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书的书评 (63)

寒山子 2010-07-29 11:14:47

茶寮里的东方学

今天我们之于日本的认知,几乎走入一种奇特的境地。一方面是两国之间复杂的民族情感纠葛难以撇清,反而阻碍我们深入接触的可能;另一方面,作为亚洲文化传统的策源地,我们也从来没有觉得有必要去认真审视蕞尔小国的文化。其结果,原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秉承同一文化血脉的东方...  (展开)
Arayashiki 2010-09-21 12:53:54

关于翻译

原文硬伤很多,大概因为作者风格太过浪漫而天马行空,在考据方面反而做得不够严谨,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据说当初冈仓天心身在美国,是因为加德纳夫人的请求而写了这本书,身边仅有的资料是一本《茶经》。相比之下翻译非常强大,而且能看出相当的工夫和诚意,对我而言译注比正...  (展开)
金起伏 2014-03-05 15:15:34

一碗浊物如何成了精神的体味

在中国,古时讲开门七件事里,茶占了最末一位,再结合前六者“柴米油盐酱醋”,都是平平常常、生活的况味。可见当初茶之一物,没有一点登堂入室、超凡入圣的迹象。无怪乎红楼里妙玉称其为一碗解渴的浊物罢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本来的喝茶,就只是单纯的喝茶,并无诸...  (展开)
沈昆默 2012-10-13 18:39:14

一心一意来奉茶

又逢雨季。整个中国都湿漉漉的,从缠绵不去的阴霾回到家中,如果有那么一壶清茶可以拿来小口小口地啜饮驱走潮气,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其实无论风雪阴雨种种变幻,能够在安静处煮水饮茶,品茗时喑然不语思忖些内心事,或者压根不存旁支念想大脑放空一片空白……我在读《茶之...  (展开)
沧浪渔笛 2011-10-18 07:58:07

生命中的温柔试探

从陆羽的《茶经》开始,喝茶这事儿,就不仅仅是某种饮料的摄取,而是上升到精神境界,蕴含着简约、质朴的哲学。饮茶之道,传到日本,发展成了和静清寂的茶道文化。100年前,冈仓天心用英文写作的《茶之书》,就是向西方读者热情推介东方茶道的著名作品,被称作“东方文化的答辩...  (展开)
zhudouhaipa 2013-07-03 21:43:08

历史讲起来

日本作家向西方介绍东方茶道的书,没有写茶道讲究的东西,也没有讲茶叶的挑选,喝茶的程序。讲了日本茶室的建筑风格。 看的很省略。 不是吧,以前豆瓣评论短不是自动变为短评吗?现在都直接不能发布了。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是吧,以前豆瓣评论短不是自动变为短评吗?现在都直接不...  (展开)
行猫 2012-10-11 14:31:35

入世的玩趣

作者冈仓天心,译者谷意,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译者的真实姓名,还是笔名,但是单是这两名字,倒是很符合茶之书的名字,有点装,却恰如其处。 虽然这本书是谈茶,文字却绝不是静若止水,闲淡闲淡那种,倒像以前的大儒士,他是有学识的,但世俗眼光儒士必须谦虚的,尽是收敛...  (展开)
mado1983 2011-07-12 23:12:19

吃茶去

09年去印尼的时候,带了一些当地的香回来,也说不清是什么味道的,老爹却很喜欢,说闻起来没有机器制香的匠气,每晚等我妈睡了以后,就点一支去去白日的浊气,然后他一个人霸着客厅把报纸举得老远慢吞吞地看。 我爹娘都爱泡泡茶种点花草淘些小玩偶什么的,舅母种的香水百合,...  (展开)
monna 2013-05-11 14:11:27

茶道

茶,成为一种道,便不仅仅是满足口舌之欲的饮料。书中说,人应该将生活当成艺术来完成,茶道即是一种生活艺术,是一系列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中集合了园林、建筑、绘画、插花、雕塑等有形之美和声音、气味、动作、姿态等无形之美。茶道是一门复杂而古老的行为艺术,亘古以来只为...  (展开)
此木为柴 2010-05-20 21:49:17

天地人心 值得品读

冈仓天心其人,我是初次接触,读他的文字,即便是译文也让人不舍离手,毕竟一切由心而起,由心而发,就那么通彻心灵。每每看到一些文字整段整段洋洋洒洒,不免惊异于这位百年前的东洋人眼光之敏锐、待事之豁达。所谓“大和之心”,所谓“中华之心”,其实都是彼此该深情...  (展开)
杨花花 2018-03-21 10:08:33

夜深读书漫思茶——读《茶之书》

薄薄一本小册子,短短七篇,静下心来,一两天也便读完了,夜深人静,阖上书页,抬头看见窗外月色皎洁,手边一杯清茶尚留余温,恍惚间,竟分不清那指尖残留的香味是杯中的茶香还是来自书中文字的芬芳。 冈仓天心,一位才华横溢、学贯东西的日本美学家,用他对东方文化的深邃理...  (展开)
云开 2014-04-03 17:28:18

极具美学色彩,科学性并不严谨,抱着赏美之心观赏

很精致的一本书,虽然在对茶道本身的介绍并不体系,其严谨性也有待考究,但全文不失为文采隽永,芬芳满溢。看完之后再次感慨中华民族,泱泱大国,该传承的文化没传承,不该传承的却统统下来了。 全文摘录笔记: ---- 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  (展开)
女巫 2016-05-13 10:03:50

可他偏偏就是属于你的最好的那杯茶

我在南山路的一家书店买下这本小书。 现在,那书店也不见了。 日常生活里,开始涌入更多昂贵的美好。 可一杯茶放在那里。 时间久了,茶饮多了, 你会慢慢平静下来。 你会发现大家都说好是一回事, 而你觉得好则是另一回事。 就像你认识某个平凡的人, 可他偏偏就是属于你的最好...  (展开)
暖暖 2016-02-23 23:51:15

平凡中的美好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中国人的日常中本是如此平凡却不可或缺的东西,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里,也存在着美好----对这种美感的仰慕,就是茶道初生的缘由。 茶道从中国流传到日本,在那里发扬光大,不知是该遗憾还是庆幸。我是觉得,总比灭绝了强。 这是一本日本人写给西...  (展开)
任苗 2016-02-06 21:45:37

茶与艺术

所谓茶道 1.茶道不仅是一种追求“和敬清寂”的精神仪典,也是一门融绘画、插画、陶器、书法、建筑于一体的艺术。 2.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试探。 3.隐而未显的美感,非经发觉无法得到;有所保留的表...  (展开)
豆丁向前冲 2015-10-15 08:50:38

残缺也是一种美。

地铁里读冈仓天心的《茶之书》。读到了这一句:“本质上,查到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一下子想起以前上课讲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在文中说,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  (展开)
贺嘉老师 2012-03-28 23:58:14

《茶之书》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茶道的本质是对一种不完全的崇拜,是我们明知道人生的不可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对晚近的中国人来说,喝茶不过是喝个味道,与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连。国家长久以来的苦难,已经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 1.一碗见人情 融合伦理与宗教...  (展开)
春风铃响 2011-11-01 02:15:14

一部翻译的非常好的美学佳作

译者三难信达雅。 本来慨叹这个时代即便是能做到其中一二的也可称得上优秀的翻译家,但谷意真的让我又重新燃起了对译者的希望与敬意。通篇读下来,词句瑰丽,气势浑然,很多次,我都想大声地朗读出来。虽然原作的确是佳作名篇,但若没有诗意的文字,也无法让人有这样的感...  (展开)
宝怡 2021-02-21 18:02:22

茶道远不止行茶

冈仓天心用深情的语言写下这本《茶之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天心写给茶的一封情书,是作者对茶的理解与热爱。茶之哲学,融合伦理与宗教,表达了我们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全部见解。对于茶人,茶道不仅仅是从泡茶的时候开始的,从茶室的布置,到茶具的选择,到花木布置,甚至茶...  (展开)
临窗 2019-03-25 22:31:33

读书笔记2019.3.25《茶之书》

1、隐而未显的美感,非经发觉无法得到;有所保留的表现,却能透露一切。 2、对晚近的中国人来说,喝茶不过是喝个味道,与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连。国家长久以来的苦难,已经夺走了他们探索 生命意义的热情。他们慢慢变得像是现代人了,也就是说,变得苍老又实际了。那让诗...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3条)

订阅茶之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