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是一部散文集,寓意丰富。作者运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独到性”,讲述了她在秘密警察的监督下,颠沛流离的灰暗生活。她在极权统治扭曲语言的现状下,选择以冷峻、超现实的诗性语言,表达对现实环境的不安全感。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蒂米什县一个农民家庭,村庄以德语为通用语言。1982年,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出版。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现常居柏林。
赫塔·米勒曾多次获德国的文学奖项,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 · · · · ·
“你带手绢了吗?”——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沉默让我们令人不快,说话使我们变得可笑
一次触摸,两次释放
生命是灯笼里的一个屁
· · · · · · (更多)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沉默让我们令人不快,说话使我们变得可笑
一次触摸,两次释放
生命是灯笼里的一个屁
· · · · · · (更多)
“你带手绢了吗?”——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沉默让我们令人不快,说话使我们变得可笑
一次触摸,两次释放
生命是灯笼里的一个屁
红花与棍子
岛在内,国界在外
在我们德国
空中酝酿的往往不是好东西
· · · · · · (收起)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沉默让我们令人不快,说话使我们变得可笑
一次触摸,两次释放
生命是灯笼里的一个屁
红花与棍子
岛在内,国界在外
在我们德国
空中酝酿的往往不是好东西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通过爱,人可以更珍惜自己一点,在监督国度的被忽视与被折磨之中,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正因如此,爱成为自由缺乏症的替代疗法。我没见过哪个国家的人们对爱如此饥渴。我工作过的所有工厂,学校,各个阶层,到处是婚外关系,男人女人像磁铁一样彼此吸引,工作岗位的艰辛使他们对任何环境都能处之秦然,在工厂的某个隐秘肮脏的角落体验被爱的快乐,能让流水线上或写字台边的痛苦变得可以忍受。结果是,这里的男女关系中充斥着谎言、诡计、伪善、自我谴责、家庭暴力,离婚和被丢弃在铁轨上的孩子,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带着疲惫的神经是无法获得“心灵幸福”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9页 -
我们用眼睛而不是用耳朵倾听,这使人感到一种舒适的迟缓,内心的想法被拖长后分量愈加钝重。 城市人擅长巧妙的装腔作势,皮肤下的关节迥异于农民,舌头成为嘴里另一个完整的人。 沉默可能产生误解,我需要说话;说话将我推向歧途,我必须沉默。 她不懂得风景中孤独的痛苦,不理解对无法承受的瞬间公开的清算,对所有事物保持着一种中庸的标准和客观的目光,永远不会去苦思冥想什么词语问题。 我们喜欢假定别人总得在想点什么,假定他肯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我却以为,人们可以“什么都没想”,也就是说,他不知道他正在想的是什么。在不用词语思考时,他就“什么都没在想”,因为他的思想无法用语言表达,不需要词语的轮廓。思想在脑中伫立,词语却飞走了。 落在纸上的文字之于经历的事件,相当于沉默之于说话。我将经验转化为句子时,一个幽灵般的迁徙开始了。事实的内脏被打包成词语,学着跑步,跑向未知的迁徙目的地。 借蜜瓜之身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承受他人之重负”,如果思想用于说话是错误的,沉默作为一种内心态度则可以异常平静地在头脑中持续一生。 发自于内心责任感的文字只在乎自己是否真实,不在意是否被允许。 写作就是在泄密与保密之间走钢丝。 大海是一片浓密得要满溢的草地,和我熟悉的一望无垠与天相接的绿色牧场一样,如此平缓,从远方就能看到来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沉默让我们令人不快,说话使我们变得可笑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赫塔·米勒作品系列(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镜中恶魔》《人是世上的大野鸡》《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低地》《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等
。
喜欢读"国王鞠躬,国王杀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国王鞠躬,国王杀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镜中恶魔 8.7
-
- 低地 7.7
-
- 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 8.0
-
- 站在人这边 8.9
-
-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 6.9
-
-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7.8
-
- 米格尔街 8.4
-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 9.0
-
- 2666 8.8
-
-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8.7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6 条 )

让雨刮失灵的口水,在空气中酝酿着
在《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中,赫塔·米勒如此描述自己身处的语言环境:“在最短的一句话里,我们要说的内容已经大相径庭。”由于写作容易招惹无辜是非等缘故,母亲斥责她,母女之间“因不同的原因陷入同样的孤独”:“祖孙三代同居一所房子,同处一个庭院,沉默着擦肩而...
(展开)


有时我很想大声质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受伤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颗伤痕累累的灵魂。 她出生在罗马尼亚一个小村庄,这里远离城市,却并没有远离政·冶。她的家族属于“德裔少数民族”,即便已经在此生活了300多年,却仍被当作客人;即便并没什么过错,却仍被视作“纳粹德国佬的孤岛”,不得不忍受罗马尼亚人的惩罚。 从童年起,她就生活... (展开)
Deutsch, Deutscher und Deutschland, Was ist des Deutchen Vaterland? 德语、德意志人、德国,何为德意志人的祖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其实是短评写不下了,顺便扩一下。 In jeder Sprache sitzen andere Augen. 每一句话都坐着别的眼睛。 非典型苏东冷战文学 本书讲述了作者在苏东时期的罗马尼亚饱受齐奥塞斯库及其党羽摧残、及其日后逃往德国之后承受各类文化冲击的生活经历,这段对其伤害最深的过往也成为其不... (展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3)9.0分 7792人读过
-
Hanser Publishers (August 31, 2003)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Fischer (Tb.), Frankfurt (200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散文/随笔/杂文】 (爱玛·包法利)
- 豆瓣8分以上优质图书 (howhaty)
- 女性文学--温存柔韧,细腻内敛,生猛冷峻 (墨梓🐳)
- 2009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中文简体版全集(十本) (凤凰联动)
- 因汝之名(书籍) (你说什么都对)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国王鞠躬,国王杀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鸟川芥 2011-09-26 21:00:31
印刷和装帧比较失望~~内容看完再评~ 有力量~
120 有用 琴酒 2011-01-27 12:47:59
我不能同意陆建德对“受害者的荣耀与优势”这一判断,因为这只是对诺奖惯有意识形态的一个批判,而并非针对文学本身。但是,就像韩教授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们仍然期待着“真正的人性的尊严与诗人的胸怀”,这是一个很空泛很大的说法,但是现代小说立于作家视角的人太多了,立于一个宽广的人的视角人则太少,耶利内克没有做到,米勒也没有。一直认为,私人的创伤性质的写作,如果要做到抚慰,就必须做到某种程度的旁观,不能简单... 我不能同意陆建德对“受害者的荣耀与优势”这一判断,因为这只是对诺奖惯有意识形态的一个批判,而并非针对文学本身。但是,就像韩教授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们仍然期待着“真正的人性的尊严与诗人的胸怀”,这是一个很空泛很大的说法,但是现代小说立于作家视角的人太多了,立于一个宽广的人的视角人则太少,耶利内克没有做到,米勒也没有。一直认为,私人的创伤性质的写作,如果要做到抚慰,就必须做到某种程度的旁观,不能简单地命名创伤,也不能简单地指责来源,这样一个完全“敌对”彻底划清界限的立场会引起一种清晰。才看了散文集下这个判断有些粗暴,但是米勒的诗性和对语言的不确定性让她在弱化“我”这个第一人称的篇幅内呈现出异乎寻常的美和诗意,但当她开始往下问的时候,我感到她变成了一个声音,而不是一只写字的手。 (展开)
1 有用 神無月渡 2015-07-21 09:29:19
修改一下。两颗星。差劲。
2 有用 海鹰 2010-12-30 06:03:50
这女人的思维太过发散型,且充满诗意,对往事念念不休。
3 有用 Cambrian 2012-11-06 22:33:04
这么多打五星的是属于饿鬼没吃过好的么...德语散文可是有伟大传统的