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正是由于它的反意识形态的特征,纯粹法理论才得以证明自己是一门真正的法律科学。科学作为认识,始终有揭示其对象真相的内在倾向。但政治意识形态却掩盖现实,或美化现实以保持和维护现实,或贬损现实以攻击和摧毁现实,或以另一现实来代替这一现实。每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根源在于意志,而不在于认识;在于我们意识中的情感成分,而不在于它的理智成分;它产生于定的兴趣,或者不如说产生于对真理的兴趣以外的其他兴趣。当然,这一说法并不意味对其他兴趣的价值作任何论断在对立价值之间不可能理智地加以判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个真正可悲的矛盾:科学的基本原则即真理,与政治的最高理想即正义之间的矛盾。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
合法性原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法と国家の一般理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PDF笔记】整理自雷磊老师:凯尔森的纯粹法学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PDF笔记】整理自雷磊老师在STL的学习讲座:凯尔森的纯粹法学说 原视频链接:【STL“法律是什么”系列 | 中国政法大学雷磊教授:凯尔森的纯粹法学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P4y1G... 笔记整理省去了对凯尔森生平的介绍。特此附上,如下: 汉斯·凯尔森的生平 ... (展开)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第一编 法论
第一章 法的概念 法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秩序(p.29)。法律问题,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p.32)。而正义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是非理性的(p.34)。纯粹法理论不能回答价值判断层面的“正义”,而可以回答“合法性”的正义——正义是指认真地适用...
(展开)

凯尔森(Kelsen):静态法理论梳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静态法 ##第一章 法的概念 法是由许多关涉人的行为的规则构成的体系,这一整个体系构成法律秩序。然而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许多关涉人的行为的其他秩序,例如道德和宗教。所以法的定义也必须说明,法在哪些方面不同于其他调节人的行... (展开)
【转】张书友:汉斯·凯尔森的生平、著述与思想
汉斯·凯尔森(Hans Kelsen)当然算不上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之知的名字,但对于吃法饭的人、尤其是法学理论研究者而言,这个名字却绝不陌生,甚至是如雷贯耳。美国法学家庞德(Roscoe Pound)在1934年写道,凯尔森毫无疑问是“当代法学的领军人物”。二十五年之后,英国法哲学家...
(展开)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笔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版 注:加*的是我改编的 译者序 凯尔森在继承和发展19世纪英国奥斯丁的分析法学的基础上,以新康德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全面地阐述了纯粹法学关于法、国家以及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作者序 1. “纯粹法理论”即凡不合于一门科学的特定方法的一...
(展开)

【转】吴彦:新康德主义法学的两种路向——施塔姆勒与凯尔森
【作者简介】吴彦,男,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哲学、法律思想史、政治哲学与宪法理论,尤其致力于康德法哲学与自然法理论的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英国牛津大学跟随约翰•菲尼斯(John Finnis)研习自然法理论。著有《法、自由与强制力:康德法哲学导...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商务印书馆 (2013)8.8分 257人读过
-
The Lawbook Exchange, Ltd. (2007)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8.4分 200人读过
-
Transaction Pub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汉斯・凯尔森 (tyoutyo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法と国家の一般理論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