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路易•康是现代建筑大师,本书以精致的散文阐述了他的建筑精神。第一章“静谧与光明”从各个角度整理了康的演讲词,文字优美,充满诗意;第二章“建筑即精神”是作者对康建筑精神的领悟,从建筑内部一一讲述;第三章“路易•康的建筑”是康的八个代表作品,作为康建筑思想的例证,简洁直观,大气磅礴,充满力量。
静谧与光明的创作者
· · · · · ·
-
成寒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罗贝尔,建筑师,纽约普拉特学院建筑系建筑理论和建筑史教授。1965年获宾州大学建筑硕士学位(当时路易·康任教于此),1966年获得宾州大学第二个硕士学位,主修建筑理沦。罗贝尔是纽约建筑联盟理事会成员,常为Arfforum,ProgressiveArchirecture,AlA Journal撰稿,并经常受邀在美国各地进行演讲。
译者简介:成寒,出生于台湾彰化,现居台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士、英语教学硕:著有《大诗人的声音》《瀑布上的房子——追寻建筑大师赖特的脚印》《推开文学家的门》《躺着学英语》系列以及《成寒英语有声书》系列等,并有多部译作。
路易·康,1901年生于爱沙尼亚,1905年随父母移民美国费城,从小受传统犹太式教育,多思好问,天生有音乐和绘画才能。1920年至1924年康在宾州大学攻渎建筑,受益于备受摊崇的建筑师保罗·克烈特。1...
约翰·罗贝尔,建筑师,纽约普拉特学院建筑系建筑理论和建筑史教授。1965年获宾州大学建筑硕士学位(当时路易·康任教于此),1966年获得宾州大学第二个硕士学位,主修建筑理沦。罗贝尔是纽约建筑联盟理事会成员,常为Arfforum,ProgressiveArchirecture,AlA Journal撰稿,并经常受邀在美国各地进行演讲。
译者简介:成寒,出生于台湾彰化,现居台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士、英语教学硕:著有《大诗人的声音》《瀑布上的房子——追寻建筑大师赖特的脚印》《推开文学家的门》《躺着学英语》系列以及《成寒英语有声书》系列等,并有多部译作。
路易·康,1901年生于爱沙尼亚,1905年随父母移民美国费城,从小受传统犹太式教育,多思好问,天生有音乐和绘画才能。1920年至1924年康在宾州大学攻渎建筑,受益于备受摊崇的建筑师保罗·克烈特。1947年至1957年在耶鲁大学教学,期间设计了耶鲁大学美术馆。1957年至1961年没计的宾州大学的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成为康对现代建筑的重要贡献。他在60岁至70岁之问,在世界上多个国家进行创作,涵盖了各式各样的机构的建筑物。1974年自印度旅行回纽约时,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目录 · · · · · ·
序
前言
I 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话
喜悦
触觉、视觉
惊奇
领悟、直觉
不可度量的与可度量的
知识
道
静谧与光明
光
独一性
创作
形与设计
地点
空间
结构体
平面
园与室
材料
墙、柱
机构
建筑
建筑师
教师
时间之外的时间
为什么有建筑?
II. 建筑即精神
建筑
现代建筑
道
机构
形与设计
建筑的任务
人类的地位
III. 路易·康的建筑
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
索克生物研究中心
索克生物研究中心社区中心
孟加拉首都规划
孟加拉国会议堂
金贝尔美术馆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
耶鲁英国艺术研究中心
IV. 附录
路易·康的生平
关于作者
图片来源
参考书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静谧与光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静谧与光明"的人也喜欢 · · · · · ·
- 建筑氛围 8.7
- 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 8.5
- 思考建筑 8.8
- 建筑的诗学 8.8
- 建筑:篠原一男 9.1
- 建筑师成长记录 8.5
- 华夏意匠 9.2
-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8.5
- Louis I. Kahn 9.5
- 卡羅.史卡帕 空間中流動的詩性 8.3
静谧与光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如果你无法从所做的事情中感受到喜悦,就不算真正活着”
对《静谧与光明》的几点大胆阐释
我认为,就像宗教中,有上帝的天堂,对应也必须要有撒旦的地狱,如果失去了地狱,那天堂也就失去了意义。我认为建筑艺术中也存在这样的二元论对比。如果这个世界就像极乐世界、伊甸园那样,只有幸福快乐,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人也会失去感知的能力,而自然就是充满了这样的矛盾与和谐,人类就是这样孕育其中的。
建筑设计即是“道”——《静谧与光明》读后
>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不得不说,康的理论文字真的很少 | 来自杉九九 | 2012-07-31 17:40:55 | |
隐晦 | 来自reyleigh | 1 回应 | 2010-10-05 00:45:5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Shambhala (2008)9.0分 328人读过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9.2分 148人读过
-
聯經 (2007)8.7分 5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KAKHABERVNA)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建筑的质料 (晴夜风)
- 有兴趣读的书10 (乡愁)
- 建筑/景观/规划/园林 (浮点)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静谧与光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桃花山人 2012-09-12 22:31:46
这本书的文字部分真的可以归入“哲学散文”类了……虽然我也不知道有木有这种文体……
1 有用 syron 2014-03-07 14:31:51
翻译极不准确
3 有用 ichbinluz 2016-01-09 14:30:30
even a brick wants to be something. 所以,尊重材料,尊重光与影,尊重静谧,尊重所有0,所有1.
2 有用 vo 2010-10-11 12:28:51
请问有必要用到这么厚的纸吗?一百多页的书竟然这么厚重。是把建筑的体量感移到书籍上来了?
0 有用 大佑 2011-07-17 00:30:21
3.3 值得留意的第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