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的书评 (34)

维舟 2010-04-07 20:33:52

茶壶里的风波

和欧洲城市相比,传统中国城市常常被认为缺乏公共空间:不但没有广场、教堂、体育场等供不同人群聚集以交流意见的公共场所,而且也没有一个活跃、自治的市民社会。随着城市史研究的深入,现在越来越的例证表明,虽然中国城市有其不同于西方的特点,但同样存在一个生命力顽强的...  (展开)
奇一 2014-08-19 15:34:26

学者的一厢情愿与现代学科制度的纠结

王笛先生的《茶馆》与《街头文化》内在的理路是一致的,即在方法与取向上:倾向于微观史学与新文化史,侧重于对日常生活进行叙述对文化进行解读。在文章的内容上:《街头文化》的焦点在于精英和大众、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抗,而《茶馆》则以国家与地方、国家文化与地方文化...  (展开)
温情小颖颖 2013-06-18 04:07:58

有些人对爱太清楚,却找不到幸福。有些人对爱很模糊,却偏偏找到路。

如果豆瓣评分有六星或者更多,我是很乐意给作者六星或者更多的。 不为别的,就为作者这种敬业的资料引申以及整理。 我才疏学浅,至今未见一本书能有如此详尽的资料引申。 而作者开篇所提出的国家的概念,country,nation,state,尤为睿智。 本书阐述了茶馆这一行业1900-1950...  (展开)
谢天开 2010-07-09 20:12:10

“茶馆教授”的方言表白

言说也有面具,脱掉面具的言说,更加自在。 王笛先生在四川博物院作讲座时,用的是家乡成都话。而在上海华东师大做思勉讲座时,他用的普通话,当然是那种“焦盐”的,他很不习惯,甚至于有些阻碍思想的表达,甚至于没有他在海外用英语开讲座那样的流畅与严密。 这是肯定的,因...  (展开)
lishi 2010-04-27 10:02:15

小茶馆,大文章

刚才在《一本写给洋鬼子看的摘抄》那篇奇文下留了个言,还意犹未尽,干脆自己单独写个帖子。看了这本书,对王迪先生很钦佩,他学贯中西,浅显的文字,把理论说那么透彻,特别是结论部分,比较西方酒馆、酒吧、咖啡馆,眼界非常宽。还有,那么丰富的资料,行内人才知道功...  (展开)
理一分殊 2020-06-25 19:19:42

李金铮:王笛《茶馆》之方法论——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对话

来源:《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3期 【摘要】在中国近代城市史、日常生活史研究领域,王笛的《茶馆》①是一部极具影响的著作。其方法论价值,尤其值得关注。在问题意识上,该著既从茶馆史研究本身进行突破,更追求宏大的理论意义,关注国家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冲突。在理论与方法上...  (展开)
柳玖薇 2010-04-16 00:41:56

期待中的城市

下周就要去四川出差了,虽然我是一枚宅女,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太感冒,但有两个地方是我一直心向往之,一个是西藏,另一个就是成都了。关于西藏,那个是我老爸的一个梦想,于是也就变成了我的梦想,我最希望的就是陪着老爸老妈走一趟西藏,看看不再遥远的蓝天,看看近在眼前的...  (展开)
遇见那个我 2017-03-10 11:00:36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1900—1950》 ——读书札记

一、作者及书之地位简介 该书作者为王笛,其出生于成都,且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1991年赴美师从罗威廉教授学习城市史。可以说此书是作者结合自身背景因素以及学业所攻酝酿而就。书的版本为201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曾获2005年“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  (展开)
影随茵动 2010-04-16 10:05:30

殊途同归的城市情结

读《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不仅让我想到了另一本书,王军的《城记》,虽然借助的材质,研究的主题不尽相同,但是总觉得还是殊途同归的。一个截取了人文的细节,一个追溯了建筑的变迁,但是都表达了一种国家集权化之后,对地方文化的吞噬,这也正是我的情结,虽然从...  (展开)
洪太阳 2010-04-13 16:43:16

倒得清茶,品得文化

偶尔浏览网页发现一个有趣的名词:景观失忆,意思是处在环境变化之中的人往往会忘记原来环境的样子。当一些我们曾经天天路过熟若无睹的地方渐渐发生变化,我们是感觉不到的,聪明如我们每天都被「渐」所欺骗,只要不是古迹和建筑突然消失,便会很快忘掉从前古色古香、草木郁郁...  (展开)
林探惜 2019-07-02 09:41:57

书摘

本书特点: (1)叙事性的写法首尾呼应,趣味性与可读性超强; (2)作者对史料的解读功底甚是深厚;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中文版序 P2本书的中心则是两个基本线索,一个是在20世纪上半叶,国家角色日益加强,国家支持的现代化不断削弱地方文化的独...  (展开)
夏虫 2019-04-25 20:18:04

倔强与希望

20世纪的上半叶的茶馆如同一片叶舟在动荡的政治浪潮浮沉,经历过春熙路上的繁华和喧嚣,品味过1902年警局的打压和冷遇,却凭着那股子与生俱来的倔强,执拗地扎根在天府的泥土中,点亮后人治世途中迷茫的灯塔。治理,一向被视为西方民主文明的舶来品,今天的我们,担忧中国的泥...  (展开)
dämmerung 2017-12-02 09:17:59

茶馆:从微观视角看国家文化与地方文化冲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茶馆》的核心线索是以茶馆为代表的地方文化与国家支持的现代化之间的冲突,主要围绕着社会、经济、政治三部分展开。 《茶馆》作为新文化史研究的著作,以茶馆作为切入点,试图以一个微观的视角来观察成都的公共生活。茶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北方人一般喝自开水,仅那...  (展开)
孤山野老 2010-04-27 16:55:29

老后,我也去当茶馆里的老茶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老后,我也去当茶馆里的老茶客 泡上一杯香茗,捧起一本好书,靠在沙发上,静静的翻阅,这时于我只有人和书,人和书中的人,人和书中的事同在,美不可言。 前段时间收到王笛先生的新作《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于是每天中午休息间和晚饭后泡香茗,捧好书,靠...  (展开)
第100只羊 2021-11-12 22:04:59

《茶馆》中的女性群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三的课程作业。 王笛的《茶馆:成都的公共空间和微观世界,1900——1950》透过长时段的视角,以专题的形式,从“茶馆与社会”、“茶馆与经济”、“茶馆与政治”三个部分入手,研究1900——1950年成都的茶馆,旨在阐明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国家力量是如何控制地方、增强同一性、...  (展开)
怿昂 2017-04-07 15:21:02

《茶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多方主体在茶馆休闲、娱乐、会友的公共生活;茶馆的经营与管理;国家权力,地方权力,精英,大众等在茶馆这个舞台上的博弈等等都写得十分精彩。相信作者今后一定是一位大家,他研究的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艺术等,而且文字十分感人,通俗易懂,可读性...  (展开)
知不足斋 2017-02-24 20:25:10

“泡”出来的区域微观城市史研究 ——以王笛著《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为主兼及作者其他著作与学术史钩沉

城市,是当今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城市的面貌及形制承载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在这个由人构成的复杂空间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式各样的故事。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城市生活就是使生活成为可能,但是它的终极目标是使生活有价值。当大都市正在成为我们不得不居住的城市时,这一格言在今...  (展开)
石头 2014-11-11 20:05:35

茶馆

雕刻时间的人,除了钟表匠,当然还有历史学家。然而他们的手段比钟表匠人们更加的隐秘。特别是以一种极其微妙的写作和重构,为我们这些生活在过去之将来的人们,开了一扇窥视过去的窗。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热衷追溯那些过去的时光。因为未来总是在过去之河缓缓流淌着,当我们...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4条)

订阅茶馆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