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成都,而且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将有所裨益。微观历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城市的内部,茶馆提供了研究下层民众活动的一个重要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即使这些细节起来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茶馆的创作者
· · · · · ·
-
王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笛,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提为副教授。1999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2003-2005年任旅美中国历史学会会长,2006-2007年度为美国国家人文中心研究员。2009年,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社会史、城市史、大众文化史。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引子——早茶
第1章 导言——城市、茶馆与日常文化
城市和茶馆
茶馆的攻击者与捍卫者
城市史视野中的茶馆
茶馆叙事中的地域论
茶馆的生态与环境因素
资料与文本解读
第一部 茶馆与社会
第2章 闲茶——悠闲与休闲
坐茶馆与吃闲茶
社交——一个社区和信息中心
茶馆文化——茶馆中的语言和惯习
茶馆休闲的多重角色
第3章 娱乐——戏园与观众
茶馆——民间艺人之谋生地
剧目与地方戏改良
茶馆戏园——新的公共舞台
观众
娱乐控制
大众娱乐与休闲政治
第4章 群体——阶级与性别
商人和小贩
人以群分
阶级畛域
性别歧视
公共生活的集体选择
第二部 茶馆与经济
第5章 经营——小本生意的管理和竞争
数据分析
资金和财务
经营和管理
税务负担
环境和卫生
小本生意的生命力
第6章 公会——周旋在行业与国家之间
组织结构
价格控制
组织抗税
协调关系
限制数量
国家控制与行业利益
第7章 堂倌——艰难环境中的挣扎生存
“茶博士”
在男人的世界讨生活
茶社业工会
艺人工会
性别冲突与性骚扰
男女茶房的社会形象
性别、劳工与国家
第三部 茶馆与政治
第8章 讲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袍哥大爷
摆茶碗阵
茶馆讲理
国家权力之外的社会力量
第9章 混乱——日常生活的冲突
日常纠纷
为生计而挣扎
“借刀杀人”
茶馆与邻里的矛盾
暴力阴影下的茶馆生活
军人和战时混乱
公共生活的末日?
第10章 秩序——公共空间的政治
从改良到革命(1900~1916)——重新打造茶馆
军阀统治(1917~1936)——政治动乱中的茶馆
抵抗的政治(1937~1945)——“吃茶与国运”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
一个时代的结束(1945~1950)——严密控制茶馆
千变万化的政治万花筒
第11章 结论——地方文化与国家权力
一个微观世界
日益增强的国家干预
比较视野中公共领域与公私关系
时空转换中的公共生活
茶与酒的对话
小商业和日常文化的凯旋
尾声——寻梦
附表
征引资料目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英文版序
引子——早茶
第1章 导言——城市、茶馆与日常文化
城市和茶馆
茶馆的攻击者与捍卫者
城市史视野中的茶馆
茶馆叙事中的地域论
茶馆的生态与环境因素
资料与文本解读
第一部 茶馆与社会
第2章 闲茶——悠闲与休闲
坐茶馆与吃闲茶
社交——一个社区和信息中心
茶馆文化——茶馆中的语言和惯习
茶馆休闲的多重角色
第3章 娱乐——戏园与观众
茶馆——民间艺人之谋生地
剧目与地方戏改良
茶馆戏园——新的公共舞台
观众
娱乐控制
大众娱乐与休闲政治
第4章 群体——阶级与性别
商人和小贩
人以群分
阶级畛域
性别歧视
公共生活的集体选择
第二部 茶馆与经济
第5章 经营——小本生意的管理和竞争
数据分析
资金和财务
经营和管理
税务负担
环境和卫生
小本生意的生命力
第6章 公会——周旋在行业与国家之间
组织结构
价格控制
组织抗税
协调关系
限制数量
国家控制与行业利益
第7章 堂倌——艰难环境中的挣扎生存
“茶博士”
在男人的世界讨生活
茶社业工会
艺人工会
性别冲突与性骚扰
男女茶房的社会形象
性别、劳工与国家
第三部 茶馆与政治
第8章 讲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袍哥大爷
摆茶碗阵
茶馆讲理
国家权力之外的社会力量
第9章 混乱——日常生活的冲突
日常纠纷
为生计而挣扎
“借刀杀人”
茶馆与邻里的矛盾
暴力阴影下的茶馆生活
军人和战时混乱
公共生活的末日?
第10章 秩序——公共空间的政治
从改良到革命(1900~1916)——重新打造茶馆
军阀统治(1917~1936)——政治动乱中的茶馆
抵抗的政治(1937~1945)——“吃茶与国运”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
一个时代的结束(1945~1950)——严密控制茶馆
千变万化的政治万花筒
第11章 结论——地方文化与国家权力
一个微观世界
日益增强的国家干预
比较视野中公共领域与公私关系
时空转换中的公共生活
茶与酒的对话
小商业和日常文化的凯旋
尾声——寻梦
附表
征引资料目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近世中国(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蒋介石的人际网络》《远去的都市》《张力与限界》《革命与反革命》《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
等
。
喜欢读"茶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茶馆"的人也喜欢 · · · · · ·
- 街头文化 8.1
- 时间.空间.书写 7.5
- 革命与反革命 8.7
- 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 7.9
- 神堂记忆 8.4
- 在中国发现历史 8.4
- 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 7.8
- 被牺牲的“局部” 9.0
-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7.9
- 皇权不下县? 8.3
茶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7 条 )
唯有茶馆才能体现成都的淡然, 茶馆是成都一道不可错过的靓丽风景线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我管世界1900—1950》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一年,去成都旅游,想要拍摄一组与众不同的老成都市井生活,当地的朋友婉然一笑说:去趟老茶馆就足够了,成都是个大茶馆,每个茶馆都是老成都的缩影。 茶馆在成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对于成都的茶馆,无论是影像记录,还是文人的鸿篇巨著,以茶馆为背景的文章,可以说是多如牛... (展开)在茶館重新發現半個世紀的中國歷史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又來咯~我們近期會密集推送書展攻略、新書資訊、講座預告、新書書單⋯⋯敬請關注~ 成都是中國茶館數量最多的城市,茶館是成都獨特而且重要的公共空間,也是當地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茶館這個「微觀世界」,成都人打麻將、約會、看戲、讀書、...
(展开)
王笛:探索公共生活的意义——我的成都茶馆考察笔记
(《读书》2022年12期新刊) 当年我到了美国以后,离开了中国的文化环境,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成都的点点滴滴开始在脑海中不断浮现。因此,在博士论文开始选题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研究成都这个城市。当时我有三个选择,街头文化、茶馆和袍哥,后来根据资料收集...
(展开)
小茶馆中的大世界——从成都茶馆观察现代化洪流中的地方文化
提起《茶馆》,大概十个人中当有九个会想起老舍先生的著名话剧作品,而这一次我们走进的,是那遍布在成都大街小巷之中的茶馆。老舍先生的《茶馆》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而在王笛教授的《茶馆》里,我们看到的是对于地域文化的深入解读和对社会问题的现实思考。 《茶馆》成书不易...
(展开)
一本书写尽《茶馆》百态,走进成都人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文|楚汐 我对茶馆的第一印象,毋庸置疑,正是来自老舍的戏剧《茶馆》,印象之深,以至于北漂到京城后,听说有家以老舍先生命名的茶馆,不多久就约了朋友要亲自体验一番。 果不其然,是我想象中的茶馆,京味儿十足。一碗大碗茶,就着应季风味小吃,边吃茶边欣赏台上的曲艺相声等...
(展开)
一切风云旧梦都是茶壶里装载的宇宙
20世纪中叶以来,历史学的领域与研究题材一直在扩大,将历史的研究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观叙事,从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事件的研究转向对日常生活、普通人物以及他们的经历的研究,从对看似微不足道的对象的研究来发现历史,了解历史。这样观察细小的对象为基础的历史方法...
(展开)
> 更多书评 77篇
论坛 · · · · · ·
本杂志想征稿一篇由此书引入而介绍成都城市文化的... | 来自D.D | 2020-12-17 10:46:16 | |
有人知道此书开头的"成都市明细图"是什么年代的吗? | 来自sniper | 4 回应 | 2020-04-08 08:14:04 |
各地茶馆研究 | 来自kya | 2019-08-11 17:04:50 | |
中国之大,愿区域社会研究大放异彩 | 来自kya | 2019-08-07 17:07:15 | |
中心思想和小感想 | 来自豆蔻词工 | 2010-07-19 11:01:16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7.7分 35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8.4分 585人读过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22)7.6分 194人读过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8.7分 7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南方周末》阅读书单2010 (glassheart)
- 《新周刊》的书架(2010年~2011年)(2011.01.10) (絮佩维埃尔)
- 城市人类学 (黛轩主人任博士)
- 近现代史 (魔术师)
- “历史社会学”书单 (薄荷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茶馆的评论:
feed: rss 2.0
16 有用 熊阿姨 2015-02-01 23:56:16
资料翔实生动,条理清晰,但一旦进入理论分析就功力减弱,得出的理论流于表面很难令人信服。对于普通读者这是本了解成都的五星好书,作为学术书还是差了些。
24 有用 🐒 2017-03-20 00:07:06
作者试图以茶馆为焦点论述国家与地方的互动,但全书通读下给人的感觉是可支撑作者论点的材料极其单薄,许多材料更是为凑字而材料,不免给人资料堆积之感,另外,试图以琐碎的档案,报纸等二手文献还原社会情景,使我感觉案例中不见人气,只见条框,不见细节,只见骨架。很多话常常是点到为止。再次吐槽一句,哈贝马斯的咖啡馆跟成都的茶馆根本不是一回事!
63 有用 兔子晴 2014-03-02 15:16:08
选题和视角都值得学习,但作者反复尝试的理论升华并不成功。“知识精英VS市井大众”、“西方模式VS本土文化”、“国家权力VS地方传统”,对这三对关系的分析浮于表面,丰富生动的细节反而被困在了常见的西方理论模式里,导致这些看似分明的价值对立更像是其本人的想象。另外读过之后更觉得老舍先生真是太了不起了。
47 有用 久道 2013-12-28 22:16:22
王笛使用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的概念去研究老四川的茶馆,固然有方法论的新意,但方法论上被白左殖民,这是中国学术界的大问题。如果没有此种自觉,后果很麻烦。
2 有用 jiaon 2010-04-12 22:00:32
值得一读。一个每天四分之一的市民去茶馆里泡着的城市,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