段时间连上午十点的课起来去上都略有困难。 昨天读完汪曾祺的《岁朝清供》,三联的“中学图书馆文库”的一本,我原来并不...  (展开)
明明拜拜 2013-07-05 10:21:41

自然而然的肃然起敬

刚开始以为写的是内心想法之类的随笔,打开发现完全是个吃货日记。从如何弄葡萄藤开始,用的是京腔,感觉就是一个北京退休老头子在侍弄花草的心情。按照常理来说,大凡言语中透露自己爱吃的,基本上都只能说出某地某种类目的食物非常之吸引人,而汪老居然能做到把精度再往...  (展开)
concerto 2019-06-30 23:18:10

读好书买好菜做好饭

自食其力不为贫,贩花为业不为俗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咏梅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 满宫明月梨花白 汪曾祺的吃 黄豆芽吊汤 鲜 黄豆芽和香菇汤 香椿拌豆腐 鱼 虎头鲨 昂嗤鱼(黄辣丁) 要新鲜的才好吃 虎皮豆腐 家乡豆腐 菌油豆腐 文思和尚豆腐 番茄炒豆腐 小炒豆腐...  (展开)
豆官 2015-08-20 08:49:25

这是唯一一本让我做读书笔记的书

本书主要选入了汪曾祺先生的一些散文及数篇小说,有的写自然界草木虫鱼鸟兽,有的写饮食,有的写文化、旧事。 看完这书,觉得汪曾祺是很真,而且非常有趣的人。他写东西不靠华丽辞藻堆砌,也没有让人震撼的句式修辞,有什么说什么,俚俗夹白,但是用字准确、干净,是一位真趣生...  (展开)
我们的安安丫 2015-06-12 17:27:30

像躲在被子里的舒服

各种加班以及个人懈怠,整整一本书,我从暖春看到了炎夏,竟然断断续续看了快三个月……早起蹲坑,午睡前,泡脚时,大半夜完全倒在床上之前、周末窝在沙发……似乎所有的边角时间都能拿起看上一会儿,在这过程中不自觉,常默默猜测着汪老的星座。爱下厨爱画爱写字,淡淡如水,...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3条)

订阅岁朝清供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